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罗云波:民以食为天(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1:05  新浪财经

  罗云波:对,这个问题很好,我们的经济水平还不高,那么应该说我们的食品安全是一个基本的消费安全,而不是一个高水平的食品安全,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的目标,应该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所以在今天的中国的这种情况,是一个我觉得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基本消费安全,作为我们最主要的目标,从根源来讲,首先无非是从这个生产者,首先我们来看我们的生产者,我们现在供给食品作为原料加工的原料(的人)是农户,我们现在有2.5亿的小农户,这个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户,这些农户怎样能够把他有效地组织起来,监管起来,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量,另外我们的农民的文化水平,还不高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规范生产,标准生产等等,这些能力还不高,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消费者现在还很不成熟,一方面我们对食品安全有很高的诉求,另一方面是哪里便宜往哪里钻,实际上食品安全是要付出代价的,安全的食品高质量的食品是有成本的,但是我们如果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下,我们还要控制CPI指数,说明我们还不够富有,但是我们如果是说追求过高的食品安全,实际上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消费者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思考。

  龙永图: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最要强调就是科学这两个字,就是要有科学的标准,我认为对食品安全的标准,如果是要满足最基本的这样一个科学标准的话,我觉得我们宁可严一点也不能够在任何环节放松,因为我们现在搞的这个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搞了发展主要就是让我们吃得好,而且吃得安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妥协,不能说是我们好像是在外国人的压力之下,一定要设立我们的食品标准,像我们当年讨论环保问题一样的,你不能说国际上提出这个环保的问题,是为了放缓甚至是阻挡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样,我觉得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觉得食品安全比任何的一个质量安全啊,还有其它方面的安全更重要,因为每天老百姓都要吃东西,所以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罗云波:另外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年经济快速成长,我们老是说我们快速成长,在很多方面牺牲了我们的环境,现在我们国家的江河湖海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是说大家要想知道这个数据的话,可能是触目惊心的。那么我们的化肥农药的使用,是全世界最高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个资料,我们施用的农药只10%的农药它能够真正的在起到杀虫,杀菌,治病的作用,另外80%以上的都污染到我们的空气我们的水体,我们的土壤,另外还有就是我们的工厂我们的生产,刚才说了供应的农村这个环节,那么我们的加工厂现在有章有照的,我们的这个加工厂是45万家,80%以上是十个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那么这些小企业,小作坊我们的监管的措施怎样能够触及到他们,这是一个。那么还有更多的无章无照的,比如说我们的小区早餐支个摊起来,那个根本就是无章无照的小本经营,那更是有很多的隐患,所以这是目前,另外我们在餐饮,再来看餐饮我们有上千万家的餐饮,所以说这些都是造成我们很多的现实的,一些监管的困难,我觉得这些困难都是受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制约的。

  龙永图: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回到科学,既然是科学的标准,就是不一定要超出那个基本要求的标准,更高的标准,这就是平常我们在谈判当中听到人家说的零容忍,比如说蔬菜药物的残留量,你不能说必需达到零,不可能的,因为也许百分之零点多少毫克是可以容忍的,不能够说越高越好,因为我们除了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以外也要考虑生产者的利益,越高越好那我们生产者就无法承受,而且我们消费者在成本上在价格上也没法承受,最后影响了整个生产流通环节的顺利运转,所以这个怎么把握好这样一个度很重要,这个度的标准就是科学,按照科学的标准,确实是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就不会损害人的健康,我觉得这样子的话,就可以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上采取一个理性的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还是要强调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这一点比较重要。

  主持人:好,谢谢。那么沈先生,还有黄女士,刚才像咱们龙先生,还有罗教授谈到了社会根源问题,有科学的问题,有标准的问题,也有像刚刚罗教授所谈到的环保,还有消费者的心态,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沈青:因为我经常在全国各地跑,我也给很多食品企业做品牌和产业规划,我就觉得食品产业,特别对中国来讲是四多,第一个就是农户多、牧户多、渔户多;第二个就是生产企业多,刚才罗教授也讲了有45万家从小的到大的,可以说是星罗棋布;第三个多是餐饮多,餐饮的量非常的多;第四个多是消费人口多,中国将近有12亿到13亿人口,所以中国的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里面最大的一个产业,那么在这个产业链里面,从种植到采购到调配 到企业生产到最后,端上我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百姓家庭,它是一个很完整的产业链,现在来看的话往往出事最多的是几个环节,一个环节是种植,种植环节里头为了追求产量,为了追求速度,往往我们使用了很多化肥,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很多农民种植出来的粮食,包括我们养的鱼,包括我们种的水果都出了问题是在这个环节上;第二个环节是在采购,这个环节上,就是很多人为了增加营养素,刚才包括几位观众讲到的就是鱼为了保鲜,或者等等,我们增加了很多添加剂,那么这些添加剂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第三个环节,产业链的环节,那就是生产生产在大企业,严格上来讲问题并不很大,比如说蒙牛乳业,它的整个全套生产线都是从德国,以色列进口的,我去参观过好几次了,几乎在那个完整的产业链中很难有质量问题,但是往往会出现些什么问题呢,就是在销售的过程中,很多的宣传方式或标准没有达到严格的要求,就是说我们国家新定的标准和企业生产的标准之间出现了矛盾,那么这个环节也容易出问题,最后就是我们的餐饮和我们的消费者在选择上,因为对标准的识别系统对食品安全的这些数据系统我们大量的消费者是不了解的,因为我们不能指望我们每个消费者都是食品专家,不能指望他们都是食品专家,所以说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就出现了我们的消费者没有办法及时掌握这个食品是不是不安全的,或者是因为是什么原因超标的,这个不容易掌握,所以这些环节,就是希望能够在围绕这个产业链抓住这些要害的环节来进行综合治理,那么这样的话可能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从根本上,体制上,从根上解决会更加有益一些谢谢。

  黄艾禾:我想把话题岔开一点,我原来读过一本台湾(的书),有一个学者叫龙应台,他当时写过一本书叫《野火集》,这本书是1984年出的,当时台湾的情况跟现在中国大陆的情况很像,就是说在一个经济起飞的时候,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大家都是想赶紧赶紧把东西都生产出来,大家吃得更好,吃得更多,而且还不能太贵,他说当时那个奶粉也是有人造假,也是道德世风日下,我有一个朋友他带一个小孩从海外回来,就说中国大陆的东西你不要吃,都是有毒的,那个小孩说,那我周围人都在吃啊,后来那个他母亲说嗯,大陆的人从小吃惯了,他们抗毒。我觉得这个就想到刚才龙先生说的,其实我们并不抗毒啊,我们只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大家就像那个阶段一样,开始意识这个问题,全民开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好,谢谢。

  导视3:

  龙永图:吃得好一点,吃得精一点,吃得节约一点。

  罗云波:怎样能够少走弯路吸取他们的教训。

  龙永图:必需要有高度的集中。

  罗云波:一旦出了事情以后它能够分得清责任。

  龙永图:你这个信息披露要非常快 非常准确 非常科学。

  黄艾禾:这是媒体的责任。

    相关专题:

    贵州卫视《论道》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