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无间道” 光大银行外资豁免之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16:39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 柳剑能 渣打银行失意于交通银行之后、欲得意于光大银行的前提,是重新界定光大控股的身份。这起金融界的“无间道”———光大控股究竟是中资还是外资———将如何收场? 光大银行正在上演的股份制银行改革大戏,最令人关注之处,不在于它如何引入外
形同鸡肋的2% 这则消息最初起源于一次会议。7月28日,光大银行在所有分行行长以上高层会议上透露,确定2005年或最晚2006年赴海外上市,以及增资扩股、下半年继续发行次级债。其中申请豁免光大控股外资身份的消息,也一并传出。 这一动作与渣打银行有关。渣打银行自从今年5月份宣布退出与汇丰银行争夺交行的股权战后,直至7月份开始柳暗花明,对光大银行寄望殷殷,希望获得足够的股权。 对一家明了中国开放政策的外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危险而且费解的举动。 很简单,光大银行的外资股权比例,已经高达23.29%。其中光大控股持有21.39%,亚洲开发银行持有1.90%。考虑到光大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按照世贸组织原则,不同的关税区投资应一视同仁,香港作为单独的关税区,香港公司对内地投资通常自然地界定为“外资”,自然光大控股也就被视为外资。 对光大银行寄望殷殷的渣打银行,恐怕只能寄望于剩下的不到2%的股权了——按照政策限制,外资持股本土银行比例不得超过25%。 对中国市场抱负远大的渣打银行来说,2%简直就是鸡肋。很显然,渣打银行应当别有所图。这个所图就是申请豁免光大控股外资身份。 一旦光大控股身份逆转,就意味着凭空多出21.39%的股权空间,渣打银行再度获得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光大控股的“无间道”身份 那么,光大控股究竟是中资还是外资?对这种身份的重新认定,究竟有无先例可资借鉴? 答案是有。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案例之一,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证券”)。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按照惯例也被视为“外资”,但其持有中银国际证券的股份高达49%,远远超过外资持股25%的上限。 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中银国际证券能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02年3月29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是因为大家对WTO相关政策取向的理解一致。 银监会《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对于“外资持股中资银行不得超过25%”的规定,其实是WTO框架下的政策。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在金融、保险、零售、汽车等诸多行业设置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是出于保护中资企业的考虑,通俗地讲,即在最后全面开放的时间表中留给中资公司的适应期。 由于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从最终控制方的性质而言,实际是中资企业,因此中银国际对中银国际证券的持股,并非该政策所要限定的真正对象。 “香港招待中资公司的酒会,通常中银国际、光大控股等中资背景的公司都在列,也就是说,大家通常还是把这些公司看作中资”,或许监管层和业界对此有共识,是中银国际证券得以顺利诞生的原因。 光大控股55.8%的股权由光大集团持有,这一点和中银国际非常相似(参见图表),即最终控制方的性质仍是中资企业,中国金融业界是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得而知,但光大确实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申请。 不同之处在于,中银国际证券因中银国际持股超过25%,被界定为中外合资,而如果渣打入主,超过25%的政策上限意味着改变光大银行的内资身份,这将与渣打入主的初衷背道而驰———光大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本意也非如此。 双方应当志不在此。或者说,即使渣打入主,也不会刻意逼近底线,予人口实,自取中外合资的诟病。 此间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光大与渣打已分别聘请内地投行中金公司与世界投行高盛集团作为其各自的财务顾问,研究“豁免”的具体解决方案。 目前,其申请已经发到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此间,银监会有官员向媒体暗示:“对外资的性质界定并不依据资金的来源,而是根据投资机构的本身性质。”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对光大控股性质并不存在争议,只是如何界定的问题。 但直到8月16日,记者致电银监会新闻处,仍未获得该申请什么时间能批准的答复。 光大控股为什么愿意改换身份 问题是渣打银行愿意,光大控股凭什么愿意? 光大控股已经是第二大股东,最佳的策略当然是继续确保控制力。光大控股立足香港、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早已板上钉钉,保持现有的股权比例也是其不可动摇的目标。 “如果减持光大银行股权到20%以下,那么将失去与光大银行联营企业的资格。”光大控股企业传讯部总监殷连臣先生说。 也就是说,即使光大控股被认定为内资,那么它也决不会出让股权。不仅不出让,甚至对于光大银行增资扩股的设想,也做好了注资的准备。 剩下的选择只能是稀释其他股东。考虑到渣打银行的胃口,那么各股东之间的势力恐怕就要此消彼长,光大控股的影响力只能是削弱。 光大控股之所以愿意改换身份,迎接渣打银行,是势所必然。 截至2003年底,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4.65%,要达到央行8%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光大银行至少必须增加96亿元的资本金,即使考虑到发行次级债务因素,也可能须增资扩股至少50亿元。 增资是解决光大资本金严重不足问题的捷径。内部人士表示,光大此次计划增资不超过90亿元的资本金。 至于渣打银行之所以偏好光大银行,除了光大银行必须以增资来解决资本金严重不足问题,从而为渣打银行进入埋下伏笔外,还因为光大银行的家底大致还算不错。 光大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光大在十大股份制银行里规模算中等偏上,资产包袱还不是很重,入主有利于比较快地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因为渣打自己的零售业务做得比较成功,非常需要借助入主中资银行的通道,扩大其在中国内地的网络,增强其在中国内地的优势。因此,保持光大银行中资银行的身份是渣打入主的前提。 日益紧迫的上市时间表 眼下,等待首例“外资豁免”不但成了光大众所周知的心愿,更是金融界试探政策走向的试金石。 业界普遍相信,随着WTO时间表不断逼近,中国银行界改革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因此,任何超常规的思维,都可以在今年涌现———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今年被定义为“上市变革年”即是明证。 上市变革年超常规的第一浪是“注资浪”。今年1月,中行、建行获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后,以中行、建行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骤然提速,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攻坚战由此拉开帷幕。 光大的上市时间表,其实与中行、建行相当接近。就在中行、建行获得注资的今年1月,光大银行为实现上市目标,已旗帜鲜明地推进“五项变革”:全力拓展负债业务、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力度、加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但其境遇却不可同日而语。国有银行获得注资,属于“特惠制”,这一模式基本不可能惠及嗷嗷待哺的十大股份制银行,它们的改革路径,更多要依靠自力更生,或者相机引进战略投资者。 “引资浪”则是第二波行情的开端。汇丰入主交行拔得头筹———144.61亿元的巨资使交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从5.89%一跃达到8.43%———这既给光大解决资本充足率不足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参照方案,也是莫大的刺激。 国家注资既不可企求,引入外资又存在障碍,如不在政策上根据实际情况作“技术性处理”(豁免),矛盾将不仅凸现为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普遍心理落差,更会因实实在在的实力悬殊演化出两极分化的变局。 随着WTO的时间表日益逼近,一旦问题积重难返,带来的后果可能异常严重,这是政策当局不得不考虑的“国情”。这也是光大银行揣摩政策、大胆诉诸媒体的底牌———换言之,光大的困境代表了中国银行业第二梯队上市变革的普遍困境,它已经到了不得不出牌的时候了。 而这张牌,曾经得到监管层的利好暗示。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亚行年会闭幕会议上说,除了现在已经有外资入股的6家中资银行外,未来还将有3家中资银行获得外资银行的资金注入。当然,具体银行名称含而不露。 业内人士拿最近的事实印证刘明康主席的“愿望”,除汇丰入主交行外,另外两个估计是渣打与光大、东亚银行与中国民生银行之间的谈判。 监管层的良苦用心总有露出端倪的时候。最近,高频度的高管人事变动已伴随着“注资浪”和“引资浪”此起彼伏。中行、建行董事会、管理层分置,52岁的海南省原副省长李礼辉被任命为中行行长,47岁的中信集团原常务副总经理常振明接任建行行长,他们同在7月25日走马上任,体现了两大国有银行朝向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又迈进一步。 交行、光大的高层也有变动。 47岁的光大控股行政总裁郭友在7月宣布即将出任光大银行行长,也被市场读解为加快海外上市的前奏。因为郭友“对香港资本市场非常熟悉,同时与香港的一些机构投资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光大正同渣打洽谈战略投资的关键当口,其走向前台隐含了光大对渣打入主、“外资豁免”的预期。 (光大控股与中银国际持股结构有相似之处,但最后的结果是否相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