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罗云波:民以食为天(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1:05  新浪财经

  罗云波:对。

  龙永图:关键是发生这个问题以后,你这个信息披露要非常快,非常准确,非常科学,我觉得这一次我们这个奶粉事件基本上,还是做得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要避免两个倾向,一个是把它掩盖,就是出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比如说地方保护主义也好,企业利益的问题也好,拼命地把它掩盖,或者缩小或者拿出不实的数据出来,另外一个就是一些媒体的炒作,把本来就那么大的问题把它炒得天翻地覆这样的话,搞得人心惶惶,搞得整个消费者失去信心,搞得我们有一些企业其实是犯了一个小的错误,把它描述成犯了一个弥天大罪犯了,一个弥天大罪,所以我就觉得咱们的媒体的陈述,和我们整个消费者的理智对于食品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如果炒作得太厉害,如果搞得大家都不敢吃东西了,那是个大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媒体的报道一定要客观,要准确要科学,要理智。

  黄艾禾:因为我是来自媒体,所以也想从媒体的角度谈一下这个事儿,三聚氰氨最早是简光舟揭露的,是上海东方早报的一个记者,实际上对于媒体来说担的责任很重,每一个消费者他有很多情况下,他没有像媒体这样能有机会去了解一些真相,但是把这些真相给揭露出来确实对于媒体是非常大的考验,刚才龙先生讲到这些东西怎么判断,怎么暴露,怎么样能够有监管的作用,又不至于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这确实是很大的考验,因为我原来在《中国新闻周刊》做过,我们当时处理一些报道,某一种不沾锅它烧到很热的时候,会放出一些有毒的物质,这样大家也非常恐慌过,但是我们其实是咨询了很多专家,我觉得那个事情有可能是被放大了,就是它到什么程度,它会对人体的危害到什么程度,这对于我们来说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把最准确的东西,最及时地给公布出来这是媒体的责任。

  主持人:好,谢谢。

  导视4:

  罗云波:丧失信心可能也就是一件事情。

  龙永图:不能因为出了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就丧失了对于中国整个国产的食品的信心。

  罗云波:源头治理预防为主。

  沈青:造假者要罚得他倾家荡产。

  罗云波: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找到问题 去解决问题。

  龙永图:必须要一抓到底这样才能够强化我们中国的信心。

  主持人:我们台上两位嘉宾,他们也都谈到了现在就是监管问题当中,咱们现在是分段式管理,像国外它是一个整体式,垂直式管理,或者是这种分类监管,我不知道对于咱们中国的这个监管方面的问题,哪些可以借鉴?或者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你们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给我们?

  沈青:管理上刚才罗教授和龙秘书长都讲到了,我就觉得还有一个纵深管理问题,纵深管理就是什么呢?要下管一级,就是说村都要建立食品安全员,镇要建立食品安全处,然后县要建立食品安全局,那么而且这些下派一级的质量安全员的工资、奖金都要上一级政府发,不能够当地政府来管,这样的话就不会走过场,为什么香港的廉政公署,可以把很多贪污受贿和社会问题管住,就是香港特别行政署它的终属的管理是直接归总督的,过去叫总督,现在归特别行政首长,所以说呢下管一级延伸管理,一直管到源头,然后就是层层把关,层层实行责任状,那么这样的管理方式的话,对杜绝食品安全是更加有利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要解决产业链中产业链的终端,企业挣大钱产业链的源头种植户,渔民不挣钱的这种现象,所以现在我认为不仅仅要免除农民的税赋,更主要要让中国的农民拿着工资种田,拿着工资养鱼,拿着工资种菜,要把他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食品产业工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的话,农民开开心心地种地,养鱼,而且他不急功近利了,他不在这个里面撒大量的化肥,不在这个里面添加大量的添加剂的时候,那我们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蔬菜安全的源头就有保证。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的配给制的那个环节,供应环节供应链就一定要严管,不仅仅要管得它让这个环节不能有任何漏洞可钻,而且要对这个环节造假者要罚得他倾家荡产,任何一个食品安全,首先要让他感觉到有畏惧(做)食品安全的人或医药安全的人,做企业的人一定要有很高的责任道德,这种责任道德能够让他感觉到我天天做食品就如履薄冰,我要把每一个食品的环节做好只有这样,我出去的产品才能对得起我的衣食父母,才能对得起我的兄弟姐妹,那我相信中国整个食品安全的产业链,就能够完整的有效的把它建立起来,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在座的朋友你们对于现在咱们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是核心的关键,要素想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的?

  观  众:刚才龙先生说得很好,就是要改变消费者的意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改变生产者的意识,构筑一个共赢的局面。比方说我们帮助一个生产企业,它以前是做蜂蜜的,它卖的价格比较便宜一点,因为它要讲究成本,所以它对检测或者是加糖浆,它得降低它的成本,我们帮它就是说你不要加糖浆,而且要经过严格地检测,然后你去收购的时候,你的蜜可以跟蜂农收购得贵一点,我卖给消费者的时候我可以卖两倍,卖得贵一点,实际上在中国它有这样一个消费群,对于高端的消费群结果它的盈利可能就更大一点,我觉得这个就是构筑一个共赢的局面。

  观  众:我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消费者他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他可能会有所选择,但是在我们超市当中,比如他去选择一个蔬菜或者水果,他没有一个及时有效的手段能够检测,比如说我购买的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正达到了绿色食品的要求,或者说它的农残是不是超标,那么我就想像作为我们这种食品安全企业,能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发出一些能够提供给普通消费者,能够作为一个初检迅速而且准确的检测出一些违禁的药物,或者是残留,这样的话可能就是不仅通过监管能够达到这个控制的目的,同时消费者他自己如果能够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可能通过市场调节,也会让我们的制造商更加的负责。

  观众:大家好,我是来自人民网传媒频道的编辑翟慧慧,在这儿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嘉宾,也是我们互联网上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三鹿奶粉事件历时六个月才真正的公布于众,那今后是不是应该在企业制度上加强监管增加企业运作的透明度,让违法违纪事件尽早地暴露出来,尽快查处以便解决呢。谢谢!

  罗云波:可以说三聚氰氨事件给我们留下的反思的东西太多。至少三聚氰氨事件出现以后,第三稿的食品安全法修改了八个方面,我觉得这八个方面覆盖了您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希望以后的反应是快速的,另外刚才各位谈到很多就是一个所谓透明度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在监管过程当中要透明,要让老百姓知道食品安全是怎样监管的。刚才谈到快速检测等等这些,我觉得我们好像把每个消费者都弄成一个很警惕的士兵,大家就跟老太太拿着一个弹簧称,看看它的斤两够不够,以后我们拿着试剂盒去看看这个有没有农残,我觉得那个不是一个根本的方法,源头治理预防为主,我觉得是我们食品安全,要监管的今后的一个大的思路,要使这个食品安全的事件,尽可能的少发生,或者是不发生。因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它绝对不是检测出来的,但是我们又要有科技的手段来监测它,来控制它。我觉得这些都不能偏废,我在这里只是想补充一下,就是说我们在这个方面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在源头治理方面都还要下大的力气。

  主持人:那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三聚氰氨事件发生之后,那么乳品行业去年10月份的销售额减少了90%,几大奶业巨头纷纷亏损,另外是乳制品出口量也大大减少,修复乳品企业形象,还有恢复购买信心相对来说是不是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两位怎么看?

  龙永图:恢复信心的问题,也要使我们广大的消费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从整体上来讲,经过那么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我们中国的食品应该说基本上是安全的,不能够因为出了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就丧失了对于中国整个国产的食品的信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不能够排除我们将来不断的可能还会出现这样一些个案,这些个案出来以后我们就是必须要一抓到底,这样才能够强化我们中国的信心。

  罗云波:是,应该是这样,因为这个建立信心很不容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丧失信心可能也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不是说我们仅仅是做表面文章,仅仅是去掩盖问题,而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消费者应该参与,而且消费者这个信息应该很透明,老百姓应该知道我们的食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样让他们有信心。

  主持人:好,谢谢。我们国家在保证百姓食品安全的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前进,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挫折,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过程当中,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将共同合力营造一个更健康安全的生活。好,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龙永图先生,罗云波教授带给我们精彩的内容,也感谢沈青先生,以及黄艾禾女士,还有我们现场观众朋友们的热情参与,观天下风云,与永图论道,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

    贵州卫视《论道》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