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聚焦电煤价格联动 > 正文
 

电煤订货市场化存在两大难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4:59 每日经济新闻

  常志鹏 张洪河 新华社石家庄报道

  会前宣布今年将有重大市场化改革的“全煤会”对于煤、电双方都是大事。几天来记者在全国重点煤炭订货会上,试图探寻今年电煤订货市场化的步伐。

  煤电联动曲高和寡?

  “今年最重要的是推行了煤电价格联动。”已获国务院批准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是会前经双方一周多谈判和政府协调形成的。其主导思想是:煤价随市场调节,电价随煤价作相应调整,电煤采购价格低于市场煤价。本次订货会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电煤价格统一在去年9月价格基础上上浮8%。其中上浮价格的30%由电力企业消化。

  应该说在目前情况下,煤电联动是解决两大行业之争的一个好办法。但“全煤会”上一位发电集团燃料部门负责人介绍,某地采购的电煤去年5月合同价为202元/吨,到9月份已涨到315元/吨,煤炭涨价使电力企业燃料成本增加50%。大唐集团在河南6家火电厂每年需电煤1400多万吨。如每吨煤上涨100元,其燃料成本要增加14亿元,30%要电厂消化,即4.5亿元,但大唐集团全年的利润也不过4亿元左右。

  煤炭企业却表示,按国家规定电煤价格上浮幅度不超过8%的话则“亏大了”。“毕竟非电力企业的市场价格比计划电煤的价格每吨高出30至100元。”尽管“计划内”电煤有一定指标,但接受采访的多

  数煤炭企业表示,价格上涨的幅度小,希望签订合同时再涨价。

  会外,湖南因电煤告急提前启用“煤电价格联动”办法,规定煤炭企业供应给对应电厂的煤炭数量和价格,同时为减轻煤价上扬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压力,将电价上网价上调0.012元。但煤电同样都不满意。

  这种情况下,业内人士提出疑问:如果一方不执行联动方案中指定的价格调整幅度有什么措施?即价格联动方案的保证措施是什么?

  中长期合同有量无价?

  “在今年的订货会上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政府部门力推中长期合同。”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发电集团中,电煤订货签订中长期合同较多的是华能和大唐的。

  说到中长期合同,大唐集团燃料部负责人高恩清苦笑着说:“很无奈。”他认为,国家强调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行业可以有稳定的市场,电力企业可以有稳定的货源。  

  但据华能燃料部负责人朱峰介绍,以前签订的中长期合同等于没签。订货会前,华能已与几大煤炭企业签订4000万吨以上的中长期合同,但订货会上不论原合同价格高低,煤炭企业均要求涨价,有的甚至要求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20%。

  几家电力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是:签了中长期合同,煤炭企业却不认合同价格了!“不管多长时间的合同,关键看是否能落实。一年的合同还涨价无数次呢,还说什么中长期!不管多长时间,讲不讲信誉很重要。”一位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就此求教于一位煤炭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时,对方认为签订合同也可以不签订价格。他说这充其量是不完整合同,而不能说是无效合同。尤其中长期合同不签价格也正常,因为市场随时都会变。

  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有关负责人坚持认为:经济合同必须数量、质量、价格完整签订,否则就是一件非常不严肃的事情。他说:“如果在有关部委联合办公、煤电双方都‘面对面’的全煤会上都不能明确签订合同的价格,那今年的电煤供应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缺煤停机的可能性将增大。”

  煤电联动方案主导思想是:煤价随市场调节,电价随煤价作相应调整,电煤采购价低于市场煤价。煤电联动是解决两大行业之争的好办法,但业内人士提出疑问:价格联动方案的保证措施是什么?

  相关专题:

   聚焦煤电价格联动  

  相关新闻>>
    煤电油运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缺乏竞争是深层原因

   专家预测,今年甚至在往后更长时间里,煤电油运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制约仍将难以消除。专家指出,在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前提下,仍处于高度垄断之中的煤电油运行业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难题...[全文]
    煤电联动机制只是过渡性政策

    经过几次推迟,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终于在2004年的12月30日召开,而且一开就是好几天,连元旦都没有休息。由于2004年发生了严重的电荒,因此,这次与电有关的会议格外引人注意...[全文]
    煤电油运 以改革寻求瓶颈突破

    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究其本源,是基础生产资料行业的产业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不配套,以及价格机制的症结放大了供需矛盾;改革的推进必然会涉及庞大的基础性行业的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也必然会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全文]
    煤电价格联动能否保证电企利润

    为期一周的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日前在秦皇岛谢幕。虽然国家把电煤交易推向市场化的信号和意愿非常明确,但在2005年的衔接会上,煤电联动新机制带来的影响尚没有得到体现,订货会签订合同更多是为了获得铁路运力资源...[全文]
    各方拷问煤电联动机制

    去掉一些“计划经济”色彩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在秦皇岛召开。此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煤电联动方案,终于通过国务院批准。去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决定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一个仍然存在电荒,煤电联动仍然在试运行的阶段...[全文]
    煤电之争的胜负手:利润和运力

    电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煤炭企业是一个清晰而又模糊的概念,虽然发电企业近年来有的已经因为亏损而叫苦不迭,但是一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是———煤炭企业工人的平均收入只有电力企业工人平均收入的1/6...[全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电联动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