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稿:奇怪的一致性

2000年11月03日 17:32  新浪财经 微博

  看了十大基金的《严正声明》,语气腔调都很“严正”,但回避了一个严正的事实,那就是:不管统计的方法或是报告的来源有什么问题,。《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一文中透露的数据是否真实?其揭示出的有违《证券法》的“对倒”、“倒仓”等行为是否属实?

  事实上,这是我们很多人可以意料到的,因为“避重就轻”或者缠绕一些枝节,引开旁人的注意力,是一种惯用的声明手法。但有一点,让我们大吃一惊,那就是在声明最后整整齐齐按笔划排列着十大基金的名字!

  我用一个例子来表达我们为什么吃惊了。深夜一家仓库着火了,由于地处偏僻的旷野,所以周围的十户人家最有嫌疑。人们开始调查了。正常的情况是,甲户回答:“我们早就睡觉了”;乙户回答:“我们正在看电视呢”;丙户回答:“那天我们出外旅游”,等等。反正各自陈述事实。

  但是,如果出现这样一个境况,甲、乙、丙、丁等十户人家联合在报上严正声明“我们十户人家都没有纵过火,我们可以证明甲在睡觉,乙在看电视等等是事实。”为了强调真实性,或为了显示力量,这样做好像很合理。但读者不会这么看,有关报道上明明写着这十户人家虽然同处旷野的一个区域,但毕竟有距离,而且也非亲非故,他们为什么能为别人担保呢?读者不禁起疑,莫非……

  十大基金的联合声明并有异曲同工之处。各个基金管理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有不同的股东,也有不同的管理人员《财经》文章一出,每个单位迅速声明是很正常的,毕竟自己是了解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但十家单位联合声明,也就意味着每家公司者担保另外九家没问题。在短短的十多天内,一家基金要了解另外九家基金公司的具体操作行为,恐怕太快了吧。我们只能有这样两种推理。第一,十家基金对相互的操作细节早已了如指掌。第二,十家基金并没有仔细了解各自的情况,只不过为了“哥儿们意气”或其他旁人不知的原因,急着为各自担保,但《严正声明》岂不是不但不严正,反有点儿戏了?而若第一条成立的话,不要说基金公司整体的独立性,就连操作的独立性都不保,至少会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口实,让投资人对其他操作上的联合的可能起疑。因为一旦信息互通有无,其他的不联合也联合了。

  其次,我们细读《财经》文章,虽然它是对基金行为的整体描述,但并没有《声明》说对基金业全盘否定,有几个基金只不过是有些不大不小的毛病,至少评价是比较中性的。最极端的例子是泰和基金管理公司,明明在《基金行为研究报告》是很正面的,但也来凑了一份子,让人颇为不解。用上面的例子来说,丙户已经报道证实,确实在美国旅游,但丙户也荣焉声明其中,让人目瞪口呆。莫非你虽在美国,但……

  同样泰和被文章积极肯定,却也声明是歪曲事实,也只能有两个推断。第一,泰和确实被歪曲了,它其实没那么“正面”;第二,泰和迫于某种压力,只得凑一份子。第一种推论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第二条推断为真,我们是否能推断除了泰和,至少还有几家态度不十分积极的基金,也因某种压力而……

  实事求是地说,或者我们从基金行业的整体利益和角度着想,联合声明至少是很不妥当。从声明看,基金是很了解全世界的证券市场的实践与历史的,不会不明白应该尽量避免同行业的头头脑脑们为了维护某种利益而聚会而联合的行为,不管这种行为表面上多么的正义,尤其是你们反对的行为是有关你们的利益的时候。实质上,这是各种可能有联合操纵某种市场的集团的每一部分人最忌讳的事。

  经过几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的世界商界的实践证明,某些行业有力者会聚在一起,很容易做出伤害其他人的利益的事情。这种经验导致深明厉害的商界或机构,不愿更不敢联合采取某种抵制舆论批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动,更不要说公开了。这很容易引发舆论与相关方面的注意和调查。所以,他们最多在一些公众的研讨会或集会上,说些“闲话”相互“谈谈近况”,达成点默契罢了。

  前一阵子,国际知名的某大拍卖行的女领导涉嫌和同行密谋,不得不下台。她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在拍类界也颇有地位,但一不小心,栽了。

  很是遗憾。群涛/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