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国家公关进修(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 21:55  中国经营报

  经过一年多的三轮紧张竞争。2006年4月27日,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发布新闻稿,宣布聘请伟达作为北京奥组的传播顾问。

  当时伟达投标领导小组组长是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伟达中国董事孙玉红。她在美期间对中西方关系、政府和企业危机管理等方面有过深入研究。该团队的秘密武器除了全球专家网络外,伟达美国公司的Michael Kontos 是关键力量。他多年活跃在国际奥林匹克舞台上,曾经数次帮助国际奥委会处理过危机事件。因此,伟达分析,这也是北京奥组委最后倾向于选择伟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2006年5月开始,孙玉红和他的团队便开始与北京奥组委各部门开始合作,他们的工作包括国际媒体监测与分析、事件管理、策略顾问、国际媒体关系、国际推广以及对奥组委各部门及北京市涉奥单位发言人进行媒体培训。

  孙很得意自己的国际化团队。仅北京办公室的奥运团队中就有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随时用美、法、德、日等五种语言对全球进行媒体监测。她还可以整合伟达美国公司、英国公司等全球网络,以实现“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的执行力。

  奥运后,中国新闻发言人们的化学变化

  尽管新闻发言人们的回答仍然谨慎,但奥运新闻中心的发布会议题越来越切中当前的国际关心话题。

  两年来,孙见证了北京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日趋成熟。“其实开始最大的障碍是怕犯错误。”现在的北京奥组委基本上能够接受伟达的建议,也敢于决策。

  而过去一些外国记者采访不到中国官员,在报道时主观成分就比较多,现在是两边的内容都有。就比较“balance”, 国际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内容丰富了许多。

  奥运新闻中心从2007年开始每星期举办一到两场的新闻发布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150场,发布会内容包括交通、环保、票务、残奥、拆迁等各个方面。

  “广泛的官员有了面对国际媒体的经验,参加150场发布会的不仅仅是奥组委官员。谈天气,请北京市气象局的发言人;谈旧城改造请的是北京建委的领导……北京市所有的发言人,国家各部委的发言人,不仅仅体现在体育方面,而是渗透到各个方面新闻发言人制度从而建立起来。”

  经过奥运会的历练,这些奥运发言人会有一个大进步,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建立,并培养出了专业有素的新闻发言人,这是奥运会留给中国的一份重要无形资产。

  而原来念标准答案式的发言人回答问题辞令也在发生变化:正从以往偏好激进的评价式的形容词变得更为中性平和。他们开始看到中西文化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更加符合国际沟通惯例。“对于以往我们在一些问题处理上词汇用语,一些比较激进的,极端的词汇有时候在传达意思上效果并不好。国际媒体只是一个渠道,我们真正要影响的是媒体所涉及的受众。要考虑到这些受众的习惯,思维方式和情感偏好等。”奥组委采纳了孙玉红团队的建议。

  8月9日凌晨1点钟,奥组委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看完开幕式后的各国媒体的各色提问。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