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加速

2000年08月02日 11:07  中国经济时报 

  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大舞台上还只能算是小弟弟的中国股市,今年上半年以47%的涨幅居全球第一,被华尔街知名券商美林证券评为全球最佳投资市场。投资者普遍意识到,今年上半年沪深股市的牛市行情,与往年相比有质的区别。股市的持续上涨,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好转的反映,而且体现了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气象。

  一系列制度创新措施陆续出台

  “市场化”是今年上半年投资者最耳熟能详的词汇。自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2月底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到“市场化”后,“让市场说话”便成为主导市场发展的政策信号。经管理层阐释,“让市场说话”是指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管理市场,市场能决定的事就让市场作选择;如果存在障碍,就应设法清除,积极培育市场,为市场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让市场说话”的口号叫响后,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股票发行制度成为市场化的突破口。取消长期实行的审批制,自3月起改为核准制,从而使“指标”和“推荐”成为历史名词。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也不再由政府说了算,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由独立决策的专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市场化的发行审核机制,使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在“行政保护伞”下弄虚作假。

  与此同时,管理层还对新股发行的定价实行市场化,一改过去无论企业质地好坏都是13至18倍发行市盈率的做法。“大锅饭”没有了,优秀的企业自然脱颖而出。波导股份和凯乐股份率先根据法人竞价和计划资金的需求量确定最终发行价;闽东电力尝试类似“荷兰式”的价格优先,发行市盈率高达88倍。尽管在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但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两大功能。

  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

  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是上半年市场化改革的另一主攻方向。用周小川的话来说,就是要“超常规、创造性”。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至今仍以中小散户占绝大多数。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项统计,截止去年12月底,在沪市开户的个人投资者占总数的99.67%,国内一般法人投资者和国内券商自营开户分别只占0.28%和0.05%。按持股市值计算,机构投资者占去年底市场总市值的0.67%。正因为机构投资者未能唱起“主角”,从而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市场和价格都缺乏稳定性。我国股市多年来“牛短熊长”的市场特征及出现与宏观经济相背离的大起大落,均与投资者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有关。

  在培育机构投资者方面,管理层上半年的重点工作包括:一是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去年开放“三类企业”入市战略投资的基础上,今年4月初通过修改新股发行方式,放宽向战略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条件。一项统计表明,截止今年5月中旬,参与沪深两市的战略投资者已接近350家,入市资金总额达48.59亿元。

  二是解决券商融资难的矛盾。今年以来,共有近十家证券公司获准增资扩股,其中,更名为天同证券的山东证券注册资金由5.08亿元扩充至18亿元;海通证券将由10亿元扩充至33.6亿元。在券商增资扩股的同时,银行也向证券市场打开融资的大门。3月,建设银行与湘财政券率先签署股票质押融资主办行协议。

  三是发展基金。对市场上原有的老基金进行清理规范,今年以来由老基金整编成证券投资基金“归队”的资金约50亿元;进一步开放保险资金入市,平安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入市投资基金的比例由5%提升至10%,太平洋保险[微博]被放宽至15%;把设立开放式基金提上议事日程,管理层已明确开放式基金将是今后基金设立的主流方向。周小川表示,欢迎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开放式基金的设立。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思路,在上半年初见成效。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投资者新开户的构成中,机构投资者开户数是个人投资者的2.2倍。沪深两市上半年新开户的机构投资者共4.5万户,较去年全年新增的4.1万户还要多。

  市场化改革还将提速

  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还表现在多方面。例如:二板市场的建立,申请上市的企业将不再按原先设想的由政府部门进行“双高”认证,同样改由发审委员会审核;建立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中;历史遗留问题之一的转配股已开始分期、分批上市;规范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国有股减持,将吸取去年试点的教训,考虑采用类似香港盈富基金的做法。

  如果说宏观经济的好转夯实了上半年股市持股上扬的基础,那么市场化的改革就是刺激二级市场走强的直接动力,一系列市场化举措的推出,让投资者看到股市发展新的曙光。

  7月19日,上证指数首次上2000点。从年初开盘的1368.69点到2000点,仅花了半年多时间。沪市目前在2000点附近呈现缩量走势,市场心态较为平稳,显示出一轮牛市行情远未结束。

  市场化带来了2000点,而持续走强的二级市场也促进证券市场更好地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服务。据统计,沪深两市上半年共发行50只A股,募集资金总额252.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62%。从行业来看,属能源、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产业的上市公司是募集资金73.6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募资69.67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还将“提速”。下半年,国有股变现,开放式基金的设立,都会有新的进展。据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近日透露,管理层已在研究开放A股市场,将引入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A、B股的并轨将由市场决定,主板市场的合并也具有可能。梁定邦透露的信息,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为迎接WTO的挑战,将在未来几年更加市场化。这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变化,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将进行较大的结构性调整。聪明的投资者不难以现,有了股市基本面和资金面的良好预期,上半年二级市场47%的涨幅只能说是市场中长期向好的一个开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将增加限制 运费自付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