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部委专题--银监会 > 正文
 
《备忘录》发布 金融控股公司各找监管婆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08:18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 (记者 甄世宇) 一身兼数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将得到监管层的身份认定和分业监管。昨天,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席通过发布了一份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视作监管层对未来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先期探索。

  《备忘录》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以及“主监管制度”,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

  此举意味着各金融控股公司将分属不同的监管“婆家”。比如刚刚在港整体上市的中国平安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是保险,由保监会牵头监管;中信集团,主要业务是银行,由银监会牵头监管。而对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比如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在监管政策、标准和方式等方面三部委将认真研究、协调配合、加强管理。

  此外,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建立了 “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监管联席会议成员由三方机构的主席组成,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由主席或其授权的副主席参加,密切合作,就重大监管事项和跨行业、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进行磋商。

  事实上,在中国金融业未来混业经营趋势的预期下,分业经营的格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控股公司改写。眼前的一个例子就是拥有保险、证券、信托、银行业务的中国平安集团上周在香港的整体上市。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政策性或历史性原因形成的、由金融机构控股的公司,如建设银行控股了中金公司,以及中信、平安、光大等;另一类是工商企业集团借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制等参股金融机构而形成的金融集团,如海尔、新希望、东方、山东电力集团等。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呼吁,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的现实选择,因此须尽快把相关立法提上日程。三家监管单位现时的合作,在业内人士看来,可以使未来实现混业经营后监管制度的变迁付出最少的成本。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北约峰会28日开幕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