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扩容 药企两条路(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2:44  21世纪经济报道

  另一家专业生产处方药的企业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兴趣不大,因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走创新和品牌之路,基本药物目录里面应该都是一些“最基本最基本的一线用药”,同质化程度较高,不是企业力争的一块市场。

  但他也强调,在新的环境下,如果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没有进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同时又不具备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单独定价产品的话,这样的生产企业生存的空间就比较小了。

  药企的困惑

  但要把“10亿人的市场”变为现实的销售,那些意在“基本药物”的药企,仍有困惑。

  2007年推行的“全国首批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被视为对一制度的试点。业界普遍认为,在具体执行上,尚有待改进。

  当年11月,18种通过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产品”正式上市,包括华北制药、北京双鹤在内的10家企业位列其中。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这些品种将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区和农村。

  但是,由于“定价过低”以及“跨地域配送和流通”等问题难以解决,推行效果不佳。“该政策迟迟未能落实,半年后仍有6家企业尚未生产。”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由于廉价药的利润空间较低,企业不愿意生产,医院也不愿意采购。

  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常务副总李荣对记者直言,很多定点药物价格过低,企业没办法做。对于天士力而言,其很多产品已经进入医保,但是否争取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企业还没有明确判断。

  而且,定点生产企业的“排他”地位,并未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同质化品种太多,如果地方上无人推进,基本就难以实施。” 河北东盛英华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铁军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政府指定完定点生产企业后,后续的配套措施未能跟进,企业的执行也困难。

  一家定点药企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说是定点生产、集中采购,但是其他企业生产的品种也能进医疗机构和药店终端,不具备排他性。而且配送费用太高,配套措施少,企业生产的动力不足。

  在这些企业看来,定点生产目前只是给企业头上添了一个“光环”,在政策没有得到进一步细化之前,还未产生更多实质性的影响。

  事实上,除了价格较低,定点药物的推广,还遭遇了“物流配送费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现实的压力。

  冉铁军告诉记者,公司曾组织10家定点生产企业到石家庄共同推广定点药物,但依然遭遇执行难的困境。在他看来,推广定点生产药物,不但要解决物流配送,还要说服地方政府以及医院积极配合,但“这些困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林建宁还强调,基本药物是不是能够跨地域配送和流通,是这一制度推行的关键因素。如果继续“划地为牢”,不利于基本品种市场的扩容。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表示,虽然试点运行不佳,但是这只是战术上的失误,不代表这个战略方向需要改变。

  一位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将对一些不合理的环节予以改善。比如,对基本药物定价过低的情况,国家也会重新考量,适当提高定价,给企业合理的利润来保障生产和供应。

  这位人士表示,此举是对新医改的配合,也可以看作是对基本药物制度的一次探索。“但最终能不能定下来,还需要探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