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聚焦电煤价格联动 > 正文
 

煤电联动机制只是过渡性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4:02 中华工商时报

  经过几次推迟,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终于在2004年的12月30日召开,而且一开就是好几天,连元旦都没有休息。由于2004年发生了严重的电荒,因此,这次与电有关的会议格外引人注意。

  本次会议的一个看点,是延续了40年的煤炭订货会改了名称,叫作“产运需衔接会”。

  然而,名称虽然改了,会议的内容实质并无多大变化。人们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煤、电、运三大领域的进一步放开,相反,由有关部委出面组织的这种“衔接”,依然显示出很强的计划性,出席会议的企业仍不是主角。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出台,当然是本次会议的另一大看点。所谓“联动机制”其要点有三:一是今年用于发电的电煤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8%以内;二是电煤价格累计上涨5%时,电价相应上涨一次,但农业电价、居民电价等保持相对稳定;三是煤炭涨价因素的30%由电力企业内部消化。应该说,这一政策设计的本意是利用价格杠杆,调控煤价和电价,防止煤价、电价大幅度的波动。同时,给煤炭企业、发电企业一定的价格上涨空间,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这一角度上说,“联动机制”既有可行性,也有合理性。

  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可以看出“联动机制”存在的种种不足。比如,煤炭价格上涨后,除发电企业自行消化部分外,至少有70%的涨价因素要转移到电价上面;再比如,价格控制无法解决煤炭供应的“量”的问题。一旦煤炭企业不满意8%的涨价幅度,减少甚至停止电煤供应,发电企业还是要买“议价煤”、“高价煤”。到那时,电价该不该涨,怎么调控,又将成为难题。还有,“联动机制”的调控对象主要是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而电网和运输行业几乎是旱涝保收,坐享其成。在同一政策框架内,不同的利益主体苦乐不均,这不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

  其实,近两年电力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已经走向市场的煤炭行业与仍未放开的电力行业不配套的矛盾,也就是所谓“计划电”与“市场煤”的矛盾。“电荒”背后没有“煤荒”,发电企业嘴上喊缺煤,心里明白缺的是“计划煤”,脑袋里想的是让煤价跟着电价走。显然,在其他行业按照市场规矩办事的时候,电力行业的要求既引发出矛盾,也不合潮流。

  国家经济需要平稳发展,需要包括电力在内的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需要防止由于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而对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是无须争论的。同时,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尤其考虑到老百姓基本生活用电等因素,对电价进行严格监管是必然的,这一点人们也能够理解。然而,个别行业的特殊性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之间,前者必须服从后者,“特殊性”不应成为延迟改革的借口,更不能成为谋取行业特殊利益的幌子。“联动机制”也许能够缓解目前的困难,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需要清醒认识到,电力行业的改革迟早要进行。如果问题积累太多,如果电力行业把煤炭行业拖了进来,纠缠在一起,到那时再动手改革,成本一定会更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电联动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