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8月14日 10:27 华声报
华声报讯:流火的7月,一组组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一片“涨”声,GDP增长达到8.2%,财政、金融、外贸、消费、投资方方面面止住下滑或动荡的势头,显现“拐点”的雏形。然而有一组数据应引起关注,那就是:6月末,货币总量(M2)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现金(M1)余额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分别比GDP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和高出5.4个百分点和15.4个百分点。 从金融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性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应等于GDP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之和,但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有过高之嫌,而货币供应量过高,就会带来或加剧通货膨胀。从目前来看,出现通胀的迹象虽不明显,但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及其后果,应引起重视。 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一个规律适用范围可能最广,那就是久跌必涨,久涨必跌。近几年来,金融界尤其是金融理论界关注和谈论最多的是通货紧缩,而上述数据真切地提示我们:尽管通缩还未完全减退,通胀的压力却有了走近现实生活的可能。 种种迹象表明:决策层对此已有关注。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特别提到“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而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季度例会,一致认为要“注意监测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多对宏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这几年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一直没有明显的下降,所以通货紧缩的表现仅是一个方面,即物价的持续走低。他们提醒:货币发行量不能过分超常增长,否则会加大金融风险。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