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中国企业家》杂志:解密“中航油重组”
    中国企业第一起海外重组案落幕,谁是导演?谁是赢家?
    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以中国航油集团派出的工作小组为前阵的国资力量,经过长达一年半时间的复杂交锋和斡旋,最终实现了中航油重组的任务。
    中国智慧在这次罕见的国际商业较量中彰显无疑。但中国方面为这次重组所付出的并不轻松的代价究竟将换回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一个怎样的未来,尚是一个未知数。 《详细内容》 [评论]
主  文
重组案解读
    整个事件是从2004年10月,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因投机石油期权而出现最高达5.5亿美金的巨额亏损开始的。
    事实上,从10月9日到11月30日,也正是母公司中国航油集团在几种路径之间进行抉择的时间。虽然公司最后以重组为结局,但一开始,重组并不是第一方案。
    集团最先采取的行动是筹集资金交纳保证金。10月20日,迈出第一步,集团向德意志银行配售了15%的股份、获得大约1亿美元的资金。但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告知德意志银行融资的真实意图。集团的决策层因此触犯了新加坡法律。《详细内容》
人  物

顾炎飞 锋线对阵
     重组特别工作组组长。集强悍、直爽、敏感于一身,成功扮演了锋线尖兵的角色;这次百年不遇的危机体验,也将其送入了一片新的事业天地
     2004年11月28日晚,顾炎飞在飞机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后才得知,自己已被任命为此次中航油拯救案的特别工作组组长。CAO亏损5.5亿美元的消息在顾到达2天之后的11月30日披露,立即,股票停盘,舆论大作。位于新加坡中央商业区新达城2座31层的中航油总部,经受着黑云压顶般的颓势。 《详细内容》
林学芬 引线人?
     新加坡高等法院执业律师。在重组过程中两番出任要职,是沟通中新两方的重要纽带。她认为,“中航油遭遇的困难并不一定只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也同样可能发生在新加坡企业身上”
     2004年11月初,就在中航油高层秘密进行救助、重组还是破产的论证,并在新加坡政商两界求助之时,林学芬担任高级董事的腾福公司就作为法律中介处理中航油与淡马锡的交涉;并成为中国航油集团的法律顾问。约两周后,腾福给出重组而不是破产的建议。此后大约一周,11月30日,中航油将亏损真相大白天下,并抛出重组决议。 《详细内容》

林日波 老将出手
     重组后的中航油独立董事长。首位在海外上市中国国企中出任董事长的外国人。业内人士认为,“选择林日波,是中国方面“极为明智的决定”
     当2005年5月荚长斌要找一位本地企业家来帮助评估公司治理情况时,融通中西、经历广博、还略有华人情结的林日波成为上上人选。通过一个中间朋友的引荐,二人见面了。荚长斌请他“帮忙”。 《详细内容》
分  析
陈久霖:走进沉疴岁月
    在戏剧般的人生里流转,令陈久霖更加随性。不过好胜心仍在催促他东山再起
     一个与他相识二十多年的同学说,陈久霖这一年多的苦和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换个人,恐怕早“自己了断”了。这位同学一直坚称陈在中航油案中应当担负相当的责任,但也说:“如此坚韧走到今天,就冲这一点,他也算个枭雄。”《详细内容》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607;     欢迎网友投稿: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中国企业家》杂志、新浪财经            本期制作:《中国企业家》杂志 孙宇亮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95105670 010-82624499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热线:010-82612286 010-82628888-5544 财经纵横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