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2000年11月03日 22:43  新浪财经 微博

  潮起潮落看新经济

  生活往往给人意外,新经济也是如此

  生活往往给人意外,新经济也是如此!几年前,再乐观的人也没有预料到,新经济有一天会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潮流。一年前,再悲观的人也没有料到新经济的股票会跌到如此地步。如今新经济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但“新经济”这个术语已经成为全球膜拜的神话。

  新经济有无数的解释,一般解释,新经济就是高增长、高就业、低通涨的经济发展现象。但这些只是表象而已。问题是新经济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运作?这是理解新经济的基本点,新经济的核心就是新机制。新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倡导冒险、激励创新。目前,这套机制主要在互联网领域“显灵”。使许多人将新经济等同于互联网经济。其实,两者并不等同。将来互联网产业发展成熟,这套机制很可能要在其它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领域中(如生物技术)发挥功能。

  新经济很可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经济崇尚的是创新,无论对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企业和国家,都只有领先的创新者才能真正获得新经济的“青睐”。而不是一窝蜂的追随和模仿。等每个国家都蜂拥而上,新经济就不新了。等所有的传统领域都要沾新经济的光,过去的新经济就沦为旧经济,不再灵验了。

  因此,无论股票怎么波动,最后的结果很公平:神话暂时破失了,创新的追随者们纷纷扑倒,生死未卜;而创新的领导者虽然也承受压力,但他们依然不倒,可以笑到最后。

  这样的机制才是真正有效的机制!因此,说起新经济的种种意外,其实想透了也不意外。

  苦日子不仅仅属于网络股

  那么。现在新经济的股票跌得如此厉害。新经济的前景是不是没有了。我认为,只有创新活力存在,新经济就能够发挥作用。目前,市场正在进行优胜劣汰:把众多的模仿追随者驱除出局,将众多平庸的跟风追捧的资金清理出市场。然后腾出空间,引导新的一轮“行情”。因此,机会永远存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过去的商业模式和陈旧的技术产品,再也不可能重回辉煌,新一轮崛起公司肯定是新的创新领导者。因此,在不放弃希望的同时,那些眼巴巴等待“好日子”回来的“旧公司”们,可能要等得遥遥无期了!

  许多人认为,互联网公司已经惨不忍睹了。事实并非如此。到今年年中,网络股总价值为8010.20亿美元,与1999年底相比下跌31%。这似乎很悲惨。但是必须看到,1997年网络股总价值只有316.56亿美元。1998年达到1859.09亿美元,猛增487%,1999年再接再厉达到11648.48亿美元,一年增长527%。现在经过大跌,仍比1998年低高出400%以上。目前美国股市所有科技股的总额为35974.23亿美元,其中互联网股票占的份额为22 %。自1995年8月起,有近400家互联网公司上市,价格增长1000%的有27家,前5%的公司就占了68%。而有46%的公司已经跌破发行价。看起来很触目惊心,但是20多年来,上市的所有高科技股票中,也有40%的跌破发行价。因此,互联网股票的总体水平与20多年来高科技企业的总体表现是相当的。

  目前,大家有一个最大的误解:Nasdaq下跌动荡的罪魁祸首就是网络股,网络股的罪过就是不追求收入!其实,目前网络股在上半年的调整中早已经能量放空,而下半年Nasdaq的动荡是整个高科技投资的问题。不信请看全球最具技术含量、收入最实在的产业巨头的近几个月的表现:最大的通讯巨头郎讯(Lucent)股票跌掉78%,一点不比互联网公司逊色;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Intel、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全球最出色的PC厂商Dell股票都跌掉50%以上;全球网络设备的绝对领导者Cisco、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Oracle跌掉30%以上;全球鼎鼎有名的通讯巨头AT&T和Nortel的股票也遭受重创!……

  互联网公司的巨大压力并没有为基础产业的“卖水者”们带来任何好处!因为,目前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企业是否赢利的问题。而是在整个高科技资本市场长期发烧后,所带来的共同的虚脱和调整。

  中国的新经济正处于危机关头

  美国无疑是信息全球化的中心力量,因为美国首先是全球互联网产业的中心。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1995年,是互联网的市场化、商业化阶段;1995-1999年,是互联网产业化和大众化的阶段。而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开始全面步入全球化的新阶段。即怎样将美国的互联网产业推广到全世界。前两个阶段可以说是互联网掀起的第一次风暴,主要是成功地将互联网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的发展主流轨道。同时,成为全世界共同追随的潮流。而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风暴,是美国互联网实实在在的产业全球化历程。

  1999年底,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概有400家,其中比较领先的公司都已经做好了到国外扩展的准备,他们预计今后收入增长的70%来自于外国市场。从2000年底开始,美国以外的电子商务将首次超过美国。因此,美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将取决于其全球化区域性扩张的成败。到1999年底,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概有400家,其中前50家公司已经做好了到国外扩展的准备,他们将今后收入增长的70%寄托于外国市场。

  美国互联网全球化的第一登陆点是欧洲,几乎有一半的美国风险投资或企业投资单位已经至少投资一家欧洲公司。第一波国家应该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最近六个月内进攻。未来一年内向第二波国家: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士。而亚洲的进攻估计在2001年展开:中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是第一波的重中之中。而由于巨大的市场,以及中国成为WTO的一员,到2002年中国将是互联网市场争夺的焦点。

  因此,过去美国新经济主要是靠巨量的风险投资来推动。今后,美国的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可能会变成其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目前,65%的公司将利用并购来扩张版图。股票下跌使资本力量更加集中,目前美国互联网企业的资本价值占全球的80%以上,其中前20名公司又占美国的68%。因此,网络股的低迷虽然增大了美国网络公司的发展压力,但同时却大大降低了他们全球化的成本。实在是利大于弊!

  而面对这样的形势,自身还缺乏新经济运作环境和条件的中国,其发展形势尤其严峻。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未来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必然是直接的、赤裸裸的全球化竞争。未来与中国电信[微博]、新浪、8848等作殊死竞争的必然是AOL、Yahoo、Amazon等国际上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如果只将视野局限于国内部门利益的“小我”,无法建立自己的产业力量,无法形成自己新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国的新经济很可能真的是一场“泡沫”。(方兴东[微博]/文互联网实验室(www.chinalabs.com)董事长兼首席分析家)

  另附本刊编译文章:网络企业的未来——新经济路在何方?

  失败的教训

  网络企业的赢利之所以远远低于预期,一个原因是传统企业已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吸引了很多客户。例如,美林证券和摩根斯坦利添惠已经把很多业务转移到了网上,让老客户们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务,而那些网上折扣交易商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攀升的成本。象沃尔马特那样的传统百货公司正在野心勃勃地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而网上零售商却相继倒闭。为什么传统企业会在新经济上取得这样的成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企业进入网络的时间通常较晚,因而能够避免那些网络企业先前所犯的错误。尽管现在已经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融资了,但传统企业的现金收入为他们进入电子商务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分析师提姆·克拉克说:“传统公司是后来者,因而他们可以事先仔细地计算利弊得失,然后再挟巨资进入有着丰厚利润的市场。”因为传统企业抢走了大批的客户,留给“水泥加鼠标”的网络企业的利润自然就很少了。

  成功的经验

  通用电气公司在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今年三月,正当很多B2B电子商务网站的股票价格直线下降时,通用电气斥资数亿美元建立了一个“通用电气全球采购网”。这个新企业脱胎于早先的“通用电气商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每年完成十亿笔在线交易,总交易额高达1万亿美元,而采购网本身也获得了2.5亿美元的利润。在另一方面,从零开始的B2B子商务网站Ventro却在苦苦挣扎。Ventro的股票在去年11月时曾上升到244美元,当其网上商场失败以后,其股票价格一路暴跌到9美元。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实践比原先设想的要难得多。

  严峻的现实

  新经济到底能否持续下去还是一个问题。专家估计只有10%的交易会转移到网上进行。在今天的6000多家网上商场里,只有75家能够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经营。网络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一旦大家发现了新的商业概念,马上就会很多新的网络公司蜂拥而入,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于是网络企业只能减少服务和大幅打折,某些网上交易的佣金已经降低到零了。现在看来,网络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昂贵的实验了。

  博取众长的好处

  事实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公司都要把“现实世界”和网上资产结合起来。不仅传统企业要和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部分,那些纯粹的网络企业也要更多地介入“水泥与砖块”的现实世界。当美国在线刚宣布要收购时代华纳公司时,人们都为这一大胆收购而惊讶。现在看来,美国在线的收购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在今年8月,亚马逊[微博]公司宣布与'R' Us玩具公司一起合办网上玩具商店。亚马逊公司负责网站的发展和维护,而玩具巨头'R' Us公司负责进货和库存管理。在这个网上玩具商店里,两个公司都能专注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因此这个合作是很有意义的。

  雅虎很可能会成功,因为他能够为传统企业的网站带来很多访问者。而亚马逊和其他的一些网上零售商就前景堪忧,因为他们直接面临者传统企业的竞争。纯粹的网络企业要想生存下去,那么它就必须服务于“水泥与砖块”的现实世界。(阿米·斯通/文《商业周刊网站》2000年10月5日王财经/编译)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