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四亿美元青蒿素药采购角力(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5:05 新京报

  诺华受到国际组织青睐,但青蒿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而华立垄断上游原料,却被认为中标希望甚小,一直在公关WHO

  □本报记者李宗品北京报道

四亿美元青蒿素药采购角力(组图)
 
目前全球青蒿素原料植物青蒿供应量的80%来自重庆酉阳。
 
四亿美元青蒿素药采购角力(组图)
 
;
华立掌门人汪力成雄心勃勃。
 
四亿美元青蒿素药采购角力(组图)
 
青蒿素已成为抗疟疾骨干药“奎宁”的替代药物。

  -视点

  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标本?

  作为抗疟疾骨干药“奎宁”的替代药物,青蒿素已经征服了WHO,这也是我国首个得到全球认可的中草药提取物制剂,给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突破口。不过,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药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贾谦曾向记者表示,青蒿素本质上是一个西药,只是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按西医理论研制,不能看作是中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范本。“国家现在对中医、中药的重视十分不够,将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药化’混为一谈了。”

  业界人士称,国内“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已提出多年,但这两方面工作的收效都十分微弱,北京同仁堂集团2003年出口额也只有1700万美元。今年4月,欧盟正式通过了《传统药法案》,从2007年起所有出口欧盟市场的中药将不再允许以“营养补充剂”的身份进入,这对我国中药产业既是“正名”的好机会。不久前,同仁堂集团总裁梅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启动传统药法案总体是件好事,毕竟给了中药以药品进入的“门槛”,但中药国际化道路最大的障碍仍在于文化差异,中药短时期想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几乎不可能,目前同仁堂正通过海外建药店、设医师等办法逐渐将中医药文化向西方渗透。

  一位中药专家向记者坦言,未来的中医药产业究竟是以发展类似青蒿素这样的植物药为主,还是坚守多味配伍的传统中药道路,目前国家似乎并无十分明确的指向。“单方的植物药和中药的老配方,两者不可偏废,而且可以并行不悖。”周荣汉认为,今后多方配伍的传统中药可在华人圈内使用,而出口西方市场应以成分明确、组分有效的小处方药为主,比如“六味地黄丸”这样简单的处方药,德国一般草药成分也都在4味以下。周荣汉称,药物本身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好说明,国内中药企业若寄希望西方完全接受中医理论文化几乎不可能,但西方可以接受有效药物。

  据了解,WHO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计划2005年在中国采购4亿美元以上的青蒿素药物制剂。联合国两大组织的巨额采购,在未来数年内,围绕青蒿素而形成的相关产业链,有可能为中国的生产企业和种植户提供每年价值几十亿元的商机。围绕这一巨大商机,国内外药企在抗疟疾市场上的暗中较量已经开始。

  对于国际组织青睐的诺华而言,目前青蒿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缺口达40%;而没有赢得国际组织信任的华立一方面仅仅抓住上游原料的,一方面积极公关……

  青蒿之乡酉阳

  今年7月底,一条消息让整个酉阳人都兴奋不已:世界卫生组织计划2005年从酉阳购买1亿剂量的青蒿素类抗疟药。据悉,目前全球青蒿素原料植物青蒿供应量的80%来自重庆酉阳。重庆市酉阳位于武陵山区,有20多个少数民族杂居,以土家、苗、汉为主,人口超过73万人。由于全球对青蒿素原料的需求激增,今后青蒿种植将成为酉阳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据有关部门介绍,首届国际青蒿节2005年夏季将在酉阳举行,世界卫生组织届时将会派员参加。酉阳农办主任刘岁荣曾对外宣称,目前该县种青蒿8000亩,明年将要扩大到10万亩。

  由于疟疾病毒对原来骨干药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将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作为一线药物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去年和今年,世卫专家两次深入酉阳考察,认为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1亿剂,相当于30吨,以目前市价每公斤1万元计,价值3亿元,这是酉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酉阳政府网站公开资料中这样表述。据称,今年8月初,众多重庆市及外地药厂纷纷赶赴酉阳地区抢购,青蒿的交易价格一路猛增,干青蒿价格从以前的每公斤2.80元涨至最高6元。青蒿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新项目,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酉阳偏柏乡300多户种青蒿的村民,累计销售青蒿7500多公斤,按市场每千克6元计算,户均可增收2000多元。

  据了解,青蒿素类抗疟疾药得到WHO首肯后,这一巨大商机被国内多家公司看好,种植青蒿的热潮迅速在四川云南湖南等地掀起。“如果专供青蒿素提取,重庆酉阳无疑是青蒿素种植的首选地区。”中国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学会主席、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授周荣汉告诉记者,虽然青蒿属于“广布种”,从海南岛到漠河、新疆随处可见,但从整个气候、地理条件来看,酉阳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最高(0.8%左右),最具有工业价值,而其他地区产的青蒿可用作简单的中药配方。

  酉阳当地知名中医药研究员罗荣昌称,酉阳青蒿叶中的青蒿素综合含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倍多(全国平均含量为0.3%,酉阳为0.6%至0.9%)。罗荣昌解释说,酉阳青蒿之所以质优,因为酉阳特殊地形、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酉阳地形多像四脚朝天的凳子,而从青蒿育苗到采收恰是酉阳日照长、温度高的月份,还有适宜青蒿生长的黄土壤。

  记者了解到,酉阳目前青蒿种植已与华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今年5月18日,重庆酉阳政府与华立控股公司签署了在酉阳扩建青蒿种植基地的协议,双方计划在酉阳种植青蒿1.5万亩,建立基于GAP标准的青蒿规范化种植基地。

  拥有惟一GAP证书的华立

  目前,国内以仪表制造著称的华立集团,正借助整合青蒿素产业的机会,全面向生物医药领域转型。4年多来,华立不断挥舞资本长袖,将整个产业尽收囊中:2000年5月,华立控股出资500万元与重庆黔江区政府共同组建“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推广青蒿的人工种植,同时进行周边青蒿的收购;2000年12月,华立控股出资3000万元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重庆华立西农青蒿研究所”,研究青蒿的人工育种与规范种植;2000年末和2001年10月,华立控股先后收购了重庆武陵山制药厂、湖南吉首制药厂两个青蒿素原料提取厂,至此,华立控股旗下的两家制药厂所生产的青蒿素占我国青蒿素产量的80%以上。

  2002年9月前后,华立这家浙江的民营企业斥资1.7亿元,从云药集团、红塔集团等3家公司手中购得青蒿素主要厂商之一的昆明制药29%股权。经过一番产业整合后,华立控股已打造完成“青蒿种植———加工提炼———成药制造———科研开发———国际营销”青蒿素产业链。日前,华立控股公司董秘熊波告诉记者,未来两年,华立对青蒿素还将追加投资2个亿。“受命”构建华立“医药帝国”的重庆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年由华立集团收购重组“重庆川仪”更名而来,重庆川仪原生产经营以计量仪表为主,同时涉及微特电机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2003年,国家发改委将华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复方制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计划后,今年给重庆华立提供1000万元资金支持。

  今年7月,华立在酉阳的青蒿素基地(华阳资源公司)GAP认证通过,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青蒿(编者注:不是青蒿素)种植基地的GAP证书。

  大食国际订单的诺华据记者了解,华立集团虽然目前已拥有青蒿素产业的一整套链条,尤其是原料供应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在蒿甲醚制剂出口通路上,华立必须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世界知名制药巨头瑞士诺华公司。根据诺华公司给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从2002年开始,诺华即与WHO展开抗疟疾项目的合作,诺华将自己生产的复方蒿甲醚以成本价供应给WHO,挽救了1万多非洲患者的生命。在此文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高达数亿美元的采购订单中,诺华产的复方蒿甲醚将被首选,华立集团的青蒿素类抗疟疾药“阿特健”中标的希望微小,而控制青蒿素产业源头的华立集团,分享的主要利益将来自于青蒿素原料的供应。

  未来10年内,青蒿素类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形成15亿-2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我国目前所占份额很小。华立控股的目标是,3年到5年内,投入3个亿至5个亿,在国际上占有30%到50%的份额。

  “今年10月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药品采购名单已大体确定,我们没有在里面。”华立控股公司董秘熊波11月2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19日,华立只是在重庆与瑞士抗疟药物基金会(MMV)、牛津大学、意大利西格玛医药公司,联合签署“双氢青蒿素———哌喹(阿特健)”的国际临床开发协议,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官员Dr.bobtaylor也出席了仪式。熊波称,这个项目与联合国儿基会的采购订单没有直接的联系。至于青蒿素原料供应紧缺的问题,熊波告诉记者,上个月底联合国儿基会曾就此事与华立方面谈过,但具体缺口有多大,双方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因原料供应带来的新竞争格局

  “今年华立在酉阳已种植了1万多亩,明年肯定会扩产,扩产具体规模现在还不能确定。”熊波称,明年青蒿种植面积的增加数目,将根据WHO对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的推广力度大小,如果需求定不下来,盲目种植风险太大。

  分析人士认为,与酉阳县政府今年8月对外公布“明年种植10万亩青蒿”的扩产计划相比,华立方面的最新态度显然受到了此次联合国儿基会采购意向的影响。此前,华立控股公司办公室陆姓负责人也向本报记者表示,过去一直把持抗疟疾药奎宁的国际巨头,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市场,他们仍在与WHO据理力争。据悉,对于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订单的争夺,华立当面也在积极“公关”。目前,华立掌门人汪力成正率团队在WHO总部所在地瑞士,就采购问题“公关”WHO.而就青蒿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问题,诺华方面正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今年11月初,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在上海向记者透露,WHO今年复方蒿甲醚的采购量为2亿美元,2005年采购金额将增加一倍达4亿美元,而目前该药物国内两大供应商“华立控股”及其控股公司“昆明制药”的基地,已没有能力提供充足原料,明年缺口达40%.昨天,诺华方面向记者表示,现在诺华与WHO合作的青蒿素项目进展顺利,但由于原料之一的天然青蒿植物产量的限制,在未来几年将难以满足WHO对该原料的需求。

  诺华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答复中表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RollBackMalaria合作组织的数据,2004年对复方蒿甲醚和其他几种疟疾的复方制剂的需求量较上年增长了4倍,因为青蒿是一年生植物,所以增加的需求量对下一年原料供给形成了强大的压力。目前,诺华公司正和中国合作伙伴及供应商合作,积极寻求增加青蒿素的供应,但是“诺华公司严格遵循GMP的要求,以保证该药原料的高质量,不会接受二流或低质量的原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青蒿素新闻 全部华立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