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牡丹卡改革遭遇内部抵制 “297对4”的博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1日 07:21 《财经时报》 | ||
无论维持现有的多达297个发卡机构,还是妥协性地成立4个分中心,改革一旦触及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工商银行乃至中国其他国有商业银行, 必须经历痛苦与决心,但是他们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本报记者张小彩 “听说了吗?工商银行的牡丹卡改革夭折了。‘大集中’不搞了,要维持现状,保持297个发卡机构。”记者近日在上海采访银行卡问题时,一位北京的银行业内资深人士在电话中传递了这个信息。 “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对方回答:“信用卡业务集中管理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国际上没有哪家信用卡分散在几百个发卡机构经营。这不利于节约成本,也不利于管理。问题是,这种体制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原有体制摩擦太厉害,据说工商银行下面的分行有抵触情绪,不断告状。” 297个发卡机构 1985年,国内出现了最早的银行卡发卡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当时各银行没有集中式大型计算机系统,各自的微机系统,逐渐形成今天几百个发卡机构各自为政的格局。大部分银行卡在消费时不能实时访问账户,持卡消费超过一定额度就需要电话授权等等弊端,制约了银行卡发展。其中,工商银行在全国先后设立了297个发卡机构,地方割据使成本相当高。 2002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工商银行成立牡丹卡中心,当时这被视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试点”。按方案,工行总行银行卡部与工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合并,成立准公司化的牡丹卡中心,并逐渐整合资源,建立全国一个中心的、符合国际信用卡管理惯例的信用卡机构。 从理论上讲,没有人公开反对这样高效益的经营模式。工商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行长姜建清也对信用卡业务情有独钟,并早在2000年年初就着手运筹这种模式,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强将,展开牡丹卡业务改革试点。 但是,改革却腹背受敌。 挑战“大集中” 问题之一是,在牡丹卡中心内部,总行原来的管理部门变成了一个具体业务经营部门。为适应这种转变,他们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走”的原则,进行全员竞聘上岗。 在国有商业银行,人们习惯的职位升迁模式是“论资排辈”——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后转为副科级,5年后正科级,再过两年升到副处,然后是正处。现在一切都被推倒重来,有的干部落聘,有的人由实职转为虚职,显然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 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原来总行银行卡部是管理部门,只能是制订制度,检查督促实施,用员工的话说叫“自己吆喝,别人干活,挑别人的毛病”;现在突然变成了“自己吆喝,自己干活,还要不断地被别人挑毛病”。 不仅心态落差巨大,而且,一方面要搭建新的运行系统,另一方面要保证原有600多万张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正常运行,要加班加点,会经常犯错误。因此,原总行牡丹卡部人员出现了向总行的回流。 几天前,《财经时报》记者在一个会议上碰到工商银行基金托管部的一位熟人,问道:“听说基金托管部也会继牡丹卡和票据之后形成相对独立的经营部门,现在进展怎么样?”对方急摆手说:“别、别、别,千万别独立!从个人来讲,我们不希望采取这种模式。牡丹卡中心现在很惨,我的朋友中已有七八位回到总行其他部门了。” 据称,原因是“牡丹卡中心独立后,工资没提多少,稳定性却差多了”。 4个分中心 牡丹卡中心的改革还遭到了基层发卡机构和各分行的抵制。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分析,过去每一个发卡机构都是一个经营主体,有自己的人权、财权,相当于一个小支行。而新的模式要拿走他们的权利,原有员工怎么办?领导怎么办?而且这些发卡机构所属的上级分行也同样会遇到这类问题。信用卡业务在很多地区是赚钱的,也是辅助其他业务发展的手段,原来归分行管理,现在要从他们手里拿走,变成“按质计价”的有偿服务,自然会遭遇抵制情绪。 富有戏剧性的是,上周《财经时报》又听到消息:牡丹卡中心改革还要继续推进。 记者几次约牡丹卡中心总裁马腾采访都没有成功。因此,目前还无法证实这些消息。但记者注意到,工商银行在天津等地成立了4个牡丹卡分中心。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工商银行技术系统的容量,应该可以满足1亿张信用卡的集中运作。花旗银行在亚太区也只有新加坡一个中心。 看来,从一开始就声称要“大集中”的牡丹卡,却搞出了4个分中心,极有可能是改革与现实之间冲撞并妥协的结果。《财经时报》在今年5月的采访中发现,牡丹卡中心成立已经一周年,而支持工商银行集中管理的新的软件系统还没有投入实质性开发。 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的改革一直受到业内关注。有人说,农业银行目前“集中发卡,分级经营”模式,就是被工商银行“吓出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