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汤敏:民间投资面临集合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13:49  新浪财经

  民间投资面临集合悖论

  现在对我们来说, 既要应对这次危机的影响,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按照新的增长模式,要更多地启动内需。当然,启动内需的口号我们已经谈了多年了,但是内需一直启动不太起来。内需是什么?内需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投资的需求。第二部分是居民的最终需求。,长期以来中国的投资需求其实并不低,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明、后年要保证经济增长、保证就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要看投资是不是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们的消费长期以来是比较低的。 我们怎么样把老百姓的消费启动起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所以,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现在核心的问题变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怎么样保证我们的投资能够还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要抵消一部分出口减少的影响。第二,怎么样把老百姓的需求拉动起来。

  怎么把这两个问题做好,今天我的讲演主要想在这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首先,先谈一下如何拉动民间投资的问题。

  投资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政府投资,一部分是民间投资。所谓政府投资包括政府本身的投资,可能还包括一部分国营企业投资。民间投资是包括像私人企业投资、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的投资都应该从大的框架来说算民间投资。

  首先,要搞清楚现在为什么要拉动民间投资。今年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大概粗略算起来是16万亿左右,在这16万亿里,国家和国营企业投资可能占5、6万亿左右,还有11万亿左右是民间投资。明年如果民间投资还在11万亿时,就不能保证我们有8%以上的经济增长。所以,民间投资还要比11万亿更多一些。

  现在情况看来还是比较严峻的。从民间投资情况来看,今年投资情况不错,但是明年的情况如何,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因为过去民间投资比较活跃的很多领域,比如说进出口,房地产,矿山,包括钢铁,包括制铝等等这些领域,目前市场前景都不是特别看好。 所以,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可能不一定能够继续增长。 

  为了启动内需,要保证中国经济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国家最近出台了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 这对加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应对金融危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咱们这4万亿还是世界上出手最重、出手最快的一个应对的措施。从出手重的角度来看,我们这4万亿等于是GDP的15%—16%,而前一段时间美国通过的7000亿美元的投资,也只是占美国的GDP的5%左右。美国7000亿的刺激计划比我们稍微早一些,但是它用的方式、用的地方主要还是以救金融企业为主,而咱们这4万亿是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刺激,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

  应该说中国政府的这4万亿的出台,给全世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一个非常好的启示。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尔后20个大的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开会的G20公报里,专门提到一句,其它国家也要启动类似于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个钱也应该投到实体经济去。这4万亿应该说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历次的刺激经济的计划里最大的。 如果我们4万亿用好了,就能够把经济启动起来。 但是,如果4万亿用得不好,经济持续发展可能还有一些问题。4万亿分到两年来投资,每年就是2万亿。如果民间投资能够保持11万亿,两万亿加进去,就能推动增长。但是如果民间投资下滑太快,投资减少太快,两万亿进去,很可能只能保证我们的投资不会减少。 而在进出口受国外市场制约,投资不增加, 就很难保证经济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

  现在民间投资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企业家现在都在准备过冬,在准备棉袄,大家都在现金为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是对的,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在一个大危机的时候,它保证有一定的现金流,保证有一定的弹性,应该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决定。但是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这么做,就会出现一个叫做所谓集合悖论的问题。集合悖论指的是对于每个微观的个体好的和最优的决定,你把它加在一块儿,它很可能是一个最坏的决定。

  我们现在正面临这种悖论的情况。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家庭,大家都现金为王,那么总体的需求就会急剧地减少。所以,现在如何用每年2万亿的国家的投资来拉动出每年12万到14万亿的民间的投资,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