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记者李鹏) 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西气东输、上海磁悬浮……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重点工程在建设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国家重点工程保险研讨会”今天在京举行,以推动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引入工程保险机制。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共同主办,分别代表工程建设的资金提供者、风险接受者和工程建设者。
中国重点工程项目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风险损失的补偿大都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方式解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分散机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全面开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引入商业保险这一风险分散方式,已经日益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工程建设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说:“把工程建设风险转化为市场风险,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外部监督,是体制建设的进步,也是中国投融资体制建设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百分之八十以上贷款项目都按要求投保了建筑工程险和财产险。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说,三峡工程自一九九三年开工以来,已经对工程、设备、人员等投保,形成了具有三峡工程独有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运祥称,中国人保占中国财产险市场百分之七十三点九的份额,先后独家或首席承担了三峡工程、深圳地铁、青海公伯峡水电站、上海磁悬浮、国家大剧院、西气东输、南京扬子巴斯夫等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国人保目前共承保了三峡工程中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工程保险金额达到一百五十二亿元人民币。
另据透露,今年九月初,国家开发银行已与中国人保正式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共同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商业保险培训,以建立更加紧密的银、企、保合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