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力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3:37  《东方企业家》杂志

  借力资本

  应该说,华谊兄弟能够得到外部投资人足够的信任,并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过去几年华谊兄弟不断和资本打交道而积累下的丰厚经验有关。

  1998年,前身是广告公司的华谊兄弟开始投资电影,而且一口气就投了《没完没了》、《鬼子来了》和《荆轲刺秦王》三部后来口碑都很好的片子。王中军和王中磊开始了自己的娱乐大亨生涯。“其实当时投资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华谊会变成一家电影公司,变成娱乐传媒公司。那时候只是觉得公司需要新的出路,如果一直走之前的老路,路只会越走越窄。”王中磊说。电影只是碰巧成为这对兄弟在商业上的工具。“我们投资拍电影10年,11年前我还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儿。”王中军解释道。

  其间,王中军曾和主营地产和金融的太合集团合作,在2000年3月各出资2500万元,组成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王氏兄弟持有50%的股权。2001年王氏兄弟又从太合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通过这笔投资,华谊兄弟至2004年年底,投资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并开辟了中国贺岁片的模式,而票房收入,也从《大腕》开始,到《天下无贼》一路高涨。

  而在演艺经纪方面,华谊兄弟2000年底买下了一个经纪公司,经过几年发展,其签约演员已包括周迅、李冰冰、黄晓明、陈道明、胡军、王姬等40多位。

  但此时,靠单纯的自身积累已经无法满足王氏兄弟的胃口,而且由于电影属于高投资、高回报行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杠杆投入,因此王中军还是利用自己和一些企业家熟络的关系,引入新的投资方。比如在2004年到2005年前后,就引入了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传媒集团和其他金融投资机构。与合资时相比,王氏兄弟的财技已然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融资过程中,华谊兄弟均采用了国际流行的“股权融资+股权回购”的手法操作,公司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由此不仅保全了影片版权的完整性和两人对公司的控股权,也强化了外部资金的流动性,以便其获利后安全退出。

  这意味着在融资后,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王氏兄弟并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在引入投资人的同时稀释了自己的股份而减少了对公司的控制权,相反他们通过引入新股东,而加强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

  而另一方面,华谊兄弟也开始尝试利用更多的资金进入电影的大制作领域,比如投资过亿的《夜宴》;同时也尝试和海外同行启动合拍机制,与索尼-哥伦比亚、香港英皇等欧美、港台片商合拍了《功夫》、《情癫大圣》等。

  紧接着,华谊兄弟开始了多元化的进一步尝试。比如在电视剧领域,其通过收购,签约了知名制片人张纪中。相比电影,电视剧的营利模式简单、回报快,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这对电影业绩的起伏能起到平衡作用。电视剧的回收周期在两年左右,比电影起码快一倍。据分析,如果年产量达到华谊兄弟设定的800~1000集的目标,以平均20%的行业利润率计算,一年后每个季度都能为其带来可观的现金回报。

  到了2005年年底,华谊兄弟又进行了一轮融资。再次获得资金后,王中军以换股方式收购了冯小刚电影工作室和张纪中影视制作公司,冯张两人因此成为华谊兄弟在电影和电视剧方面最重要的人物。

  2007年,华谊兄弟迎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者分众传媒。后者联合其他投资者向华谊兄弟注资2000万美元。这轮融资也被外界视为王中军借力资本整合行业,同时为上市作冲刺的最后准备。

  对此王中磊也对记者总结说:“从2004年开始,资本的力量在华谊的理念中变得非常重要。”

  华谊DNA

  或许对大多数在中国娱乐产业的玩家来说,要复制华谊兄弟的融资模式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只要有足够丰富和精彩的作品,以及开放的股权结构,在外部资金蜂拥而入的情况下,选择权一般都在公司自身而非投资者。

  真正难以复制的,还是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之间早期的创业经历。而这段经历,正是华谊兄弟能够每次都转型成功,并朝中国内地版的“邵氏兄弟”或“华纳兄弟”迈进的核心动力。

  1994年,王中军从美国回来。他已经34岁,曾经当过兵,做过公务员,也在国内做过小生意,1989年到了美国去读传媒。后来,他总喜欢跟人说在美国的经历对自己影响不大,“其实就是混。我不认为我是海归,我读书读得不正经,在美国那段时间,转过三次学,每次转学的目的都是那个地方容易打工。”

  但是在1994年,从美国回来的中国留学生仍然是稀缺品。“既然敢从美国回来,在美国打工一年赚几万美元,在国内赚不到几万美元怎么跟朋友交代?”王中军回忆说。他在美国就开始思量,自己回国之后应该做什么事情。回去的前半年,他就开始同国内的亲戚和朋友们联系,打听如何注册公司。他对自己的兄弟们说,我留学回来,要到国内创业。

  王家的四个兄弟坐在一起,开始听他们中的老二描述自己的创业梦想。“很简单,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向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怎样从美国回来创业,那不像面对VC,不用做报告,就是口述。”王中军游说他的兄弟们投资他的公司。结果显示,王中军说服人的能力相当杰出,正像他和他的公司在日后一轮一轮的融资中表现出的那样。虽然当时既拥有餐馆,也拥有出租车公司,并且最有钱的大哥也明确表示没有兴趣,但是两个弟弟都很踊跃于二哥的新梦想。大弟弟王中方当场就表示虽然没有钱投入,但是他愿意辞掉工作加入二哥的公司。王中军也慷慨地赠送了5%的公司干股给他。小弟王中磊则投入了十几万元人民币给哥哥的新公司 —— 后来,王中方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王中磊有一次很悲切地对别人说:“他就死在我怀里。”

  王中磊当时是个刚刚辞职的公务员,之前供职于国家物资总局机电司。“虽然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管的文件,上面的数字动辄就是几个亿十几个亿;全国的钢材、木材、石油、汽车,所有紧俏资源都归这个部门管,到各个省去,真是太有面子了。”王中军回忆说。这个小弟帅气聪明又招人喜欢,虽然他们兄弟进入国家机关,都要依靠家庭的人脉关系,但是王中磊似乎格外顺利,“我听爸爸说,那个处长面试完中磊,当场就定了。爸爸说,处长可喜欢小磊了。”在大多数时候,王中军叫他的弟弟“中磊”,但也有一些时刻,难以抑制的疼爱之情会流露出来,他会说小磊如何如何,“我当兵回来小磊小学还没毕业,他第一次跟同学去北戴河玩儿,我给了他70元钱,他觉得自己简直太有钱了,还请同学吃饭。”

  于是,王中军拿着自己东拼西凑来的钱,带着大弟弟王中方 —— 王中磊的角色则是一个纯粹的投资人,开张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后来算起来,王中军是1994年2月10日回到北京,而5月16日公司就已经开业,效率高得惊人 —— 王中军很准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两个日子,丝毫没有犹豫。

  1994年5月16日那天,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的三十多名员工在国际饭店搞了个开业仪式。“我们弄了个PARTY,叫了PIZZA,买了红酒,非常洋气”。在外界看来,这几个小伙子一定奢侈得惊人。他们在《北京晚报》刊登了通栏广告,办公室也选在了国际饭店。他们在国际饭店租了一个套房,每次开会时,窗台上就坐满一圈人。王中军后来解释说,这么做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面子问题,因为这种公司,位置一定要好”。当然,王中军也托了人,打了折。这家公司的股东是王家的三个兄弟,以及王中军的太太 ——“因为我出那80万元是我和我太太一起打工赚的。”

  王中磊没有加入哥哥的生意。他从国家物资总局(后来的物资部)离开之后,同自己的朋友一起,利用自己在物资总局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做一家贸易公司,“那时候全民经商”,他在回忆时笑着说。

  但这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以至于王中磊在回忆时,全部的记忆都浓缩到两个字,“垮了”。公司垮了。“突然公司没了,突然我就有空了,我就跟女朋友说,咱们结婚吧。结完婚大概度了10个月的蜜月,也就是说,失业了十个月”。后来,王中军就对弟弟说:“要不你先来公司,我这儿也挺忙的,你就当来帮忙。”那是1995年。

  后来王中磊回忆说,那一年,也可以说是公司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我们的广告公司突然找到了一个赢利方法,从养家糊口变成发家致富。当时国外广告公司进来,占据了所有的客户资源,这时候华谊把CI扩充到下游,我们帮大公司做完CI方案之后帮它落实和执行,甚至能扩充到制作安装的环节。那时华谊就变成了一个制作公司或者工程公司,最大的部门是制作工程的部门,它也是工作量最大、赢利最高的部门。”

  而正是这个赢利最高的部门,成为日后14年华谊兄弟成长为中国最大民营影视公司的真正起点。“我觉得运气是第一,第二,仔细想还是运气。”王中军在总结华谊兄弟这十几年的历程时,突然严肃地说。

  王氏兄弟并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在引入投资人的同时稀释了自己的股份而减少了对公司的控制权,相反他们通过引入新股东,而加强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