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8000万吨铁矿石压港之迷(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17:19 《小康》杂志

  记者采访时,压港几万到几十万吨的贸易商比比皆是,一般都囤积了3个月以上,假设按照当初120美元/吨的进口均价,目前180美元/吨的现货价,按照100万吨的规模,可轻松获毛利6000万美元(4亿元人民币),扣除利率损失(当初1比7.2到现在1比6.9)及压港费用(按每天每吨0.1元堆存费,90天100万吨的费用为900万元),利润可在3亿元以上,而目前堆港的全部铁矿石近8000万吨。“整个铁矿石贸易涨价有效收益粗略估算可在300亿元以上。”

  一家知名券商的研究员说,“很多大的贸易商可以和港口谈判,免收1个月甚至2个月的囤放费用。那样成本更少,只要承担外汇兑换的损失和资金利息。”

  更为严重的是,有分析师认为明年的长协矿价会在今年的巨大涨幅下再上涨10%。“这更给那些囤积铁矿石的贸易商以憧憬,加速了铁矿石压港。”

  警惕铁矿石变成铁水烧了自己

  物以稀为贵,当量达到一个突破时将对质(价格)会有一个巨大的反作用。

  根据商务部监测,5月份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走势趋稳。商务部预计,由于国内铁矿石供给紧张局面将得以缓解,未来价格有可能下降。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称,新的谈判协议价格推动后期市场上涨预期;印度等国加征出口关税导致我国进口成本上升以及运费大幅上涨增加进口成本,导致我国铁矿石进口均价将持续攀升。

  不同信息的传递正显示着各种利益方的背后博弈,但重担之下压垮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其实很多人在放货,有的贸易商甚至是赔钱在走货。”从事铁矿石贸易15年的皓宁集团董事长周友福向媒体透露。

  天津一家铁矿石进出口公司负责人也表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6%以后,当地很多银行都停止了给钢铁贸易企业办理承兑汇票的业务。

  为应对资金紧张问题,钢铁企业已经做到了“千方百计”。“押汇”、“延期支付”、“矿石抵押贷款”等融资手段纷纷被发明出来。很多矿石到港后立即被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获得贷款后保证现有的工厂开工,待卖掉钢材后再偿还贷款、解押铁矿石。“零库存”冒险经营方式导致提货速度放缓,最终压港。

  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胡凯透露,由于铁矿石、煤等资源价格的上涨,一些小钢厂已经处于亏损。“如果不是近期钢材价格上涨的话,很多企业估计会停工。他们的盈利能力太脆弱了。”

  而停工的反作用,就是压港的铁矿石没有下游接盘,将继续压港,一旦涨价预期落空或幅度偏小,加上堆港费翻倍上调,贸易商在承担高昂的资金成本(每年7%-8%的银行贷款利息)时面临的结构风险将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很有可能同归于尽,唇亡齿寒。”

  值得宽慰的是,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改变了进口铁矿石市场买卖双方的心态,也预示地震重灾之后,国家开始干预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澳洲矿山最终放弃海运费补偿,接受65%涨幅首发价格的可能性大增,矿价谈判结果预期改变对于现货市场利空影响则更进一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