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政策突袭下的塑料袋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5:20 南都周刊
新政策突袭下的塑料袋产业

广州一个贩卖低端塑料袋的摊点。这样的景象今后或许要消失了。 周天 摄
新政策突袭下的塑料袋产业

世界各国的塑料袋使用政策

  政策突袭下的塑料袋产业

  国务院一纸通知,矛头直指塑料袋产品。此次推出的新的塑料袋产销及使用政策,作用十分巨大,而对已存在多年的塑料袋行业来说,则无疑是当头一棒,突然的变动,让整个产业仿佛从春天掉进了寒冬,也将影响一大批人的命运和行业走势。

  编辑 李丰 美编 高爽 记者 周鹏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当天晚上,在国内著名的塑料袋产销区域河北雄县,一位网名为“蜘蛛侠”的网友在当地的论坛上贴出了该通知全文,标题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天塌了!!雄县人还怎么活呀!”,帖子下面则是一长串留言:“保护环境,积极跟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车到山前必有路”……

  多年来一直以无偿使用形式给公众带来了极大便利的超薄塑料袋,因在环保和能耗方面的备受指责,成为这场并不光彩的告别仪式的主角。那些一直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中靠“薄利多销”生存并谋求发展的中小型塑料袋企业,正以忐忑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局。

  陈老板的危机

  “做这行已经三年了,尽管之前也听到一些风声,但突然看到报上刊登的消息后,还是感觉很郁闷”。站在塑料熔化后充斥着浓烈气味的工厂里,陈义军这样表达他对新近出台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第一反应,而他的老婆则在一旁边捆扎塑料袋边叹气,“我们这样的小厂没法再和别人争了,不知道还能做多久”。

  陈义军是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一家塑料制品厂的老板,三年前还在江西老家一个县城里做废旧物资回收生意。2004年春节过后,已厌倦整天面对一堆废品的陈义军在几位老乡的帮忙下,带着妻儿南下广州。在花了10多万元买回两套二手吹塑机和制袋机并租下现在的一间百来平米的厂房后,陈义军的工厂开工了,他成了这家初期只有6个工人的塑料袋工厂的老板。“塑料袋利润很低,小厂很多,但做这行的投资也小,市场需求大,感觉能做起来”。

  正像附近众多中小型塑料袋企业一样,陈义军的工厂生产经营并不复杂:从珠三角附近的废旧塑料交易市场买回原材料后,生产成低档塑料袋(厚度均低于0.025毫米),并将其销往集贸市场、小百货店等。初期因为没有固定销售摊位,陈义军和老婆要开着摩托车背着装满塑料袋的大包上门兜售,“整天就在各个集贸市场里转,一家家地问别人要不要塑料袋,还到处派联系卡片”。

  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后,陈义军2005年3月在位于广州一德路的批发市场盘下了一个10平米的档口,开始做起了塑料袋批发生意。一年后,他又先后在佛山、东莞开设了两个批发店,开始承接珠三角一带的塑料袋生产订单。尽管经营不易,但他还是在这个行业逐渐站稳了脚跟。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