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息(记者 朱莉) “到2010年,中国将拥有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值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60%左右。”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兼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教授在本报上市公司宣传工作会议上描绘了未来十年中国证券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
吴晓求认为新世纪的中国资本市场架构应该包括7个方面的变化:一、拥有发达的风险投资及与主板市场相辅相成的创业板等其他市场;二、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四、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社保基金、商业性保险基金直接入市;五、交易品种多样化,指数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发展得较为成熟;六、交易体系和监管模式将改变,一线二线监管职能划分更明确,综合监管将逐步取代分业监管;七、证券市场国际化,既引进外国资本,也通过市场输出国内资本,最主要的是规则的国际化。
吴晓求认为,我国证券市场通过前十年的开创、建立、发展,初步完成了奠基阶段,正在进入第二阶段———市场化阶段,然后,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再进入第三阶段———国际化阶段。而股权全部流通、金融衍生品多样化、创业板的建立、投资者结构变化等一些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成为我们市场未来十年的主要目标,也是目前我们正在着手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指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创业板市场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缺陷的弥补。他个人认为,在二、三十年内,主板市场仍将在资本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创业板在规则设计上不能背离主板和创业板均衡发展的原则,还要防范过度投机,解决发起人恶意套现的问题。
讲到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时,吴晓求说,目前国有股的现状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产业整合功能,也是对国有股份这种“活资源”的浪费。国有股减持不仅仅是国有资产套现或股东变更,更重要的是选用何种流通方式。在最近一次有关会议上,有关专家对国有股减持方式中的配售回购并注销、增发后缩股等分别提出修正案,设计了更科学的定价标准,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顾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吴教授同时也阐述了即将推出的开放式基金以及正在研究设计的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在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过程上的重要意义。(上证网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