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振兴规划细则出台 14家车企将整合至10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05: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视频:汽车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出台  媒体来源:第一财经《早市导航》

 

14家汽车集团将整合至10家 CFP图片

  限制发展的诸多不合理规定有望取消

  本报记者 钟正

  消息人士透露,《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已于2月9日出台,并于1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细则》包括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加快老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清理公路收费、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比例、促进规范汽车消费信贷、规范二手车发展、加快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企业研发等内容。细则明确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汽车下乡50亿元补贴3月1日正式启动。

  光大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杨华超认为,该细则超出市场预期,对提振汽车市场销售作用巨大,有利于完善汽车流通市场,推动整个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汽车企业集团并购大幕拉开

  消息人士透露,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目标是稳定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其中,稳定汽车市场需求方面,力求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未来三年平均增长率达10%。

  据悉,产品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主导,低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重点支持的对象。其中,1.5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其中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车达到15%;重型载货车占载货车的比例达到25%以上;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5%。

  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则重在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地位。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支持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鼓励汽车企业联合开发制造。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至40%以上,其中轿车达到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销量的比例约10%。

  有望取消诸多不合理规定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国家通过燃油税费改革、购置税下调、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既减轻了广大汽车用户的购车成本,又降低了汽车使用成本,但部分地区的一些不合理规定限制了汽车业的正常发展。从长期看,配合使用消费政策,不合理规定有望得到集中清理取消。

  这些不合理规定包括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种区域市场保护措施、外地汽车进城收费以及其它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购置的措施等,上述不合理规定有望在今年被暂停执行。

  对于汽车下乡,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明确,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李春波预计汽车下乡的补贴幅度有望与家电下乡类似,约为价格的10%-13%,由此可能拉动轻卡、微客等市场2009年约10%的销量增长。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系列专题:

  汽车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纺织业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获通过

  国务院原则通过船舶业振兴规划

  石化业振兴规划将提交国务院

  轻工业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获原则通过

  有色金属业振兴规划将出台

  物流振兴规划提交国务院审议

  房地产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最新报道:

  中央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加大产业振兴力度

  中国赴欧采购团今将启程 提振产业振兴规划成效

  有色金属振兴规划草案 出口退税率可望大幅提高

  住建部人士证实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成思危称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

  分析评论:

  胡春力: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其两大特殊意义

  房地产进入规划显示振兴经济的紧迫性

  我国已出八大行业振兴规划 救市思路蕴藏其中

  冯海宁:房地产是怎样闯进十大振兴规划的

    相关专题:

    汽车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