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顾炎飞 锋线对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9:34 《中国企业家》杂志

  人物一

  顾炎飞 锋线对阵

  重组特别工作组组长。集强悍、直爽、敏感于一身,成功扮演了锋线尖兵的角色;这次百年不遇的危机体验,也将其送入了一片新的事业天地

  跟典型的国企官员不一样,处于本次重组漩涡中心的顾炎飞更像个习惯于特立独行的人。比如不喝酒、不敬酒,很少参加应酬和饭局,作为长江EMBA班的学员,她跟热闹喜聚的长江文化似乎也不怎么相融,课余的活动基本上不参加。从2004年底中航油危机爆发她仓促飞来至今,在新加坡一年多,她却发现:接触到的商界、政界高层都跟自己一个样,少应酬、不寒暄,吃饭喝酒很随意。

  在中国的社交圈子里显得清高孤兀,而到这个他乡异国,她却还找到点如鱼得水的感觉。

  顾炎飞周末进公司就短裤短袖,光脚穿凉鞋。跟人对话时,两眼瞪着你,直来直去不绕弯子,还带上“对吗”,“你明白哈”这样的口头禅,发散出一种避之不及的强硬气息。此前,她出任中国航油集团投资部总经理多年,颇有权柄,但如此个性正让人觉得此人难以接近和融通。但在新加坡,“他们特别喜欢我这一点”。

  这正是顾炎飞的福气。其性格和做事方式,恰与一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要在陌生的新加坡化解一场危机所需的素质相契合。

  危机之下

  2004年11月28日晚,顾炎飞在飞机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后才得知,自己已被任命为此次中航油拯救案的特别工作组组长。CAO亏损5.5亿美元的消息在顾到达2天之后的11月30日披露,立即,股票停盘,舆论大作。位于新加坡中央商业区新达城2座31层的中航油总部,经受着黑云压顶般的颓势。

  数批人接连进驻。新加坡商业事务调查局(CAD)奉命前来调查,普华会计师事务所(PwC)受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委托前来调查,成堆的公司资料、一台台电脑被搬走。青风黑脸的债权人带着一伙又一伙律师、会计师前来追债和交涉,本地、海外新闻媒体蜂拥而至,逼问、猜测、攻击。更多的是恼羞成怒、疯也似的小股民,呼号“还我血汗钱!”……电话、传真不间断的嗡鸣,成群的各相关方堵在门口。

  “天都要塌下来了!”这是许多职员的直觉体验。一个女职员颤巍巍走到顾炎飞身边,用受到惊吓的嗓音问道:“一夜之间,这个公司就怎么了?”

  之前,工作组的成员,包括顾炎飞其实极少来新加坡。在一个陌生地突然遭遇的眼前这一切,如何能让她从慌乱中冷静自拔?除了两个从国内带来的翻译和手下,满屋子攒动的人头,谁是职员谁是调查者、谁敌谁友都分不清楚。宣布重组第二天,连续和债权人开了7个会,翻译都累趴下了。充满了金融和法律术语的艰涩英语,毫无表情的、拿着成垛文件履行专业程序的新加坡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就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

  下一秒钟将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

  顾炎飞是带着双重压力空降新加坡的。作为董事,在顾炎飞来到新加坡指挥重组之际,已经与涉嫌欺诈的公司行为难脱干系。就在6个月后,顾亦受到司法检控。

  “被指控,就是怀疑你做人不诚实。但要重组,又正需要别人的信任。”这就是难解之结。顾说。

  其实就在半个月之内,事件就迅速迎来了第一次危机的顶点:进驻调查仅十几天的普华认为,公司看似处于失控状态,建议进入司法管理。有人怀疑调查师此举的动机,因为如果司法管理,调查师就是最可能的管理者,取代中国航油集团执掌大权。但是,怀疑不能成为反驳司法管理的理由。中航油戴罪之身、危若累卵,如何对内严控局势、对外重建信任?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的事后采访中,顾炎飞总结她们初来新加坡时的策略时说,工作组是“把争取信任当作从头至尾的关键”,并为此采取了三项对应措施。

  第一,建立周报告制度,把自己置于“阳光下”。把所有核实的信息和落定的决策都送报诸方:金管局、证交所、商业事务调查局,股东、集团、国资委、大使馆,以及顾问方、员工……每周的安排让每一方都清清楚楚。

  第二,采取措施保证信息全面、准确、及时,防止披露有误。

  第三,稳定舆论,防止危机蔓延。

  12月下旬,顾炎飞带领工作组拜访代表小股民利益的证券投资协会。会长大卫·杰乐说,顾炎飞本不必来;因为小股民是弱势群体,难以产生实质影响,她只需要专注于大股东和债权人。但顾不仅来了,而且把情形和盘托出:当时并不能确信债权人会不会合作,中航油可能会遭到起诉,虽然重组很难,但还是要尝试;也会尽量兼顾小股东利益。大卫·杰乐说,他能感觉到那发自内心的诚恳。顾炎飞当即被告知,小股东不会起诉,也不会去煽动媒体。

  不到一个月,慌乱的局面就基本被控制住了。

  当然,单靠建立信任显然是不够的。顾炎飞还有另一个更为彰显的本能,强悍。

  交锋

  顾炎飞说,在已往被动的情况下,一定要有理有节地反抗,否则你越软弱对方就越进逼。

  第一次接见商业事务调查局的人,就让顾炎飞有“懵了”的感觉。调查官走进来,没有半点寒暄,径直拿出一张调查令,顾炎飞被告知:你只要签一个字就可以了。紧接着拿出一张单子,念出一串名字,这些被叫到的人都要立马进办公室报到。然后,调查官要拿走所有的公司资料以备核查。

  以往在中国,哪里领教过这样的场面!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个被审查者,在没有被详细告知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被简单地要求“签个字就可以了”。这给了她第一次警示:在语言、法律、程序都极不熟悉的情况下,若不全力抗争就只会越发被动。

  调查局还只是政府的中立机构,而百多家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对手。他们到访,首先就是下马威。一进门坐下,打枪似的说了一长串,基本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做,我们就会怎么怎么做,你必须在我定下的日期里做出答复。话说完,也不等回复,立马起身走人。

  顾炎飞坐在那里纹丝不动,脸色青黑、语言干脆:“你是说完了,可我还没有说呢!至少你要听听我的意见。”债权人全都站起来,准备走人,她就再冷冷地加上一句:“你们请坐下”。也许债权人没料到这个从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国度跑来的、正受到指控的、只说汉语的中年女人会是这样的反应!他们似乎只好重新坐下。

  顾炎飞告诉他们,第一,你们请的中介,我们并没有认可。第二,我们有我们的日程,你说的日期,我们没空。第三,怎么跟你沟通、怎么提供资料我们都已有安排,你为什么不听我讲!这三句话问出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是顾炎飞在“欺负”债权人,而不再是债权人“欺负”顾炎飞。

  斗争方式会变化。

  2005年的大年三十,伦敦的一家债权人转来一封电子邮件,是“顾炎飞授权这家代理公司跟另一家债权人谈判”。顾炎飞急急忙忙回了一封,说自己从没这样做过。不过电邮一发出去,一转头就想明白了,是这个债权人自己做手脚。春节对于中国人太重要,家人要团聚,要休息。所以让你知道不知哪里出来一个人假冒你的名字捣乱,其用意就是“扰乱你,打击你”。顾炎飞立刻打电话给律师,通知这个债权人,说一定要查出、起诉冒名者,骚扰很快就平息了。

  3月3日,以SK能源为代表的“恶意”债权人向法院正式请求司法管理,这被称为“最无理”的行为。当时,同大范围债权人的谈判正在艰难推进中,SK能源在这个时候出击,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干扰”。SK要求100%的全额赔偿,顾炎飞告诉他们“不可能”;SK说“你们不行,肯定做不好”,顾炎飞瞪着眼睛反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你为什么非要用法律来逼我们?我告诉你可以坐下来谈,这不好吗?”

  其实,任何手段背后都是想要得到利益。这些还只是一场全面博弈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已。

  博弈

  据报道,如果令中航油破产,债权人能分到的资产占总债务23%到26%左右,所以重组带给债权人的好处,即偿债率,一定要不低于26%。债权人希望偿债率越高越好,甚至100%,而中航油则要控制得越低越好。26%到100%之间,这就是双方博弈的空间。往上走,中航油就要付出越多的代价,往下走,债权人就要舍弃越多的可能得到的利益。

  2005年1月24日,中航油抛出第一个偿债方案,41.5%。但没有一家债权人同意,因为他们认为公司破产的价值就是41.5%。中航油需要拿出改善方案,1月24日到改善方案出台的5月12日,就是博弈的时间段。

  中航油提出的任何方案若要生效,必须要至少人数50%、金额75%以上的债权人同意。如果有这样比例的债权人联合起来,就有权否决任何提案。而就在第一个方案出台不久,几家大的债权人即发起一个债权委员会,要求为所有债权人代言,由它们聘请自己的法律和财务顾问,自行制定偿债方案。

  顾炎飞说:如果成立了债权委员会,对方就掌握了主动权。而一旦失掉主导地位,中航油就只能任人宰割。

  中航油的债权人可以分三种。第一类,提供石油的贸易方;第二类,给予贷款的银团;第三类,期权对家,也就是令到中航油巨额亏损的交易对手。这中间,第一类债权人自认为更加重要,因为中航油在未来仍然需要依赖于自己提供石油,就通过各自的方式索取更优惠的要价。比如韩国的SK能源,借向法院要求司法管理而施压。第二类债权人则大多数是来自国内的银行,由于种种关系,他们对中航油的压力要小得多。

  这三类债权人中,顾炎飞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可以分出“友好的、中间的、敌对的”三种。虽然本质都是求利,但这三类的方法却不相同。敌对的一类是少数,用的是蛮横招术,比如诉诸司法管理。而友好一类态度和蔼,感觉就是想帮你,一方面它会帮助抵制敌对债权人,但一方面也决不会少要一分钱。中间一类就随大流,它们既不想得罪中航油,如果重组成功还想接着做生意,但又不愿意得罪另外一方。

  辩识清楚了,事情就变得简单,顾炎飞采取了“维持友好的,争取中间的,孤立敌对的”的策略。到了最后,敌对债权人发现势单力孤,抵抗无益,这部分人就越来越少。

  另一个关键是时间。

  顾炎飞和工作组表面上接受债权委员会的成立,但同时要求由工作组来主导委员会的议程推进时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工作组一面继续斡旋,一面加紧己方第二个方案的论证。结果,在原定债权委员会成立的5月24日之前12天,5月12日,中航油抛出了最终方案。一个月之后,此方案在债权人大会上得到通过。酝酿几个月之久的债权委员会一直未有作为。在这个最终方案中,偿付率定在45%和54%两个点上,选择前者可以马上拿到现钱,选择后者则要在5年中逐年收回。结果,这个将对手分化为二的方案得到了高票通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