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盛宴:含金量最大的国际盛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 10:49  《中国商界》杂志

  特别企划2

  “含金量”最大的国际盛会

  文/刘娜

  作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体育比赛,奥运会已成为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吸引观众最多、信息发散最广的全球性文化活动。纵观奥运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奥运会的开支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奥运支出节节攀升,“含金量”与日俱增的态势十分明显,因此,奥运会也成为投入最多、“含金量”最大的国际盛会。

  参赛规模不断扩大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总共才有13个国家311名运动员参加。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奥运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迅猛增加,已达到122个。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尽管受到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的抵制,但参加国家和地区也达到140个。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一数字增加到160个。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99个。

  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来看,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运动员总数达到6189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运动员已达9581人,接近万人规模; 2000悉尼奥运会,尽管国际奥委会一再要求将运动员人数控制在万人以内,但是,这届奥运会还是突破了万人指标,达到11116人。此外,悉尼奥运会还接待了各代表团和技术官员5100多人,新闻记者15000人,正式接待总数超过了3万人,观看比赛的现场观众达到667万人次。连同接待比赛前前后后陆续到达的150余万游客,悉尼总共接待的客人近200万人。

  比赛项目不断增多

  奥运会自创办以来,因其综合性、大规模和最高级等特征,日益受到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青睐,不断有新的项目加入奥运会的比赛,使得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不断增多。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仅设立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网球、体操、击剑和古典式摔跤9个大项的比赛,比赛规模与世界大赛的地位很不相称。然而,伴随20世纪国际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直线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全球电视转播技术的出现成为项目发展的加速成器。

  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已经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的7147名选手参加了21个大项的比赛,与4年前的墨西哥奥运会相比,又增加了柔道、射箭和手球等3个项目。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虽然对大项进行了总数控制,比赛仍然是21个大项。但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体育的发展,女子篮球、女子手球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加上游泳项目的调整和增加,比赛的小项由195项增加到198项。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尽管受到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世界上2/5国家的抵制,但是,比赛的项目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仍是21个大项,甚至还增加了男子50公里竞走、女子曲棍球和柔道的几个级别比赛项目。这样,整个比赛达到203个小项。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比赛项目在大项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小项持续增加,而且是膨胀性增加,总共新增加18个项目,男子项目6项,女子项目12项。其中,女子增加的项目最引人注目,不仅增加了过去只有男子参赛的射击和自行车,而且增加了过去一直认为不适合女子参加的马拉松项目,甚至还增列了只有女子才能参加的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妇女项目的飞速增加,顺应了世界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潮流,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好评。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在汉城举行,这届比赛是奥运会连续经历了8年分裂以后的一次大团圆。因此,比赛项目又有突破性增加。比赛大项由长期维持的21项增加到23项。乒乓球和中断了多年的网球也加入了正式比赛行列。这届比赛小项增加也相当明显,由过去的221项扩充为237项,增添16项。

  汉城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增多使一些由于规模控制而未能进入奥运会的一些项目协会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他们申请加入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控制奥运会项目规模的计划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扩充比赛项目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共设置25个大项,同时增加了棒球和羽毛球两个大项。加上新增的小项,比赛单项由上届的237项增加到257项,此外还吸引了3个表演项目。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增至26大项、271小项。

  2000年悉尼奥运会又将跆拳道和铁人三项运动增入正式比赛行列,此外还增加了现代女子五项、蹦床、女子手球和帆船、射击等小项目。比赛小项达到300个,达到一个新的记录。

  奥运会的“瘦身计划”与蓬勃发展的国际体育需求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这一长期想要解决却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至今还是相当棘手的。

  设施条件不断完善

  为举办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文化盛会,主办城市要进行精心的筹备和建设,资金花费是相当惊人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花费6亿多美元兴建了一片体育建筑群,其中奥运村可容纳1.5万人居住,游泳馆可同时供1万人观看比赛,赛车场可同时接纳1.3万人。这些设施相当先进,包括主体育场在内的许多场地加了顶篷,一些场馆的顶篷根据需要还可以开启和升降;田径场的下面特意安装了恒温管道,如果地面温度太低,就可随时循环温水,以提高地表温度。田径比赛中,不仅径赛的时间评判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瞬时化,就连投掷项目也首次使用了激光测距仪,从此结束了田径比赛靠秒表计时、靠皮尺丈量的历史。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苏联为了展示其建设成就和制度的优越,修建了大批新的体育场馆,新建了奥运村,扩建了机场和道路,修饰了重要街道和建筑物。为此,当局共支付了90亿美元,被认为是“最昂贵的奥运会”。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了提高接待能力,迎接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在短短的几年中,新建了103家宾馆,连同新机场和环城高速公路,总共投资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达31亿美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人为举办这届奥运会筹备了整整6年,花费数十亿美元对巴塞罗那进行了“世纪整容”,兴建了4个奥运城区,并建设两条环形公路,将4个区域紧密相连,形成一体。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了体现奥林匹克“世纪性回归”,希腊人不惜投入近百亿美元,大兴土木,营造辉煌。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为在场地中间表现大海而兴建快速给水、保水和排水系统,为在空中表现太空影像而营造巨型组合运行道具,其创意独特,极具想象力和美感,但是,组织者为此花费了8100多万欧元,创下了奥运会历届奥运会开幕式费用最高的纪录。

  信息系统不断精密

  信息即时全球化是对奥运会的基本要求。为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奥运会的主办国要投以巨资,以实现“环球同时欢乐”的目标。

  1964年东京奥运会租用美国的电视通讯卫星,实现了全球电视转播。为此,不仅花巨资租用卫星频道,而且修建了高达321.36米电视发射塔,连同城市改造建设计划,这届奥运会足足花费30亿美元。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为此建设了电视大楼、广播大楼,购置了最先进的电讯仪器器材。他们每昼夜可传送国际电话10万人次,其中可承担洲际电话600次,设置专用电话室435间,配备210部传真机,2600条广播电视音频视频缆线,以及41个可同时进行电视转播的卫星频道。上世纪70年代,最高的信息技术几乎全部用于奥运会。与此同时,新闻中心可同时提供5亿条比赛相关信息,有12台电视频道同时转播比赛实况,在全球不同角度设置的卫星可全天候地向各国传送比赛实况。

  汉城奥运会价值数亿美元的新型电讯仪器纷纷登场。最新投入使用的2399台电子计算机和终端机、2500台闭路电视和17676台电话报话机,以其精良的质量和精美的外观受到用户的赞誉。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新建了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中心大楼就超过了3.5万平方米。在比赛的17天中,这届奥运会还揭开了互联网传送的新篇章,在IBM支持建设的悉尼奥运会官方网站的点击率又一次刷新了由日本长野冬奥会创造的奥运会官方网站6.3亿的点击纪录。3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现场电视转播,每天约有37亿人次即时观看了300个奥运会的比赛节目。因此,奥运会建立专门的新闻中心,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是必然的。

  安保费用不断攀升

  从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时期开始,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就颇让主办者大伤脑筋。最令人震惊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在比赛结束前的9月5日,中东的“黑九月”恐怖主义分子突然袭击奥运村,劫持并最终杀害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奥运会不得不中止1天,以示悼念。从此以后,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开始得以强化,并占用了大量资金。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在汉城举行。组委会为了防止不测事件,甚至增加数倍的安保人员,对奥运村、比赛场地和机场、码头等“要害部位”进行了强化防范,不放过任何细节,安全保卫成本明显提高。

  1996年亚特亚大奥运会期间,7月27日在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发生了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110人受伤,使与会者惴惴不安。安全工作又一次成为奥运会的敏感话题。

  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全世界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更加严重。奥运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防范更重要。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9?11”事件之后举行的首届奥运会,2004年初发生了马德里“3?11”爆炸,甚至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前的100天,在雅典市区的一个警察局门前又发生了3起事件,虽然规模不大,也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产生的影响是令人不安的。因此,组委会进一步加大了警力,甚至要寻求北约的帮助。由于大大增多了保安人员,延长了培训时间,购置了较为先进的防恐工具,因而这届奥运会的安保费用高达12亿多美元,大大超过了预算。

  正因为上述种种因素,奥运会的耗费越来越大。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耗资16亿美元,并且负债累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直接花费20亿美元,有材料显示,连同建设费在内,这届奥运会总计花费近90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支31亿美元。基础较好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也支出12.74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花费又一次创造新高,总支出约为预算46亿美元的2倍多,达到100亿美元,连美国也称其为“昂贵的奥运会”。随之当年的财政赤字也增加到国内总产值的3%以上,超过了欧盟《稳定公约》的规定,令欧盟各国感到不安。专家分析,为雅典奥运会,希腊国民不得不背上为期10年的沉重包袱。

  飞速上扬的奥运会支出曾经给奥运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收不抵支、亏损9.97亿美元之后,1984年奥运会申办时,只有美国洛杉矶一家提出申请,此外没有一个竞争者。辉煌了80多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国际奥委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于是出现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由私人企业承办的奥运会,精明的企业家尤伯罗斯出现了。他利用市场化运作,成功地运行了奥运会,创造了不花政府一分钱就顺利举办奥运会的奇迹,创造了最终赢利2.25亿美元的“世界纪录”。

  如今,尽管奥运会的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传统”和“惯例”,奥运会在国际奥委会的领导下,已经进入财源滚滚的发展阶段。但是,面对飞速上扬的奥运会开支,奥运会的经济压力从来没有减轻。在努力开发奥运会经济来源的同时,切实节约每一项支出成本,力求达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仍是任何一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基本目标。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