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彩电专题 > 正文
 
液晶电视降价20% 部分产品有价无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10:52 广州日报

  近日,创维和TCL率先将液晶电视价格大幅下调,飞利浦、厦华、康佳等也相继宣布液晶电视大降价,其中,20、27、30和32英寸的液晶电视陆续创下市场最新低价,而此次降价的幅度颇大,平均在20%左右。

  但大幅降价在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同时,又不免令人生疑:这是否意味着降价前,这些产品的利润最起码在20%以上?如果不是,那么就是厂家在赔钱赚吆喝?这背后到底有什么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猫腻?

  此外,降价产品的质量是否可靠?降价产品会不会只是博宣传而不可能真正买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市场上展开了调查。

  猫腻一:部分产品有价无货

  某国产品牌老总告诉记者,液晶电视的利润确实较高,以30英寸为例,整机成本约8000元左右。广州上兵伐谋顾问公司首席分析师刘步尘则预测,30英寸液晶电视年内可望跌入1万元之内。

  然而,目前部分产品却出现了有价无货的状况。近日有北京媒体报道称,某国产品牌降幅最大的一款电视———32英寸液晶电视在北京市场一直没有销售。而记者从国美、苏宁等广州卖场也了解到,该型号产品在广州也是有价无货。

  对此,该公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32英寸液晶电视是新产品,还没有成为市场主流型号,总部肯定有货,但降价之后可能被其他分公司瓜分了。该人士表示,缺货只是暂时现象,其他诸如15、17、20、23、27、30英寸的液晶电视,广州市场都能保证供应。

  猫腻二:消极告知显示弊病

  据了解,液晶电视与等离子最大的差别就是,由于显像原理的不同,液晶电视虽然有耗电少、无辐射等优势,但在图像响应速度上则有缺憾,当画面快速移动时,图像会出现拖尾。而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在展示液晶电视时,播放的均为静态的DVD碟片画面,如果消费者不懂这一奥妙,或者没有提出看播放电视节目时的效果,对液晶电视的这个缺憾就难以察觉。

  那播放电视信号又有没有玄机呢?记者从另一国产品牌的促销人员口中获悉,有的品牌会在卖场的有线电视端口加上一个类似过滤器的器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清晰的电视信号源,力求从视觉感受上避免液晶电视画面响应速度慢带来的缺憾。

  猫腻三:电视用电脑液晶屏

  另外,在彩电行业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些低端的液晶电视往往用电脑用的PC液晶屏来代替电视专用的TV液晶屏。LG的促销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分20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使用的都是PC屏。而同尺寸的PC屏与TV屏价格差达500元以上。

  但记者却发现,有很大部分品牌的促销人员并不知道液晶电视屏幕会存在这种用料差异,所以更不可能指望他们来告诉消费者这个差异。据介绍,分辨PC屏与TV屏最方便的一个办法就是看电视屏幕的可视角度,如果上下左右的可视角度都不超过120度的话,则肯定为PC屏,如果能够达到170度以上,则为TV屏。飞利浦的促销人员还告诉记者,如果液晶电视屏幕在手压情况下出现水纹状的话,则是上一代的液晶屏,因为新一代的液晶屏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猫腻四:产品说明不规范

  记者发现,由于产品说明书的不规范,使得不同厂家的液晶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进行简单的价格对比,如屏幕的可视角度,有的描述为“视角上下左右176度”,有的只说“170度宽视角”,有的则模糊地表述为“视角>170度”,并不分上下左右。

  以画面的响应速度为例,某国产品牌的促销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款30英寸的液晶电视可以做到响应速度低于16毫秒,但是记者在其产品说明书中却并没有找到对此的描述,这16毫秒的可信度就不得而知。

  据了解,以30英寸的液晶电视为例,目前某些外资品牌可以做到15毫秒的响应速度,是行业最高水平,但大部分国产品牌均在25毫秒左右。

  企业肯定不会做亏本生意

  降价已经成为家电企业最频繁使用的营销方式之一。但价格战就是“双刃剑”,虽然短期内可以带来销量的提升,长期来看,却伤害了品牌,伤害了行业。

  降价还要看其背后的真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分析道,对于降价还要看其背后的真相,有的是新产品成熟带来的成本降低,有的是淘汰老产品,有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企业肯定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另外,他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在品牌、技术方面还不是很强势,积累也还不足以支撑高价产品,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刘步尘则认为,降价产品有价无货,以及企业推广过程中的虚假宣传成分,都反映了企业的急躁心理。以液晶电视为例,其产业链条包括核心技术、面板、核心模块和整机生产四环节,中国企业在前三个环节都不具有发言权,怎么可能比别人更便宜?

  刘步尘直言,企业竞争的最后结果是谁的产品有优势才能脱颖而出,价格战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他建议企业应加快在上游产业链和技术方面的布局。(记者 周裕妩)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液晶电视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