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品牌冲撞10万元生死线现状调查(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1:18 华夏时报
“自主”不是失败主因 对于这种观点,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并不认同:“低端并不意味低质,国产品牌基本覆盖了下游产品线,在这一市场,外资企业没有大规模渗透,是由于产品本身性价比缺乏比较优势。”从销售数据上看也显示了类似情况,如奇瑞品牌中走量较大的是3万至5万的QQ,其次是5万至7万的旗云、风云。这两款产品要占奇瑞所有产品的多半以上。目前合资品牌中4万左右的产品只有雪佛兰乐驰一款。 但并非自主品牌不能涉及品牌溢价,中国自主企业首先要学会打造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认为:“短期内一些车型的推出不一定被市场认可,但开发高端路线是一个时机,也是一个突破。” “F3产品营销理念已经被移植到F6上。”夏治冰表示,“在同等价格背景下,比亚迪提供完全超出同档次车的配置,首先要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除了产品性能上逼近对手,利用F3这一中下游产品迅速树立比亚迪的品牌价值,也是夏治冰所特别提及的因素。 “在中级区间市场,对所有自主企业来说都是空白纸上画画,关键是如何缩小与合资产品的差距。”夏称,“在性能、价格、造型、配置各方面,国产车都有做文章的空间。”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级车市场较量必然涉及品牌问题。“在这个空间上,国产车需要形成统一的考量体系,空间大了并不代表价格抬升。”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形成自身产品的优势特性,才能与跨国企业抗衡。” 而众多汽车企业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上汽荣威在把罗孚拿来后,进行了全面改良,发动机项目就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研发优势。”上汽公关部黄华琼称。“比亚迪在逐步开发电池动力,一旦技术成熟,将很好地解决中级车舒适性与环保间的矛盾。”夏治冰表示。 同样,奇瑞、吉利等也都在思考发展方向,据李峰透露,今年奇瑞已经把重点投注于车型“精耕细作”上,在产品发展到临界点时,对于A3等新品的市场调研、技术研发是奇瑞的重中之重;而吉利方面也在调整生产线布局,将高端车远景及锰铜合资项目单独拉出生产线,尽力提高中级产品装配质量。 各种端倪都显示,自主品牌做好了放手一搏的准备,与其在中端市场与合资企业拼价格,不如踏实地做好自身产品研发。“三菱的4G系列、丰田的 8A机型用完后,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一位比亚迪研发工程人员如是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