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双方对价格有巨大分歧 发改委无奈口头协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23:40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顾斌 在经过一周多的拉锯以后,“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在煤电企业互不买账中即将落下帷幕。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口头给予了煤电双方一个最新协调意见,希望双方按照保持价格稳定的政策进行价格协商,但仍不能根本解除从“计划煤”到“市场煤”的阵痛。
在今年的会议上,虽然五大发电集团在最后共计签下了1.39亿吨合同,但是“定量不定价”的模式意味着供需双方还会在会议结束以后进行一番艰难的博弈。 鉴于煤电双方在重点电煤价格上存在巨大分歧,绝大多数重点电煤合同在订货会上签订无望,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口头给予了煤电双方一个2006年电煤衔接的最新协调意见:一是要铁路部门优先保证量价完整的电煤合同;对于会议期间双方数量认可,但价格没有达成一致的,双方认可后可以签订运力合同。二是衔接会议结束后,国家发改委将对运行中存在困难的电厂(特别是华中地区电厂),予以重点协调。三是在实际运作中,煤电双方仍要按照保持价格总体稳定的政策进行价格协商,不能因为价格问题影响电煤的正常供应和发电。 电力企业有关人士表示,从总体来看煤炭供求形势趋缓,电煤价格应该保持稳定,部分地区甚至应该降价。政府在仍然控制着电价和运力的基础上将电煤价格放开,给其自身协调自然增加太大的难度。由于去年电煤价格上涨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的压力,目前五大电力集团接近一半的电力企业都在亏损经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以往惯例,双方大约会在一个月内最后谈妥煤价,而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协调意见能够起到的实质作用也许微乎其微。“最后还是要市场供需说了算,这也是煤电改革的根本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