汉能美国抄底型收购被疑 项目量产难题待解

2015年04月24日 06:19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下木

  2012年到2013年汉能在美国的几次出手,成了汉能日后常常挂在嘴边的技术证明。“硅谷公司”、“世界纪录”以及各种高得瞠目结舌的转换率数据,在媒体对于汉能的报道中高频出现。

  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厘清这些金光闪闪的标题之下,“实验室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之间的微妙差别,以及“硅谷尖端技术”和“量化生产”之间的可能距离。

  抄底型收购

  时髦的技术参数背后一个共同点是,汉能收购这美国三家公司时,被收购对象无一例外都处于危机边缘。

  汉能的海外收购项目集中发生在2012年和2013年,其中有三家被收购公司都是美国公司,位于硅谷的MiaSolé和AltaDevices,以及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的GlobalSolarEnergy。

  2012年汉能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薄膜太阳能公司MiaSolé,紧接着2013年又收购了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公司,但是后两笔收购金额汉能未有披露。

  MiaSolé公司以其铜铟镓硒(CIGS)薄膜技术知名,公司采用一种特殊的沉淀工艺,从而制造出高转换率的柔性光伏电池。用《纽约时报》以及其他美国行业媒体的话来说,这家公司名列硅谷最有前途的太阳能创业公司之一。

  不过,在持续烧钱多年后,早期投资者终于感到不耐烦,2012年时MiaSolé的资金来源开始难以为继。据美国媒体《Greentechmedia》报道,在MiaSolé被汉能收购同年初,公司裁员了1/10的员工。在公司宣布出售时,大约有90个潜在购买者表示了意向,但最终参与竞标的非常少。最终汉能买下的成交价是3000万美元,《纽约时报》称这一成交价是MiaSolé公司开价的1/10。

  和MiaSolé相似的是,汉能在随后并购AltaDevices和GlobalSolarEnergy时,也都是在这两家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时介入。

  就在被汉能收购前,成立20余年,专门生产建筑光一体化的GlobalSolarEnergy公司在2012年年底时曾裁员70%,并一度停止公司运营。

  另一家硅谷太阳能创业公司AltaDevices则在被汉能收购前已经陷入资金枯竭的境地。《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分析称,可能的原因要么是在太阳能电池研发中损失惨重的投资机构们已经耗尽了耐心;要么就是这家公司的表现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好。

  此外,里昂证券、Greentechmedia都曾撰文指出汉能收购的几家公司缺乏技术协同效应。

  除了三家美国公司以外,汉能还在2012年收购了德国光伏电池制造商Q-Cells的子公司Solibro。令业界不解的是,Solibro公司采用的技术和汉能同年收购的MiaSolé技术基本没有协同效应。

  GTM研究部的太阳能小组研究员MJShiao称,Solibro采用的是共蒸镀技术,MiaSolé则采用了卷对卷溅射技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CIGS沉积技术,称“不知道为什么一家公司要买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

  量产难题待解

  AltaDevices公司技术的尖端程度绝对不逊于MiaSolé公司,早期投资者名单里不乏凯鹏华盈、思颐投资、八月资本等知名风投。

  AltaDevices公司采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薄膜技术,其单结太阳能电池28.8%的转换率和双结太阳能电池30.8%转换率均创下该技术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单结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最高转换率也不过33.5%。

  但是就算拥有了全世界最高转换率的电池生产技术和全世界最好的风投公司们撑腰,无法降低成本和持续量产的AltaDevices最终依然不能从市场中盈利。

  《Greentechmedia》报道称,业界有消息说AltaDevices转换率创下世界纪录的同时,电池成本几乎也创下了世界纪录,电池成本价在每瓦12美元左右,相比许多太阳能制造商现在瞄准的0.5美元/瓦成本价,AltaDevices的电池贵了24倍。

  相比AltaDevices,MiaSolé的技术在商业前景上无疑更有现实性,但要实现量产也绝非轻易之事。

  汉能在收购MiaSolé后,曾在2013年初介绍称,MiaSolé已经量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5.5%,并且预计到2014年达到17%以上,同时在两年内将生产成本降低到每瓦0.5美元。按这个时间线的推算,汉能当初的预计是MiaSolé在2015年将以每瓦0.5美元的电池成本实现17%的转换率。

  但直至2015年,MiaSolé官网上标注的太阳能产品转换率依然还是15.5%,并没有达到2013年汉能预言的17%。

  专业人士评价称,在薄膜太阳能市场,不管各家公司都纷纷把实验室转换效率推到了多高,但这个行业里能够真正实现量产的一直只有SolarFrontier公司,其转换率为13%。

  至于汉能在美国收购的另一家公司GlobalSolarEnergy,技术远没有位于硅谷的MiaSolé、AltaDevice时髦,GlobalSolarEnergy虽然已经有商业化的产品线,但根据《Greentechmedia》报道,该公司量产线的实际产品转换率仅有11%。在GlobalSolarEnergy官网上一些产品标注出的转换率则是11.4%~12.7%。

  在竞争激烈、成本为王的太阳能市场里,电池转换率高从来不代表着利润转换率也高,这也是这些公司的早期投资者们纷纷离场的原因。转换率上的“世界纪录”虽然技术尖端,但距离现实中的商业化之路还颇为遥远。

  产能状况

  在被汉能收购前,AltaDevices公司CEO曾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透露,AltaDevices公司在硅谷的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只有2兆瓦,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这2兆瓦产能并未全部发动。

  至于MiaSolé的产能,据丹尼尔·卡门称,该公司在硅谷工厂的年产能大约在150兆瓦,但能够用于商业运营的年产能只有60兆瓦;GlobalSolarEnergy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年产能则在40兆瓦,2012年还一度停止生产,在同年年底经过大幅裁员后才恢复生产。

  也就是说,这三家公司的总计年产能加起来有192兆瓦,其中AltaDevices公司的2兆瓦生产线,成本几十倍于传统太阳能组件制造;GlobalSolarEnergy的40兆瓦产能,实际转换率在11%~12%;MiaSolé的150兆瓦产能,真正能投入商业化的只有60兆瓦。也就是说,这192兆瓦的实际商业化产能利用率只有50%,而且转换率和成本均不一。

  这三家公司暂时还未回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关于被汉能收购后的“产能变化”等问题。

  截至4月23日,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市值约420亿美元,美国几家顶级太阳能制造商SolarCity、SunEdison、Sunpower、FirstSolar加起来的市值才不到250亿美元。

  欢迎关注新浪财经能源频道官方微信“能见派”(微信号nengjianpai),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能见派,关注高端与前沿,描绘美好能源未来。

新浪财经能见派

文章关键词: 太阳能新能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媒体质疑北京台批柯南:撕鬼子比动漫血腥
  • 体育库里40+9勇士20分逆转3-0 骑士3-0
  • 娱乐葛荟婕反省当年没资格带孩子 似原谅汪峰
  • 财经国际协会游说中国:加快转基因品种审批
  • 科技中移动半月两名高管落马:地方公司收护照
  • 博客哆啦A梦里的哪些发明已经实现(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亲卖血供儿上学被曝光 儿改名消失15年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互联网让牛市更短
  • 刘光宇:北京豪宅成交暴涨骗局
  • 郎咸平:一带一路是大国崛起重要杠杆
  • 董登新:A股急待恢复无涨跌限制的T+0
  • 陈思进:股市谁在进场?谁在撤离?
  • 天天说钱:四个一线城市天平已倾斜
  • 水皮:股市越涨越要卖 政策干预悬顶
  • 齐俊杰:股市才是保楼市和金融的良药
  • 刘光宇:楼市即将上演房价上涨诱惑
  • 易宪容:面对疯狂股市政府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