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扩容 药企两条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2:44  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成为国家基本用药的产品,基本不需要促销和推广,只要按照国家的指挥棒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即可。而目录以外的相当数量的品种,未来在医疗机构的使用将大大受限。

  “两条路”的抉择

  基本药物的生产,将逐步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大型药品生产基地。业内普遍认为,新的医改方案“对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的规定”一旦执行,将直接改变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大规模兼并重组和洗牌在所难免。

  一位药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医药企业必须行动起来,确定自己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定位和战略选择。

  对全国46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来说,如果不能成为国家基本药物指定生产基地,将失去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证。如果企业的产品是市场同质化品种,但又无与大型药企竞争进入基本药物采购的实力,下一轮行业洗牌中必然将被淘汰。

  但企业对于是否争取进入基本药物目录,还有着不同的选择和判断。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分析指出,对这一市场感兴趣的企业,必须通过大规模生产取胜,以压低价格空间。毕竟,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对价格的决定权。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在相关决策部门看来,是一种“以市场换价格的原则”。

  百洋医药集团总裁付钢也表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企业对自身的定位要迅速而清晰。

  如果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范围,这一市场的目标受众就是农村和社区市场,企业必须拥有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同时保障有质量的供应。相比之下,如果是主打高端人群的品牌药品或独家品种,就必须通过品牌运作等更精细化的服务去参与竞争。

  “在这一新政策下,低端患者的商业价值减少,在国家投入下,他们将免费享受公益药物;高端患者对价格敏感度低,降价也未必能增加销量。”付钢进而直言,作为一家专业医药运营商,公司销售的迪巧钙片就是明显定位后者。该产品年销售额约为3个亿,价格定位中高端市场。

  另一家专业生产处方药的企业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兴趣不大,因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走创新和品牌之路,基本药物目录里面应该都是一些“最基本最基本的一线用药”,同质化程度较高,不是企业力争的一块市场。

  但他也强调,在新的环境下,如果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没有进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同时又不具备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单独定价产品的话,这样的生产企业生存的空间就比较小了。

  药企的困惑

  但要把“10亿人的市场”变为现实的销售,那些意在“基本药物”的药企,仍有困惑。

  2007年推行的“全国首批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被视为对一制度的试点。业界普遍认为,在具体执行上,尚有待改进。

  当年11月,18种通过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产品”正式上市,包括华北制药、北京双鹤在内的10家企业位列其中。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这些品种将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区和农村。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