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宏观政策相左 财政部、央行互指“软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14:38 北京现代商报 | |||
通胀抑制财政支出 VS 低息国债伤害银行 每年科博会各具特色的论坛都能碰撞出一些让人兴奋的火花,今年的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依然不例外。在日前结束的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多位政府经济政策高官的出席,让到场的听众一饱耳福。尤其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两位决策人物的观点,更让人感受到了难得一见的碰撞与火花 毫无疑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财政部和央行正是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部门。不知是特意安排还是凑巧,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和央行行长周小川被分别安排在了上午和下午演讲,没能让听众看到两位“大腕”的正面“交锋”。据组委会介绍,周小川上午是去参加国务院的经济会议,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不巧,才给了双方互提意见或建议的机会,也让人们首次感受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的“交锋”。 楼继伟: 希望货币政策力度再强一些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是被“夹在”多位海外证券交易所的老总中间出场的,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决策人之一,他也是当天上午最受记者和听众瞩目的演讲嘉宾。而同样受到人们瞩目的是楼继伟的坦率,因为他从演讲一开始,就承认“中国现在正面临着经济过热的趋势”。 他表示,经济过热总是从某个行业、某个地区先爆发出来,以往的经验就是6个大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先涨。数据统计,我国今年1-4月CPI的平均水平仍为3%,贸易赤字增长了106亿美元,原材料的涨幅继续增加,“这就说明资源配置出问题了”。 他认为,从政策提出的角度看,要提早看问题,目前还只是有经济过热的趋势,真的等到物价猛涨、消费骤增、信心受损,就成了通胀危机了,那就会对资源配置造成极大的伤害,只有采取更强硬措施了。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局部银根缩紧是防患于未然,是很正常的现象。 楼继伟表示,目前的投资过热正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今年1月到4月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500亿,几乎已经完成了全年增长2900亿的目标。而且“有钱就要花,可面对投资过热,却是有钱不能花。”所以目前的财政收入正在用来解决历史上的出口退税欠账问题,目前2000亿的未退出口退税已经还上了1700亿。有与会人士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那就是“如果还完了,新增的财政收入又该干什么?” 楼继伟在演讲最后委婉的给央行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央行的货币政策力度再强一些,把这轮经济缓冲维持下去。 周小川: 国债利率过低增加银行风险 不知道央行行长周小川是否听到了楼继伟上午的演讲,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下午的演讲中,周小川虽然回避了直接提及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却在举例时从侧面提到了财政部。 周小川在下午主要讲的是外部环境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但在举例说明时,却只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财政部长期国债的低利率,不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波动时控制风险。 同楼继伟一样,周小川在表达这一观点时也非常委婉,他只是表示,商业银行以很低的利率大量购买10年期、30年期国债,是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商业银行最怕这样的资产泡沫。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还是认为,尽管表面上是否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商业银行具有自主权,但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财政部债券的主要承销人,其国有独资的性质,也决定了部分国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摊派”。而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股份制改制,是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真正的盈利企业,这一点显然将与国有银行原有“义务”违背。 最近几年,由于资金运用主渠道拓展缓慢,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富余资金投向债券市场。然而,国债的低利率却令国有商业银行全线套牢,如2002年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国债利率仅为2.9%,而同期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相差仅一个百分点,收益曲线几乎水平。有专家预测,只要将来10年内通货膨胀率高于2%,商业银行持有的长期国债利率风险就会充分凸显,很有可能发生债券利息收益不足以弥补资金成本以及债券投资净值损失的情况。而且,一段时间以来通过银行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其发行办法规定持有人可以提前向银行兑付,资金由银行垫付。若利率上升,则可能出现大量的提前兑付现象,不仅对银行正常支付能力形成巨大冲击,而且削弱银行投资其他高利率资产的盈利能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左 在当前投资过热,通胀趋势渐显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两位大腕观点的碰撞,很自然会让人们想到一个问题: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否匹配? “肯定是不匹配的。”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很肯定,“与货币政策相比,控制我国目前的投资过热现状,当前的财政政策显得偏软。” 钟伟说:“我国目前的投资过热,很大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过度投入,而地方政府的钱,又有很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而我们今年的国债发行额仍是1100亿。”虽然我国今年的国债发行量已经从1500亿减至1100亿,但钟伟认为,“货币政策已经在短时间内出台很多了,财政部为什么不能把国债发行总量降到600亿呢?”到目前为止,我国今年的国债已经发行了500亿,而国债现券市场的价格依然持续低迷。钟伟表示,以现在的情况,财政部再要想以较低的利率发行剩余国债,很可能面临流标的危险。他的观点,似乎恰恰回应了楼继伟“有钱没地花”感叹。 对于此次科博会上财政部和央行所产生的侧面“交锋”,钟伟认为,财政部和央行作为两个部门,肯定都会有一些部门利益的考虑。但“宏观经济调控是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匹配的,单靠一方肯定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两种政策搭配得当,才能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平稳的运行。从目前来看,央行今年一季度以来已经连续采取多项货币政策手段收缩过热的投资,但政策从实施到见效肯定需要一定的周期,这个作用周期至少要一到两个季度。如果现在还要要求货币政策的力度再加强,中国经济很可能就会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商报记者 彭宇/文 商报首席记者 张建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