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
26日下午
08:30-09:10
签到、开幕
09:10-09:40
主办方致辞:
裘 新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09:40-10:20
主旨演讲一: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姚 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10:20-11:00
主旨演讲二:2020年宏观市场分析及展望
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11:00-11:30
主旨演讲三: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陈海波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
11:30-12:00
主旨演讲四:区块链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思考
徐明星 欧科集团创始人
13:15-13:45
签到、开场
主持人:
杜 斌
13:45-14:15
主旨演讲六:企业践行CSR的中国样本
艾路明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4:15-14:35
主旨演讲七:开辟在线财富管理第二战场
尚 筱 宜人财富总裁
14:35-14:55
主旨演讲八:重塑消费者价值
李 玲 安踏集团副总裁
14:55-16:05
圆桌论坛一
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
嘉宾:
新 望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
刘 建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
陈景希 金证互通副总经理
郑向娜 铂爵旅拍首席营销官
陈 惠 马蜂窝旅游网副总裁
王晓鲁 梦想加空间创始
乔 迁 印象笔记高级副总
16:05-16:45
颁奖典礼
【中国好品牌】
【中国好公司】
【中国优金融奖】
16:45-16:55
《2019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
郎 华 商道纵横合伙人兼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主任
16:55-17:45
圆桌论坛二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嘉宾:
程艳青 MKTforGOOD实验室创始人、社会营销顾问
傅昌波 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
慕林杉 红杉资本公共和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
张 蕾 拜耳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
顾 磊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
陈涓玲 伽蓝集团JALA公关传播总经理
17:45-17:55
《城市人才吸纳度指数报告》
钱明辉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
17:55-18:15
颁奖典礼
【中国臻善奖】
原标题:2019年度十大风光财经人物:猛人不配谈低调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丨王付娇 郑洁瑶 牙韩翔 楼婍沁 林北辰 陆柯言 柯晓斌 伍洋宇 罗盈盈 傅林林 界面新闻再次进行年度财经人物及公司盘点,我们将连续推出2019年度风光与失意财经人物、2019年度风光与失意公司,为读者呈现过去一年财经领域的重要记忆。 2019年对于企业家与公司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国内经济环境面临去杠杆及GDP增速趋缓的压力,全球范围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抬头,在美国主导下推行了30年的全球化开始出现逆转迹象,资本、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已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无论是在全球开展业务多年的成熟跨国公司,还是处于全球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公司,上述变化带来两个确定的影响是,创新与研发的重要性持续增加,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持续下降。 在筛选今年的财经人物时,我们发现成功企业家的个人或家族财富增长迅速,而遭遇挫折的企业家往往与债务脱不开干系。当企业家陷入困境时,以往的名气与争议会带来更广泛的关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王思聪与罗永浩,与冯鑫、戴志康、庞庆华等人相比,他们在生意上受到的挫折反倒没有那么惊心动魄。 #张一鸣 等待IPO 创业7年,由张一鸣一手创建的字节跳动已经成为了集移动资讯、短视频、内容社区等多赛道于一体的流量帝国。截至2019年7月,其在全球推出的十几款移动产品已经拥有逾15亿月活用户。 不仅如此,根据CNBC的报道,字节跳动在2019上半年还击败了腾讯和百度,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的中国第二大数字广告商。 可以说,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字节跳动就像是从缝隙中挣脱而出的异数,从BAT的手里生生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张船票。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这样评价张一鸣:“从许多量化指标来衡量,张一鸣都是全球顶尖创业家。” 对于自己的做事原则,张一鸣曾这样解释:“做任何事,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力出奇迹。”只要是团队觉得应该做的,就拥抱那些不确定性,大力去做。无论是移动资讯还是短视频,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故事在字节跳动这个APP工厂中都曾不断上演。 而现在,张一鸣还要将这个故事演到国外。分析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字节跳动旗下短视频产品TikTok被下载了逾7.5亿次,甚至超过了Facebook、YouTube和Snapchat等一众老牌社交应用。 在内容社交领域,TikTok已经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出海案例,而这样的成绩也让张一鸣和字节跳动的身价节节攀升。2019年10月,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已完成40亿美元Pre-IPO轮融资,由软银、KKR和春华领投,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这一数值也让其成为现今全球价值最高的初创公司。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一季度,字节跳动就要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创业7年,一直信奉延迟满足感的张一鸣,也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张勇 马云背后的男人 2019年是将载入阿里巴巴公司史的一年:在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正式交棒张勇。在短暂的三个月里,张勇完成了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阿里巴巴回港股二次上市,完成了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场募资;第二,将双十一交易额推向了2684亿的新高度。 如果用数字来看,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股价从9月10日的175美元,涨至12月10日美股开盘前大约199美元,累计涨幅为13.71%。这一数据远远好于纳斯达克和道琼斯的整体涨幅。 这使得阿里巴巴在马云卸任董事长3个月中,市值总计增加大约67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5000亿港元,阿里巴巴现在市值为5377亿美元(41900亿港元);按照港交所估值,阿里巴巴集团-SW(9988.HK)市值为41936亿港元,和阿里巴巴美股估值基本一致,是国内第一大互联网公司。 张勇气质儒雅,花名“逍遥子”,却难得逍遥。阿里巴巴这艘巨轮未来的航向,责任全部在其之上。张勇毕业于上海财大,财务出身和CFO的经历让他能够注意到这艘巨轮上的每一颗螺丝钉;张勇又富有创意,把光棍节打造成“双十一”这一年度最火热的营销活动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马云对张勇充满信心。他形容张勇这个人,“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这台超级计算机已经在阿里巴巴运转了12年,先后经历过淘宝CFO、天猫总裁、阿里首席运营官等职位,熟悉阿里的每一个齿轮。 这也是马云能够放心的原因,“他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赢得了客户、员工和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 #董明珠 不只赢了雷军 过去一年里,董明珠和她背后的格力电器风光无限。 在年初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格力电器新一届非独立董事,从而连任新一届董事长。两个月后,格力年报出炉,董明珠赢下与雷军的10亿赌约。 年中,格力的一纸举报信把奥克斯推至舆论中心,尽管举报动机存疑,这次举报仍然让格力赢得了大部分人心。 但这些都并非董明珠在今年的最高光时刻。 12月2日,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之争写下终章:珠海明骏拿下格力电器15%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由于董明珠也在珠海明骏背后的股东之列,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董明珠个人持有的格力股份再次增加。按照格力当前市值计算,目前董明珠总身家超过80亿,这还不包括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和分红。 高瓴资本承诺将给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总额不超过4%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将推动董事会未来每年拿出收益的一半来分红。按照格力一年200亿的利润来计算,董明珠每年拿到的分红或超1.5亿元。 财富暴涨只是其一。混改之后,格力集团不再对格力电器享有绝对话语权,新东家珠海明骏也无法实控董事会。格力电器将要迎来无实际控制人的时代,这对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团队来说是最好的安排,这意味着他们今后治理格力的自由度得到了保证。 至此,董明珠成为此次混改的最大赢家。 人人都称董明珠是格力的“造梦者”。在上任的前6年时间里,她独特的销售策略让格力实现营收增长一倍,利润增长两倍,格力也因此成为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对于外界质疑的多元化失败,董明珠对外从未表示过泄气。无论是银隆、芯片还是手机,她的回应都很乐观。 董明珠用“靠产品质量和诚信成的网红”来评价自己。如无意外,这个“网红”将在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上坐到68岁。董明珠很难停下来享受过去一年的风光,接下来就看她如何带领“新”格力完成6000亿的营收目标了。 #黄峥 精英攻陷下沉市场 2019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上,80后富豪黄峥以1499亿的身家位列第七。作为拼多多创始人,2019年他依然是公司掌舵人,却不再强调创业者的角色。 作为首位进入前十的80后富豪,黄峥其人颇为低调,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与此相对的,由他一手创立的拼多多上市后不改高调营销的作风,2019年依然延续高曝光、高投入营销的战略。 作为上市后的首个年头,拼多多在2019年以中概股新锐的角色受到华尔街注目;而在国内,阿里聚划算的狙击让拼多多前后受敌,其体量却一往直前,依然以远超市场水平的速度增长,截至第三季度,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超过了5亿。从市值来看,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成为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假货、山寨、低端是拼多多竭力摆脱的标签,但对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来说,低端、下沉从来不是他的逆鳞,而是值得长期投入的商机。 黄峥的成长经历是精英式的:1998年,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被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主修计算机专业;2002年本科毕业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2004年,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黄峥进入Google,并在2006年与李开复一起开拓中国市场,随后辞职创业。 在创立拼多多之前,黄峥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验:电商拼好货、代运营公司乐其以及游戏公司寻梦。而在拼多多创立两年半即登上上海中心敲钟的中概股记录之前,黄峥最为人道的一段经历是作为段永平的学徒,在其籍籍无名的时候就坐上了巴菲特价值62万美元的餐桌。 凭借拼多多的体量,黄峥的身家已经逾千亿。在拼多多内部,黄峥给自己取了一个花名“阿庄”,或为“庄家”之意。在上海办公室的拼多多员工们时常见到“阿庄”背着帆布包、脚踩运动鞋,不仅坐地铁上班,还会在食堂与员工一起排队,俨然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样子。 在最新的一期财报会上,拼多多因为百亿补贴带来的大幅亏损受到分析师关注,黄峥却以“长期投资”的战略定义回答了市场质疑,他说,“没有所谓的取舍……有时候数字表现不错,实际是没有抓住机遇,但是有时候数字表现不佳,却说明我们抓住了投资机会。拼多多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 #张勇 中国走出去的新加坡首富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在2019年有了新的头衔,新加坡首富。 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亿港元。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116.94亿元,同比增长59.3%,公司股东应占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0.92%。这让张勇夫妇的身价飙升。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百富榜中,张勇夫妇跻身第九名——而去年他们仅位列百强之中——2019年张勇夫妇的身家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财富较2018年的550亿元猛涨了118%。 除了成功上市,张勇夫妇的财富增长,也离不开海底捞的不断扩张,及全球布局加速。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餐厅130家,全球总门店从去年的466家增加至593家。从1994年张勇在四川简阳成立第一家海底捞算起,25年内张勇夫妇实现了财富的高速积累。2019年8月29日,《福布斯亚洲》发布了新加坡50大富豪榜,张勇以138亿美元的净资产登上榜首,成为新加坡首富。 #陈文源 出名未必趁早 即便没有遇到科创板,陈文源也早已有将华兴源创带到主板IPO的决心。 互联网新贵们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因不凡的成就备受瞩目,而生于1968年的陈文源在37岁那年才放下一切开始创业,这条路一走就是14年。 陈文源是一个典型的“术业有专攻”的崇尚者。他曾经对自己总结,华兴源创成功的秘诀是在检测设备领域专注,“不停地思考如何超越竞争对手”。 创业之前,陈文源在平板显示检测技术领域有过16年的研究经历。而华兴源创所做的事,简单而言就是“检测设备”,其对象从液晶显示屏到面板,再从OLED屏幕到半导体芯片。华兴源创的产品历程,也是国内电子行业发展史最直白的脚注。这也意味着尽管起步晚,但陈文源几乎抓住了后起的每一个浪潮。 外界对陈文源的创业故事知之甚少,但在一些零散的发声中,他渐渐显出大家熟悉的创业者形象。 他曾说,“(创业)那个时候我有收入颇丰的工作,不创业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心里不得劲。” 辞职成立公司时,在妻子张茜的支持下投入了一百万家底;他也有成熟的判断,选择了自己熟悉而擅长的领域后,凭着毅力接连拿下三星、LG、夏普、JDI、京东方、深天马以及苹果等大厂的订单;他还有不凡的目标,华兴源创的标杆是“世界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一流的检测设备商”。 时间终于来到2019年7月22日那天,科创板在一日之内造就了124位亿万富翁,陈文源、张茜夫妇以186.57亿元持股市值成为当中“首富”。资本和舆论的聚光灯随之打向华兴源创那栋四四方方的白色大楼,那里有一段沉淀已有十四年并将继续书写的创业故事,而外界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几个脚注。 #秦英林 风口上的河南首富 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造就了新的千亿富豪。 与猪肉价格一同增长的是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的股价。9月5日,牧原股份盘中最高价82.98元,股价创近一年新高。当天收盘时,每股价格为82.39元,全天成交额超过14亿元,而当天牧原股份总市值达1781亿元。 根据牧原股份半年报,其实际控制人秦英林及其妻子钱瑛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61.35%的股权。按牧原股份股价最高估算,秦英林夫妇持有股份超过1000亿元,他们也成为了河南省的第一个千亿富豪。 牧原股份与另外一个行业巨头温氏股份的差异在于,后者大部分猪由分散农户养殖,利于形成规模,但牧原股份通过养殖基地的方式养殖,能够保证出栏生猪的质量,并且高效对抗疫情风险。在猪瘟肆意时,牧原股份的优势则体现出来。 而猪也构成了牧原股份的全部。2018年,牧原股份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和种猪,全年销售生猪1101万头,实现营业收入133.88亿元,生猪销售比重达到99.05%。当时,在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秦英林夫妇的身价为355亿元财富。 不到一年时间,站在猪肉涨价风口之中,秦英林夫妇的身价上涨了两倍,进入千亿富豪的段位,风光无限。 #李宁 56岁的国货潮人 北京奥运会前后,本土大牌李宁曾风光无限。但在行业库存危机和品牌战略失误的情况下,2011至2014年间,李宁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连年亏损,国产第一体育品牌的宝座甚至被安踏夺走。 危急时刻,早已退出管理层的李宁不得不重回一线。从2014年开始,过去5年时间里,他以代理行政总裁的身份,重新掌权公司,创始人的回归使得全公司士气大涨。 从财报发布、新店开张到新产品上市,创始人李宁亲力亲为,不断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上,为自家品牌站台。在他的带领下,李宁逐步回到业绩增长的轨道上,并在2018财年首次实现营收破100亿元的目标。 最新的2019财年中期业绩显示,李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至人民币62.55亿元,净利润激增196%至7.95亿元,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这家国产运动品牌多次登上国际时装周的秀场,中国李宁时尚系列成为国货风潮中的佼佼者,备受市场瞩目,带动李宁运动时尚品类的零售流水增速高达54%,成为上半年贡献最大的品类。 由于业绩持续向好,李宁的股价持续飘红,今年迄今涨幅超过200%,创过去9年来的股价新高,目前总市值已经接近600亿港元。 随着公司业绩回暖,李宁回归执掌获得认可,他被视为这家国产品牌起死回生的关键因素。 现在,56岁的李宁找来一位帮手——今年9月,公司委任优衣库前中国COO钱炜,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在李宁不离开一线管理的情况下,两人共同担任联席行政总裁,分担CEO工作。 带领公司重回正轨之后,李宁或将逐步“放手”部分管理工作,交由职业经理人担纲。 #孙宏斌 收购狂人想低调 与以往相比,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个曾经语出惊人的狂人,如今低调了许多。 与孙宏斌个人的低调相比,他治下的融创中国今年再度掀起多起并购,在市场上依然风光。 2019年行业的第一起大并购,以融创花掉125个亿接盘泛海在京沪的核心地块开端,到年底再以153亿并购环球世纪与时代环球,期间还不断地接盘阳光100、新湖中宝等房企资产。 前几年在并购市场尝到甜头的孙宏斌,即便在房地产行业遭遇资本寒冬之际,他仍然是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提起并购,大家想到的也是孙宏斌和他的融创。 今年融创中国的销售额也保持着强势增长,连续两年位列年度房企销售排名的前五位。根据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融创以4754.1亿元的销售额暂时压倒万科,进入行业前三,对他们而言颇具意义。 这不禁让人想到2003年的博鳌,那时还经营着顺驰的孙宏斌夸下海口,称要超越万科。如今16年过去,这短暂的胜利让人感慨,顺驰早已不在,王石也已经远离地产江湖,而孙宏斌只表示:“超越万科是个意外。” 孙宏斌今年的风光,不仅是继续做并购市场的大佬,保持销售高增长,他还在今年完成了融创的多元化布局,即便他曾经一直反对房企多元化,但这却是大势所趋,也是所有龙头房企都在干的事情。 12月初,融创在青岛发布新品牌“融爱家”,布局医疗康养产业,再加上文化、文旅、以及通过收购进军的会议会展领域,融创已经形成以地产为核心的六大战略板块。 56岁的孙宏斌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王健林都未能实现的目标:在每一个战略板块都做到最好。 #李佳琦 电商一哥要创业 据公开数据整理估算,李佳琦在2019年的总收入达到了2亿元。一年之内,李佳琦凭借一己之力,对电商平台和消费品牌产生了龙卷风般的影响力。 事实上,就在今年双十一前,知道他名字的还只是沉迷于电商直播的一小部分人。但双十一过后,他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直播,他在双十一当晚创造了至少超过10亿元的交易额。这足以让他坐稳电商直播一哥的位置。而市场流出的一份“李佳琦直播间”刊例价也侧面证实了他的地位:10月21日、11月10日-11月11日这两个时段,其直播间美妆生活类产品正常佣金的一条链接价格为15万元,低佣金链接价格为20万元,无佣金价格还需另议。 而他能红出圈,除了依靠这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数据,还有各种通告机会的加持。 年末的这一两个月里,他为时尚杂志《时尚芭莎》拍摄了大片,又出现在了当红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快乐大本营》的镜头前。他甚至还与偶像艺人鹿晗同框拍摄了肯德基最新的圣诞电视广告——肯德基的季节广告通常都会找最当红的艺人、明星出镜,由此也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但他并不是真要转型做娱乐明星。 在今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李佳琦说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做一个享誉世界的新国货品牌”。而正是为了实现它,李佳琦才走起明星化路线,期望以自己的形象带动未来自创品牌的形象,从而摆脱网红品牌给人留下的产品低质、跑量销售的刻板印象。 同时他还成立了新公司,从电商业务起步开始积累市场经验。 2019年3月,李佳琦与培养了他的网红、艺人以及模特线上服务平台美ONE合作创立了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服装、箱包、鞋帽、化妆品等,由美ONE任大股东,李佳琦持股49%为第二大股东。这之后,李佳琦在天猫及天猫国际先后开出李佳琦专属店及李佳琦海外专属店,两家店铺目前分别已获得200万及26.5万的天猫用户关注。[详情]
曹远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丨界面·财联社主办的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2020年宏观市场分析及展望》。 以下为曹远征先生在“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谢谢!非常高兴能来到[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今天我主要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看,明年市场机会在什么地方,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全球市场;第二,中国市场。 一、全球经济市场形势 2019年全球经济处于分化之中,并在分化中呈下行趋势。刚刚姚洋教授也提到2017年的情况不错,2017年全球来看确实情况不错,那一年全球75%的国家都出现了增长。但从那以后世界经济就开始分化,而且愈演愈烈。这个分化不仅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分化,而且各个经济体内部也有分化。发达国家内部有分化、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有分化。 从发达经济体来看,除美国还维持较好经济增长态势以外,其他经济体都在放缓。今年欧洲经济增长接近于0,日本增速接近1%以下。发展中经济体中,曾经一度被认为经济增长态势最好的印度,现在也大幅放缓。2019年几乎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最低水平水平。明年是否延续这个态势?现在有不小的争论。从经济上来看可能会延续下行,但也有各种措施,避免下行幅度的加速。 市场在担心什么?看过去三年间经济增速的趋势预测,会发现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都在下行。很重要的市场态势就是美国国债收益曲线的倒挂,通常来说,这个倒挂从历史上看,大概率预示着未来12个月会有衰退迹象,因此全球市场极度的恐慌。 美国经济现在除了就业指标比较好以外,其他指标也出现疲态。我们认为这也是构成美联储降息的重要原因。大家都担心今后会不会下行风险更加剧烈,担心衰退会不会导致新的金融危机。 刚刚姚洋教授特别讲了杠杆的问题,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不同的。经济危机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是生产扩张赶不上市场扩张的危机。而金融危机是去杠杆的危机、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危机。 金融危机以后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在下降,这是去杠杆。但去杠杆太快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衰退,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了避免去杠杆过分激烈,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都持续扩张,来顶住经济部门的去杠杆。这时全球债务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债务占GDP比重大幅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日本,差不多370%。 目前人们担心假如经济衰退、经济下行,会不会导致去杠杆的态势再次出现?换言之,会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吗?这是市场上非常担忧的一件事情。因此,全球货币政策开始普遍宽松化。 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利率统计 这张表列示了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性利率,你会发现不管衰退有没有发生,为了预防衰退或者避免衰退更快的情况出现,很多国家都出台了预防性措施。美国的利率下行或减息就是预防性措施,这也是特朗普政府跟美联储之间的争议。 我们注意到除发达国家以外,为数不少的发展中国家也跟随着美联储进行实时降息。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欧元区已经到负利率。很多国家的利率水平维持在2以下。 下一个问题就产生了,假如明年经济不好,还需要抢救经济吗?假如明年会出现很大的金融风险,需要加杠杆,货币政策还能宽松吗?这在全球都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争论。传统的货币政策是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跟通货膨胀挂钩,核心要点是政策利率一定要高于通货膨胀率,才能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并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动而变动。 2008年危机发生以后,全球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处在低位,而且有通缩出现,导致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始终在低位。于是我们看到了全球货币政策分三个状态: 第一个,正常状态,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显著为正,名义政策利率处于高位,实际利率基本为正。这还是一个传统状态,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有实施空间。中国是这个状态,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的文章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第二个,非正常状态。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虽为正但比较低,名义政策利率处在低位,预示着货币政策未来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美国处于这种状态。 第三个,极端状态。通货膨胀率极低,名义政策利率极低甚至为负,预示着传统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空间,欧元区已经进入这种状态。 负利率在金融上是很不理想的。因为任何利率不可能为负,怎么形成负利率呢?也就是说,你到银行存款要倒收利息。为什么倒收利息?不是说要利息,而是说“现金保管费”。希望通过这种办法促进扩大消费。相反如果你要贷款,特别是一些用于投资的项目。银行认为这是可以补贴的,就构成了利率为零下的补贴,那就是负利率。 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大多处于正常状态,而美国、日本已经属于非正常状态,欧元区已经进入极端状态。这意味着传统货币的有效性大幅减少,未来出现衰退或者出现金融危机应该怎么办?现在全球有一个新的说法,财政政策货币化。通俗地理解就是发货币、买国债。 过去10年间,这个政策已经在实施,就是大家看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除了降息以外,很重要的特征是用央行资产负债表来支持财政、来支持国债的开支。这个理论的核心要点是如果不出现通货膨胀,货币可以无限发行。 通过货币无限发行,购买国债支持经济增长,这种理论叫“现代金融理论(MMT)”,代表了未来宏观政策的方向,就是财政政策货币化。去年社会各界讨论财政跟中央银行之间的配合问题,实际也暗含了这样一个争议,中央银行如何支持财政? 从明年的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贸易摩擦,也加大了金融风险。2009年危机以后是贸易增速最低的一年。大家知道全球化和去全球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哪?在全球化的年代、也就是2008年危机以前,经济增速比较快,贸易增速快在1倍以上。2009年危机以后,经济增速变低,贸易增速更低,带来了大宗商品的波动,加大了全球经济与金融的风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概率在大幅提高。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大家已经看到了,比如说,去年土耳其货币汇率的大幅贬值。 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速及新兴市场债务统计 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可能会长期下行,下行的原因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下降。上面这张图给大家列示了,OECD国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劳动生产率增速都在下降。而明年、后年是新兴市场的债权到期高峰年。如果经济长期下行、资金流动有了变化,很可能发展中国家会出现类似2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所以说,明年需要警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 未来会是什么样?我认为会是一个博弈,支撑因素存在,但潜在风险也在。从明年来看这几个因素在发生变化:第一个,5G等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第二个,刚刚说的短期财税刺激。第三个,低利率环境。是不是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消费者正常状态? 但是潜在风险也很明显。一个是美国大选,大选中间特朗普本人又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弹劾和不弹劾变成一个问题。同时我们看到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空间也相对狭窄,再加上贸易摩擦构成了短期内的潜在风险。 支撑因素、潜在风险在相互博弈与竞争,构成了明年的复杂局面。如果支撑因素大于潜在风险,特别是财政刺激政策会在明年开始出现,那么会有一个稳定上扬的态势。如果潜在风险大于这种因素,它会下行。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会看到市场避险情绪急剧上升,黄金价格飙升。为什么市场会买黄金,为了避险。从今天五月份开始黄金价格开始飙升,现在在1500美元左右。市场买黄金避险是担心经济会有下行风险,甚至会出现危机,所以才会飙升。注意一下,黄金在十年前2008年后价值达到最高1900美元,但危机以后迅速下降,因为它没有流动性。黄金价格再次上升意味着市场极度厌恶风险。 从市场操作来看,在保护主义政策下,各国宏观经济协调性日益变差,于是国际资本寻求避险资产成了主流,人民币资产成为关注的重点。在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尽管不乐观,但相行之下好像不是最坏的。 人民币资产价格相对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中美利差保持一定差距,目前是300BP左右。这预示着中国的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金融科目出现净流入态势,也构成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全球都在寻求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成了避险选择的重要资产。 中美利差统计及中国资本项目流动情况 我们看到这张图是中美利差变化和资本项目的流动情况,请大家注意,即使大家认为2018年的情况很差,那年中国资本项目流入的资金1000亿美元,今年幅度有所下降,但到三季度为止还有400多亿的美元净流入。 从市场上来看,是不是中国跟外国市场对人民币的看法正好相反?国外在看好中国资产,特别是固定收益上表现非常明显。 资本的净流入、净流出,希望成为大家研究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是开放经济体。特别是在贸易顺差持续缩减的情况下,一定靠资本项目的顺差来平衡国际收支。我们知道在资本项目,外商投资小于中国对外投资。因此在资本项目的这一科目之间是逆差的,一定要靠间接投资予以弥补。因为直接投资是逆差的,所以流入资本就成了一个选择,构成了明年金融开放很重要的原则。 历史上来看,高度关注金融科目的资本流动,对中国资产、对中国汇率有重大影响。如果当前态势继续保持,预计明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继续变大。这也构成了人民币成为全球避险的资产,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重点。 二、中国经济及市场形势 关于中国经济与宏观政策的变化。我们是这么看的,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今年前三季度6.2%,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在一二季度可能会是洼地,三四季度以后稍微上扬转平。 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刚刚姚洋教授特别提到2017年的状况。2016年到2017年,经济上了台阶开始回头,在2018年这一段时间中间,始终在略高于2016、2015、2014的速度上增长,市场是比较乐观的。 为什么乐观呢?是因为看到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力。这时候的政策逻辑就是刚刚姚洋所说的,我们发现增长是这么构成的。如下: 第一,去产能。去产能表现为PPI上升,销售收入增长,表现为企业盈利状况变好。由于盈利状态变好,微观经济基础稳定使得经济增长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与此同时,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好,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好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推出政策,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去影子银行、去杠杆。但所有的正确要与时间条件变化为依据。2018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不确定性,经济稳定的要求开始迫切,也构成了大家现在看的“六稳”,而且明年也要求继续坚持“六稳”。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特别是讨论金融问题,稳金融被高度关注。为什么要稳金融?中国经济长期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企业股权质押进而高负债情况下,出口收入是内部现金流,这个现金流可以用来付息。当出口下降,出现内部现金流不足,杠杆就维持不住。与此同时,在股权质押情况下,当股价下跌,资产价格下跌,质押物不足,银行追加质押。如果你质押追加不上去,银行就要变卖资产,然后形成螺旋性下跌,这就是我们说的踩踏事件。 所有的情况加在一块,就有可能出现杠杆的快速衰退。而我们刚刚说了,杠杆的快速衰退就是金融危机。以此分析看到2018年的问题,尽管有融资难、融资贵,但是我们认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18年前的融资难、融资贵,还有发展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只不过借钱变得贵了,借钱变得难了,是发展性的融资难。2018年以后的融资难、融资贵则变成生存性的问题。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维持住杠杆。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他的倒闭立马就在眼前。 所以为什么要支持民营经济?很简单。2018年的民营经济表现出“求包养”,从金融上来看“求包养”很重要的现象是谁能把我的银行贷款还了,谁能把工人工资发了,这个企业我不要了,这就是去杠杆的表现。逻辑结论就是,当整个社会内部现金流不足,杠杆普遍降,中央银行有责任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这是稳金融的责任。 所以从2018年4季度开始,特别是在2019年一季度表现的非常之明显,所谓的“货币放水”是在这个条件下出现的,是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所以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只是意味着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在提高。 我做个简单的解释。2018年中国央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纯货币政策转向双支柱“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大家知道货币政策是管理总需求的,应对金融周期的;而宏观审慎管理是控制杠杆率的,控制杠杆的变动。 宏观审慎管理要求是逆周期调节,是逆经济周期的,在收缩的时候加杠杆,杠杆快速上涨的时候去杠杆。今年的央行政策安排特征,更多的是宏观审慎管理要求,而不是货币政策放松的要求。 于是宏观管理是通过加杠杆进行的。2018年宏观杠杆率下降2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5个百分点,到三季度算了算大概在7.9个百分点。它表现为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向上,中央财经赤字增加,地方债加快发起。实质上,加杠杆已经在进行当中,这是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发现是流动性的补充。于是大家看到流动性成本短端下降非常之快,但利率在长端基本没有变化,违约率继续提高,意味着收益率曲线变陡。现在的争议是不是收益率曲线变得平缓一点,还是维持现在的收益率曲线?这是对货币政策放松很重要的争议。 从我们看来,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投资,不多说了。消费,尤其汽车销量大幅下行,意味着经济还会下行。在出口不能增长的情况下,投资与消费也不能增长,经济下行会变快,逻辑上需要有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货币政策的放松遇到了约束。因为最重要的是CPI上升,CPI上升是猪引起来的,是供给引来的问题。 货币政策收紧并不能使物价下降,但是货币政策放松一定助长着物价上升,说明货币政策放松是有约束的,至少在明年上半年很难放松。考虑到这次猪是供给侧的问题,特别是能繁母猪的下降,改变了猪周期。 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不是6个月一个周期了,很可能会长一点。能繁母猪恢复起来,然后再生下小猪,小猪再变成成品猪,时间预计长一点。物价上涨的态势和较高物价水平预计将维持两到三年。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放松受到影响,惟有的变化是财政扩张。 财政扩张,预计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扩大财政只有扩大赤字,赤字率可能在3%以上,今年2.8%提到3%,这是中央财政。其实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请大家注意,现在允许2019年到2022年三年中间,当年地方政府的预算可以在不超过当年新增债务限额60%以内提前使用下一年新增债务额度,这意味着当年的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可以扩大到预算的160%。今年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经济下行、顶住去杠杆。 与此同时,从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进一步减税的空间不大,但减费还有空间。最重要的政策是国企股权现在开始划转社保,现在划了10%,今后会继续加大比例,相应的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负担。 所以明年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会加大,反映中国一个传统逻辑,中国经济在出口导向情况下,出口是引领投资的,当出口好明显就投资,订单好明年就增工人、增设备、增厂房。当出口不好,投资自然萎缩。这时候就要政府投资,当地方政府没钱就要中央政府投资。 我们也注意到今年发改委开始公布明年的投资项目,其中铁公基最大的是开工建设成都到拉萨的铁路。未来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也跟刚刚看的世界经济一样,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 从长期因素来看是这三个因素,请大家关注,也是市场上的一个热点。第一个,5G建设和商用化。第二个,制造业升级,特别是智能制造。第三个,服务业崛起。这是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提高必然的反映。大家看到这几年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医疗、旅游、休闲这些高端服务业。 这些都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但现在传统的产业还比较大,这些增长点还不足以撑起整个经济。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是为它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使它快快长大。如果它能长大变成参天大树,中国的发展与增长就可持续。 怎么长大?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提高的故事,而这个提高主要是城市化。中国经济仍处在城市化进程之中,因为目前城市化率只有60%,其中又有20%的人是半城市化人口——农民工。过去经验一直表明,城市化率水平提高也是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加大城市化率,就能增加供给,也增加消费。 很简单,我们计算了一下。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只有30%消费,70%是汇到家里盖个漂亮的房子,但盖个漂亮的房子在那儿坐着喝西北风吗?没办法,还是得出来打工,于是漂亮的房子没有资产收益,变成闲置。如果农民工市民化,他的消费、他在城里的收入会大部分花在城市;如果农民工市民化,他的土地收入会减弱,土地便能集中经营、集约化经营。在集约化经营中,农村的资产会获得某种收益,而这个收益转成消费支撑他在城里买车、买房。 2018年开始,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500万人口以下城市重点人口放开户籍,包括北上广深的一线重点城市积极落实户籍积分制度。昨天刚刚国办、中办出台了新的政策,继续加大力度。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城市消费。 政策要求2020年完成1亿农民工市民化。随着农民工市民化,以及进一步城市化,农民对土地减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也有利于城市增加住宅用地供给。土地法已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说句老实话,我做中国宏观经济四十多年了,一直在国家体制内工作。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什么叫改革开放?就是调动积极性。我们看未来,要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因为农民还需要身份,这也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 因此必须深化“五位一体”改革,只有深化改革,破除束缚,积极性才能得到焕发,才能使中国经济增长可以维持。明年是“十三五”计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所以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详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先生 以下为姚洋先生演讲实录: 姚洋:很高兴来参加我们界面新闻主办的这个论坛。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讲一下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我们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上个星期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中央连续的发声发文来调整我们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这也能看到,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民企发展支持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没有改变的,这一点在四中全会里面又有重申,我们的民营经济和我们的国有经济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金融领域这种“所有制歧视”一直存在,歧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我们的国有银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作为银行把钱带给我们国有企业会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银行,或者仅仅靠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一方面,政府给的银行基准利率一直停留在5%到6%这个期间里,当然可以上浮50%、下浮50%,但是这个对于银行要完全覆盖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仍然做不到,因为我们看到在市场上民营企业能得到的利率基本上是在15%到20%,甚至更高。这么大的利差,就说明我们金融存在的问题太大了,中国不缺钱,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20年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多的,不仅国内有储蓄,我们国外还有净储蓄,一直是有盈余的。为什么对于民营企业的利率如此之高,20%,是世界少有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从去年开始的去杠杆是加剧了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差别对待的现象,去杠杆的方向应该来说是正确的,我们过去将近十年里头,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影子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还是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事实上它是一种变相的利率的市场化,银行体系内部无法做到利率市场化,怎么办呢?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在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风险在累积,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这块,P2P这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出现了金融秩序、金融纪律的松弛,由于一些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太好,存在掏空现象。 所以我们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我觉得是正确的方向。 但是方式和方法太猛烈了,这样是加剧了我们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小企业很多企业都是没有资金的,在A股市场上几十家民营企业由于质押爆仓,被迫把这个企业卖给了国有企业。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断有利好出来,但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市场上民营企业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 我们在去杠杆之后,怎么办?怎么来做一些调整?我是觉得我们去杠杆已经两年了,去杠杆的成绩已经显示出来了,下一步的的确确应该重新对这个去杠杆要做一个评估。一项政策下去总是要有评估,这个政策到底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应该回调一些,总得有这样的评估,否则的话永远是新政策层出不穷,效果如何我们不知道。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四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对影子银行这部分有一定的放松,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资金主要在银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常年金里面我们银行贷款占到全部的社会融资70%,在去杠杆最高峰的时候占到95%,也就是说我们直接融资那块基本上萎缩不振了,你把影子银行收回去之后,它对我们整个直接融资打击是非常大的。长远来说,一个国家想去杠杆,直接融资是一个根本。很多人老用中国和美国对比,说美国的M2除以GDP还不到100%,中国250%了还要增加,为什么低呢?因为他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中国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商业银行自动创造货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影子银行一点都不让它做的话,它把资金全都憋到银行体系里面来了。 我们对比一下今年和2016年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到当你不让银行的资金直接流向直接金融那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016年我们做了一次刺激,那次刺激量是很大的,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发了6万亿,2016年的第一季节我记得我们发货币发了4.6万亿,相当于正常一年的一半,这发的是很多的。可是今年我们发了多少呢?我们今年地方政府的债券发了5万亿,也就比2016年少了1万亿,但是我们的货币发的更多,我们上半年发货币发了13万亿,2016年全年只发了17万亿,你对比一下这两年的效果发现天壤之别,2016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放下去,立竿见影,到了2016年底,我还记得跟远征也是开一次会在讨论说,是不是我们2016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减速要见底了,当时我们觉得差不多,因为PPI转正。2017年,大家都看到2017年都是向好,所有的都好,国有企业2017年的利润上升了40%,民营企业也都是很好的,但是今年没见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去杠杆把影子银行去掉以后,银行的资金流不出来了,毛细血管不工作了,以前地方政府做一个项目,民间资金会跟投,委托贷款、信托资金就跟着来了,不是光砸下去五万亿、六万亿,还可能调动的社会资金六十万亿,整个投资十几二十万亿就下去了,会见效果。今年你把地方政府的5万亿砸下去,它见的效果不大。我们一定还是要想一想,关于影子银行这块是不是能回调一些? 回调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秩序的,银行和它的资管那部分不分家,这样做恐怕也不行。但是我们能不能学一学对外开放,我们对外开放搞QFII之类的,我们能不能也定一个认资质,市场的机构,你是资管机构也好,你是PE机构也好,信托也好,任一个资质,这些资质比较好的机构是不是直接可以从银行得到一些资金?比如说它的自有资金量比较大,我给它算一个倍数,算一个杠杆,比如5到10倍的杠杆,我把钱贷给它,这样这个钱能从银行流出来,否则我们就憋住了。 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想的回调的部分。 第二个方面,关于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的问题。去杠杆资管新政里面有一条非常厉害,就是所谓的不允许期限错配,就是你这个资金的源头多数机构都是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很难拿到,拿的都是短期资金,但是投资放出去的贷款都是长期的,或者中长期的,这有一个期限错位,一旦滚不动了会发生资金链条的断裂,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些小银行一样,资金没了,资金链就断掉了。现在还要求资管机构净值化管理,你要是投一个投资项目,7年之类的没有收益,前面都是亏的,你要写上这都是亏的,老百姓一看这不行,我不去投了。 这个也是对于控风险来说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对于资金来源来说,你把这个池子抽干了,没有人给你放水了,我们要想这个方面金融干什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其实我们的银行就在组合风险,我们的储户存的钱很少有人存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很多人是活期存款,或者放到货币市场里面,不太可能存长期的,因为长期的利率和短期的差距不是很大。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很多都是一年,甚至三年的,也有期限的错配,可是这就是银行应该做得事情,只要你能滚下去,就不会发生风险,为什么我们相信银行能滚下去呢?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老百姓愿意去存钱。如果我们能解决市场里头这些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问题,我觉得允许我们的这些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是合理的。这个是需要我们的监管机构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金融机构来做一些风险的组合。 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你不能把这些机构,还有一些业务通通杀死,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这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风险的匹配,有些人不喜好风险,就买比较安全的产品,比如说买国债,这很安全。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就要有高回报,他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我们中小民企的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有这样好的创新的,比如说我们的小额信贷公司,还有助贷业务,小额信贷公司跟中小企业很熟悉,知道他们的风险,但是小额信贷公司自己没有多少资金,就拿着自有资金去做担保,用银行的钱去给他自己的客户放贷。这个是有风险,但是如果你能控制它的杠杆率的话,比如说你想想违约率是5%,它的杠杆最高可以做到20倍,比如说1个亿的自有资金为20亿的贷款来担保,实际上风险是可控的,当然可以打点折,可以把违约的风险定高一点,比如按10%来打,让他10倍的杠杆率去做,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是都不让他们去做。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原先在深圳开了一家小额信贷,他们就做助贷,2017年他们盈利是8000万,能看到2017年整个市场是向好的,到了2018年亏损的一塌糊涂,2018年底就关门了,这个小额信贷公司不存在了。你这么搞下去,这么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就不存在了。在银行体系里面,我们也有一大批这种风险偏好比较高的银行,就是我们这些几千家城商行,这是原来我们农信社改造过来的,这些城商行是有问题,很多城商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很大的问题,你要真想去治理他们,你得治本,治理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搞一个包商银行把这个风险都给捅破了,这些小银行没有资金,没有人敢到那儿存款,拿的都是短期资金,银行拆借下来的资金,一暴露有风险之后没有机构再敢给他们钱了,没有钱就放不出去贷款了,中小企业就受到了约束。 这是第三方面,我们还是要允许一些高风险偏好机构的存在。 第四个方面,控风险我们也得有个度,金融体系里自然有风险,我们现在听到一个词叫做“控制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你这个系统本身就有风险,金融应该是什么?金融应该是给订单有风险,我怎么来把这个风险的影响降到最小?如果金融都没有风险了,金融就不存在了,我们银保监会有位副主席说,我们要把风险降为零,降为零金融就没法玩儿了,金融就是玩儿风险的。我们现在巡视巡省,我认为就应该巡腐败,你不能去巡业务,现在巡视都成了巡业务了,你这些纪检部门懂业务吗?你跑到银行去你有一笔坏账,有一个污点,谁还敢干?像我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一样,老来巡我们的业务,我们的业务没办法做了,我们怎么做研究? 这个好像说起来是一件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你落到现实中,你发现它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这些银行现在跑到民营企业哪儿去,唯一一个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死活。而且有些银行都是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还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我们的银行在这种高压的巡视下面,最后它的结果是什么?我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这样做下去我觉得是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是我想说的四个方面的改变。 我还要说一点稍微理论点的东西,关于中国杠杆率的问题。中国的杠杆率有多高?是不是合理?我觉得这个问题都得要重新去思考。去杠杆你是结构性的去,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控风险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有个指导思想,老觉得中国的杠杆率太高,我们的M2除以GDP掉到300%去了,这是个巨大问题,这是个指导思想。但是一说就说这个指标,我们就得回头想一想,中国这个杠杆率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把这个源头搞清楚再说。 无外乎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中国的金融体制造成的,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就创造货币,银行存进一块钱,最后会在银行体系里面滚动,在我们国家会变出五块,或者六块钱。第二个,中国老百姓爱储蓄,我们的企业也爱储蓄,最高峰的时候储蓄率达到52%,GDP的52%都是储蓄,现在降下来了是42%,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就放贷,这是我们M2比较高的根本原因。要想控宏观的杠杆率就要发展直接金融,鼓励老百姓消费,而不是鼓励老百姓去储蓄。 第二点,我的朋友黄海中和他的合作伙伴Baoten(音)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他们说货币是股权,是国家给老百姓发的股权,我们以前说货币是债务,他们说不对,货币实际上是股权,你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是对的,货币如果是债权的话,总有一天要还的。事实上国家发货币永远不需要还,所以它是股权。如果货币是股权的话,你就要想这个国家发货币就像公司圈钱似的,稀释股份,原来100万股稀释到150万股,对一个好企业来说,它发更多的股票,老百姓还愿意买,愿意持有,他不分红,他给你一点股票,老百姓为什么愿意持有呢?因为你这个企业在未来还有更好的增长的前景,所以老百姓愿意去持有。如果货币是一个股权的话,一个国家如果有增长潜能的话,他发货币就没有问题。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国家这种机会就更多了,在我们国家由于这种金融体系的“所有制歧视”,我们的民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要高出国有企业大概50%,国有企业资金回报率10%,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5%,但是民营企业得不到资金,国企拿一大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发一些货币是不是可以让民营企业得到一些? 在去杠杆之前,国有企业拿到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给流到民企去,国企拿资金便宜,拿了主业也用不了这么多,就把这些资金放到一个信托里面、委托贷款里面,这些钱就流到民营企业手里面去,所以我们的国企是个二银行,这件事情15年前我就发现了,我跟我的一个硕士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影子银行比较盛兴的时候基本上公开化了,但是现在不让做了,所以民营企业连漏水效应都没有了。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好比在一个池子里养鱼,池子里有大鱼、小鱼,你看大鱼吃太多了,你说这不行,我少投一点食,少投一点食的结果是大鱼把食全吃光了,小鱼一点都吃不到,正确的做法是投更多的食,大鱼吃饱了不吃了,小鱼能吃到一些,从黄海中和Baoten他们的理论出发,你重新想象我们的货币,你会发现有一些新的认识。 货币这个东西,还有杠杆率这个东西,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一样,最后它采用的货币发行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还想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还有对民营企业整个制度的架构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能把这次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文件落到实处,我们明年的经济状况会好转起来。 谢谢大家。[详情]
原标题:聚焦经济转型 决胜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京举办 回望2019年,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有效落实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总体目标。2020年,是 “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2020决战决胜态势明显。在全球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产能周期等叠加影响下,中国如何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如何进一步促进内生韧性,继续深耕“新动能”,成为解决结构性矛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所在。 感知中国经济脉动,洞察未来发展新蓝图,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主办的【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于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瑰丽酒店正式拉开帷幕。年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展望、金融业全面开放、人工智能应用、中国品牌崛起、企业社会责任等核心议题,展开10余场主旨演讲、2场高峰对话,与现场学者、专家、企业家一同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全局最优解。 主办方致辞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先生为大会发表开幕致辞。他提到,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 上海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裘新表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表示,目前去杠杆政策已经有了明显成效,接下来对去杠杆的政策要继续调整。首先,有秩序地回调影子银行,适当允许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存在,合理配制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同时他强调,控制风险要有“度”,注重控制系统性风险,但风险不能完全为零。中国杠杆率的现状还需从源头思考,可继续鼓励发展直接金融,鼓励消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济政策协调一致,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点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针对202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享。他认为2019全球经济分化并呈下行态势,预计2020年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衰退风险将加大,而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与债务风险的概率也将大幅提高。 受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内需。他指出,尽管2020年国内投资与消费增长带来内需下行压力, 但“猪周期”造成的CPI 上升却在客观上制约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因此,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明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高到3%之上,加大国资划转社保也将继续带来企业减费空间。 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曹远征仍持乐观态度。他指出,5G商用、制造业升级、服务消费崛起将带来诸多产业更新换代,城市化率提速与各大城市户籍进一步放开,则将在长期释放更多人口红利。就投资机会而言,包括 A 股、H 股在内的中国资产整体估值较低,新基建、新科技、人民币升值空间等都值得关注。 深兰科技: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海波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海波先生认为,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产业链分工,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学等新一代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他表示,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战略机遇,抓住这一次机遇,做好基础研究、确保基础科学领先世界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要积极推进工业智能化,把工业大国升级为工业强国,解决两大战略危机,提高GDP含金量,用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欧科集团:区块链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思考 欧科集团创始人 徐明星 欧科集团创始人徐明星先生分享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与规范。他提到,作为一个分布式不可逆的数据库,区块链可以抵制黑客账本攻击,是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账本公示机制,更是对金融科技的完全升级。关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可能性,全球已有超过100家银行进行了区块链应用探索,互联网科技巨头也进行了大量的区块链布局。区块链的颠覆性应有还有很多,未来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目前,区块链在政务管理、司法流程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正在为区块链多元应用提供规范化样本。 阿拉善SEE: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中国样本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艾路明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先生介绍了阿拉善SEE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历程,从2009年首次参加丹麦哥本哈根COP15会议,到2015年阿拉善SEE首次主办法国巴黎 COP21边会,阿拉善SEE完成了从参与到主导的过程。阿拉善SEE联合知名房地产公司发起房地产绿色供应链,严格把控碳排放标准,推出供应商的白名单、黑名单。他倡导,企业在经济创收的同时,更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变化,守护地球家园。 宜人财富:开辟在线财富管理第二战场 宜人财富总裁 尚筱 宜人财富总裁尚筱认为,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爆发式增长,为在线财富管理开辟了第二战场。近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增速快于GDP,2020年接近200万亿元,大众富裕人群目前人口大约3000万,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器”。尚筱认为,大众富裕群体目前存在三大痛点:理财越来越难、保险理财得不到保障、生活重大事件需要金融支持。财富管理企业亟需针对这些痛点推出整体财富管理方案,深耕市场需求。 安踏:重塑消费者价值 安踏集团副总裁 李玲 安踏副总裁李玲现场分享了安踏在多品牌发展阶段重塑消费者价值的努力。近年来,安踏一直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从专业运动到时尚、从高端到大众两个维度,形成了多品牌矩阵图。她提到,未来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必须回归商业价值根本。代际差异造成消费差异,为多元化的消费理念奠定基础。品牌企业要创新场景以攫取高端细分红利,以极致性价比挤占白牌市场是规模扩张的机会。她认为商业价值的根本,在于商品力、品牌力和零售力与消费者的互动,回归消费者价值。 中制智库:国际新格局下的中国制造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围绕中国制造在当下国际格局中的现状展开演讲,他提到,首先应该清醒认识“中国制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门类齐全,规模巨大,中低端制造业竞争力强,但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品质品牌层次较低,处于世界制造强国的第三阵营。“中国制造”需要注意出口依赖、内外周期共振等问题,防止陷入先进制造业被西方围堵、普通制造业被东南亚追赶、国内要素成本上升挤压的三面夹击困境。此外还需要警惕脱实向虚等错误倾向,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优势。未来的中国制造必须借打造“深层次改革、高层次开放、高水平市场经济”的政策红利,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注重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 圆桌论坛《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 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 圆桌对话《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 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由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担任主持,嘉宾们探讨了外部周期与预期影响下的市场波动现象,2019年流动性展望,科创版的推出对硬科技公司和投资人的机会等议题。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建先生表示,坚持价值创造是投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兼顾产业链上下游 ,去投资真正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金证互通副总经理陈景希先生提到,金证互通是一家以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其他投融资服务为主业的企业,信息化一直是公司最注重的理念,这为抓住科创板市场机遇提供了有力保障。 铂爵旅拍首席营销官郑向娜女士谈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是准确抓住了幸福产业的发展红利,配合精准的广告投放,实现营销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 马蜂窝旅游网副总裁陈惠女士提到,马蜂窝在短视频领域的深耕,以及对行为数据的收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种草到决策的分享闭环。这既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助推了旅游产业供给端的质量提升。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先生表示,梦想加的运营秘诀是为私密办公空间提供解决方案,关注人与科技,聚焦智能化、科技化商业地产运营。 印象笔记高级副总裁乔迁先生提到,从用户和自身的角度,企业品牌正在寻求不断进步,2019年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是让知识发挥更大价值,开发符合知识人群需求的更多新功能。 臻善对话: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2020年,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圆桌对话《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中,与会嘉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展开讨论,从学术和商业投资角度分别论述商业在推动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可持续性。圆桌由MKTforGOOD实验室创始人、社会营销顾问程艳青女士主持。 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昌波先生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健康发展密不可分,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美好生活,企业的力量都不可或缺。 红杉资本公共和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女士认为,企业的创新科技伴随着社会温度而逐渐升温,红杉资本期望通过资本的力量,将人才的能力转化为社会的动力。 拜耳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张蕾女士表示,从医疗健康到农业,拜耳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预防、诊断、治疗环节发挥所长,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致力于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准。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女士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依据企业的经营领域来践行,多年来,美赞臣始终致力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婴幼儿与罕见病的治疗,推动社会协同可持续。 伽蓝集团JALA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女士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龙头,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康意味着总体水平,而全面意味着平衡协调可持续,企业与社会需要共创、共生、共赢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年度报告发布:洞察可持续与城市发展新趋势 商道纵横合伙人兼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主任郎华 在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话题。界面新闻联合商道纵横就消费领域的可持续问题发布了《2019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商道纵横合伙人兼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主任郎华女士在现场做了分享。报告显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践行度较高,对不同品类产品可持续发展表现接受溢价的态度。但是消费者在选购可持续产品时仍面临一定困难,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企业还需作出更多努力,用社交性、互动性更强的推广方式帮助提升消费的可持续性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 经济发展的另一因子即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流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先生就城市人才引进分别发布了《城市人才吸纳度指数报告》的趋势性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在规模和质量层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优势明显,而人才吸引活力方面城市差距不大,中小城市相对表现较好。 本次年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有金证互通、光明乳业、欧科集团。 北京金证互通资本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8334,股票简称:金证互通)成立于 2004 年,是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业的头部企业,在规模、分支机构及客户保有量等方面居于行业前列。主要从事投资者关系管理及投融资相关服务,并借助控股、参股方式介入咨询服务、媒体、证券资产评估和投资业务领域,同时依托牛牛金融交互平台提供的市值管理辅助服务,为客户提供线上和线下的综合服务。 光明乳业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拥有100多年的历史,逐步确立以牧业、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是中国领先的高端乳品引领者。公司拥有乳品研究院、乳品加工设备以及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主营产品包括新鲜牛奶、新鲜酸奶、乳酸菌饮品、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婴儿奶粉、奶酪、黄油、冰淇淋、烘焙等多个品类。 欧科集团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和全场景应用探索,为行业提供基础技术建设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大型区块链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集团。欧科集团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办公室。欧科集团深耕区块链技术六年,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和大数据方面有深刻的积累,旗下设置OKCoin、OK区块链工程院、OK资本、OK区块链商学院4个机构,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群,对主流区块链大数据的解析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在路上,在探寻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征程上,【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愿与学界、业界、社会携手努力,持续关注政策新红利、产业新发展、商业新机会。[详情]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主办的【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隆重举办。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出席本次年会,并发表主办方致辞。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裘新说: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界面·财联社作为财经媒体主力军的担当就是要主动发声、去伪存真,维护金融市场的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裘新指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等知名学者与国内顶尖企业领袖莅临年会,共议经济转型新动能,展望2020发展新机会。 以下为裘新书记致辞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界与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我谨代表上海报业集团以及界面·财联社的同事们,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很高兴在年终之际再次与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回顾2019,展望2020。 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界面·财联社作为财经媒体主力军的担当就是要主动发声、去伪存真,维护金融市场的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经过六年的不断努力,上海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影响日益扩大。我们认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想借此机会简要介绍有关界面·财联社的四点重要信息: 第一点,确立愿景目标,打造“中国自己的彭博” 界面·财联社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媒体和新型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打造“中国自己的彭博”。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重大国家战略。伦敦有路透、纽约有彭博,上海也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彭博”。界面·财联社正在努力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信息平台。 第二点,整合效应显现,影响力持续提升,收入逆势上扬 2019年,界面·财联社的整合重组效应开始显现,营业收入大幅攀升,2019年同比2018年,增幅近40%。同时,界面·财联社在原创新闻生产能力、品牌影响力、网络传播力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保持比竞争对手“快一秒”的“财联社速度”得到资本市场广泛认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财经资讯服务比重不断提升,已经和近百家金融机构建立资讯服务战略合作,覆盖专业投资人群超过6000万。 第三点,全力转型“金融+科技”,打造智能金融数据平台 界面·财联社在“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方向上全速升级,公司新近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界面·财联社正在全力打造智能金融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金融信息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涌现,新一代投资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海量的结构化数据,而是希望从正在发生或者预期发生的事件中发现信息,确定投资策略。智能金融数据平台的核心就是挖掘非结构化数据的红利,通过信息聚合、资讯标签系统、财经事件处理模型等,推演出信息间的关联以及关联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形成直观、可用的财经资讯和数据,实现对传统结构化金融数据提供商的“弯道超车”。 目前,界面·财联社已经初步搭建了证券公司、高校、金融科技团队的一个紧密合作圈。相关专项课题获得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成为申报成功的唯一媒体单位。界面·财联社正在筹建的上海金融服务(证券类)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也将是中国证券大数据领域的唯一。 第四点,内容生产从资讯供应进一步向交易端延伸,实现“服务”与“交易”的战略闭环。 界面·财联社将探索通过与新型券商合作,实现内容生产范围从财经资讯供应向交易端延伸,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工具,完成客户交易行为精确画像和智能匹配,挖掘业务机会,实现“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交易”五位一体的业务闭环。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我们期待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媒体同仁畅所欲言,以睿智见解为我们前瞻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的莅临。 祝大家新年快乐,信心满满,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详情]
原标题:2019年度十大风光财经人物:猛人不配谈低调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丨王付娇 郑洁瑶 牙韩翔 楼婍沁 林北辰 陆柯言 柯晓斌 伍洋宇 罗盈盈 傅林林 界面新闻再次进行年度财经人物及公司盘点,我们将连续推出2019年度风光与失意财经人物、2019年度风光与失意公司,为读者呈现过去一年财经领域的重要记忆。 2019年对于企业家与公司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国内经济环境面临去杠杆及GDP增速趋缓的压力,全球范围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抬头,在美国主导下推行了30年的全球化开始出现逆转迹象,资本、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已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无论是在全球开展业务多年的成熟跨国公司,还是处于全球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公司,上述变化带来两个确定的影响是,创新与研发的重要性持续增加,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持续下降。 在筛选今年的财经人物时,我们发现成功企业家的个人或家族财富增长迅速,而遭遇挫折的企业家往往与债务脱不开干系。当企业家陷入困境时,以往的名气与争议会带来更广泛的关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王思聪与罗永浩,与冯鑫、戴志康、庞庆华等人相比,他们在生意上受到的挫折反倒没有那么惊心动魄。 #张一鸣 等待IPO 创业7年,由张一鸣一手创建的字节跳动已经成为了集移动资讯、短视频、内容社区等多赛道于一体的流量帝国。截至2019年7月,其在全球推出的十几款移动产品已经拥有逾15亿月活用户。 不仅如此,根据CNBC的报道,字节跳动在2019上半年还击败了腾讯和百度,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的中国第二大数字广告商。 可以说,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字节跳动就像是从缝隙中挣脱而出的异数,从BAT的手里生生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张船票。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这样评价张一鸣:“从许多量化指标来衡量,张一鸣都是全球顶尖创业家。” 对于自己的做事原则,张一鸣曾这样解释:“做任何事,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力出奇迹。”只要是团队觉得应该做的,就拥抱那些不确定性,大力去做。无论是移动资讯还是短视频,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故事在字节跳动这个APP工厂中都曾不断上演。 而现在,张一鸣还要将这个故事演到国外。分析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字节跳动旗下短视频产品TikTok被下载了逾7.5亿次,甚至超过了Facebook、YouTube和Snapchat等一众老牌社交应用。 在内容社交领域,TikTok已经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出海案例,而这样的成绩也让张一鸣和字节跳动的身价节节攀升。2019年10月,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已完成40亿美元Pre-IPO轮融资,由软银、KKR和春华领投,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这一数值也让其成为现今全球价值最高的初创公司。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一季度,字节跳动就要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创业7年,一直信奉延迟满足感的张一鸣,也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张勇 马云背后的男人 2019年是将载入阿里巴巴公司史的一年:在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正式交棒张勇。在短暂的三个月里,张勇完成了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阿里巴巴回港股二次上市,完成了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场募资;第二,将双十一交易额推向了2684亿的新高度。 如果用数字来看,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股价从9月10日的175美元,涨至12月10日美股开盘前大约199美元,累计涨幅为13.71%。这一数据远远好于纳斯达克和道琼斯的整体涨幅。 这使得阿里巴巴在马云卸任董事长3个月中,市值总计增加大约67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5000亿港元,阿里巴巴现在市值为5377亿美元(41900亿港元);按照港交所估值,阿里巴巴集团-SW(9988.HK)市值为41936亿港元,和阿里巴巴美股估值基本一致,是国内第一大互联网公司。 张勇气质儒雅,花名“逍遥子”,却难得逍遥。阿里巴巴这艘巨轮未来的航向,责任全部在其之上。张勇毕业于上海财大,财务出身和CFO的经历让他能够注意到这艘巨轮上的每一颗螺丝钉;张勇又富有创意,把光棍节打造成“双十一”这一年度最火热的营销活动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马云对张勇充满信心。他形容张勇这个人,“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这台超级计算机已经在阿里巴巴运转了12年,先后经历过淘宝CFO、天猫总裁、阿里首席运营官等职位,熟悉阿里的每一个齿轮。 这也是马云能够放心的原因,“他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赢得了客户、员工和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 #董明珠 不只赢了雷军 过去一年里,董明珠和她背后的格力电器风光无限。 在年初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格力电器新一届非独立董事,从而连任新一届董事长。两个月后,格力年报出炉,董明珠赢下与雷军的10亿赌约。 年中,格力的一纸举报信把奥克斯推至舆论中心,尽管举报动机存疑,这次举报仍然让格力赢得了大部分人心。 但这些都并非董明珠在今年的最高光时刻。 12月2日,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之争写下终章:珠海明骏拿下格力电器15%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由于董明珠也在珠海明骏背后的股东之列,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董明珠个人持有的格力股份再次增加。按照格力当前市值计算,目前董明珠总身家超过80亿,这还不包括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和分红。 高瓴资本承诺将给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总额不超过4%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将推动董事会未来每年拿出收益的一半来分红。按照格力一年200亿的利润来计算,董明珠每年拿到的分红或超1.5亿元。 财富暴涨只是其一。混改之后,格力集团不再对格力电器享有绝对话语权,新东家珠海明骏也无法实控董事会。格力电器将要迎来无实际控制人的时代,这对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团队来说是最好的安排,这意味着他们今后治理格力的自由度得到了保证。 至此,董明珠成为此次混改的最大赢家。 人人都称董明珠是格力的“造梦者”。在上任的前6年时间里,她独特的销售策略让格力实现营收增长一倍,利润增长两倍,格力也因此成为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对于外界质疑的多元化失败,董明珠对外从未表示过泄气。无论是银隆、芯片还是手机,她的回应都很乐观。 董明珠用“靠产品质量和诚信成的网红”来评价自己。如无意外,这个“网红”将在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上坐到68岁。董明珠很难停下来享受过去一年的风光,接下来就看她如何带领“新”格力完成6000亿的营收目标了。 #黄峥 精英攻陷下沉市场 2019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上,80后富豪黄峥以1499亿的身家位列第七。作为拼多多创始人,2019年他依然是公司掌舵人,却不再强调创业者的角色。 作为首位进入前十的80后富豪,黄峥其人颇为低调,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与此相对的,由他一手创立的拼多多上市后不改高调营销的作风,2019年依然延续高曝光、高投入营销的战略。 作为上市后的首个年头,拼多多在2019年以中概股新锐的角色受到华尔街注目;而在国内,阿里聚划算的狙击让拼多多前后受敌,其体量却一往直前,依然以远超市场水平的速度增长,截至第三季度,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超过了5亿。从市值来看,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成为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假货、山寨、低端是拼多多竭力摆脱的标签,但对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来说,低端、下沉从来不是他的逆鳞,而是值得长期投入的商机。 黄峥的成长经历是精英式的:1998年,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被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主修计算机专业;2002年本科毕业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2004年,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黄峥进入Google,并在2006年与李开复一起开拓中国市场,随后辞职创业。 在创立拼多多之前,黄峥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验:电商拼好货、代运营公司乐其以及游戏公司寻梦。而在拼多多创立两年半即登上上海中心敲钟的中概股记录之前,黄峥最为人道的一段经历是作为段永平的学徒,在其籍籍无名的时候就坐上了巴菲特价值62万美元的餐桌。 凭借拼多多的体量,黄峥的身家已经逾千亿。在拼多多内部,黄峥给自己取了一个花名“阿庄”,或为“庄家”之意。在上海办公室的拼多多员工们时常见到“阿庄”背着帆布包、脚踩运动鞋,不仅坐地铁上班,还会在食堂与员工一起排队,俨然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样子。 在最新的一期财报会上,拼多多因为百亿补贴带来的大幅亏损受到分析师关注,黄峥却以“长期投资”的战略定义回答了市场质疑,他说,“没有所谓的取舍……有时候数字表现不错,实际是没有抓住机遇,但是有时候数字表现不佳,却说明我们抓住了投资机会。拼多多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 #张勇 中国走出去的新加坡首富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在2019年有了新的头衔,新加坡首富。 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亿港元。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116.94亿元,同比增长59.3%,公司股东应占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0.92%。这让张勇夫妇的身价飙升。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百富榜中,张勇夫妇跻身第九名——而去年他们仅位列百强之中——2019年张勇夫妇的身家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财富较2018年的550亿元猛涨了118%。 除了成功上市,张勇夫妇的财富增长,也离不开海底捞的不断扩张,及全球布局加速。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餐厅130家,全球总门店从去年的466家增加至593家。从1994年张勇在四川简阳成立第一家海底捞算起,25年内张勇夫妇实现了财富的高速积累。2019年8月29日,《福布斯亚洲》发布了新加坡50大富豪榜,张勇以138亿美元的净资产登上榜首,成为新加坡首富。 #陈文源 出名未必趁早 即便没有遇到科创板,陈文源也早已有将华兴源创带到主板IPO的决心。 互联网新贵们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因不凡的成就备受瞩目,而生于1968年的陈文源在37岁那年才放下一切开始创业,这条路一走就是14年。 陈文源是一个典型的“术业有专攻”的崇尚者。他曾经对自己总结,华兴源创成功的秘诀是在检测设备领域专注,“不停地思考如何超越竞争对手”。 创业之前,陈文源在平板显示检测技术领域有过16年的研究经历。而华兴源创所做的事,简单而言就是“检测设备”,其对象从液晶显示屏到面板,再从OLED屏幕到半导体芯片。华兴源创的产品历程,也是国内电子行业发展史最直白的脚注。这也意味着尽管起步晚,但陈文源几乎抓住了后起的每一个浪潮。 外界对陈文源的创业故事知之甚少,但在一些零散的发声中,他渐渐显出大家熟悉的创业者形象。 他曾说,“(创业)那个时候我有收入颇丰的工作,不创业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心里不得劲。” 辞职成立公司时,在妻子张茜的支持下投入了一百万家底;他也有成熟的判断,选择了自己熟悉而擅长的领域后,凭着毅力接连拿下三星、LG、夏普、JDI、京东方、深天马以及苹果等大厂的订单;他还有不凡的目标,华兴源创的标杆是“世界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一流的检测设备商”。 时间终于来到2019年7月22日那天,科创板在一日之内造就了124位亿万富翁,陈文源、张茜夫妇以186.57亿元持股市值成为当中“首富”。资本和舆论的聚光灯随之打向华兴源创那栋四四方方的白色大楼,那里有一段沉淀已有十四年并将继续书写的创业故事,而外界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几个脚注。 #秦英林 风口上的河南首富 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造就了新的千亿富豪。 与猪肉价格一同增长的是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的股价。9月5日,牧原股份盘中最高价82.98元,股价创近一年新高。当天收盘时,每股价格为82.39元,全天成交额超过14亿元,而当天牧原股份总市值达1781亿元。 根据牧原股份半年报,其实际控制人秦英林及其妻子钱瑛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61.35%的股权。按牧原股份股价最高估算,秦英林夫妇持有股份超过1000亿元,他们也成为了河南省的第一个千亿富豪。 牧原股份与另外一个行业巨头温氏股份的差异在于,后者大部分猪由分散农户养殖,利于形成规模,但牧原股份通过养殖基地的方式养殖,能够保证出栏生猪的质量,并且高效对抗疫情风险。在猪瘟肆意时,牧原股份的优势则体现出来。 而猪也构成了牧原股份的全部。2018年,牧原股份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和种猪,全年销售生猪1101万头,实现营业收入133.88亿元,生猪销售比重达到99.05%。当时,在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秦英林夫妇的身价为355亿元财富。 不到一年时间,站在猪肉涨价风口之中,秦英林夫妇的身价上涨了两倍,进入千亿富豪的段位,风光无限。 #李宁 56岁的国货潮人 北京奥运会前后,本土大牌李宁曾风光无限。但在行业库存危机和品牌战略失误的情况下,2011至2014年间,李宁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连年亏损,国产第一体育品牌的宝座甚至被安踏夺走。 危急时刻,早已退出管理层的李宁不得不重回一线。从2014年开始,过去5年时间里,他以代理行政总裁的身份,重新掌权公司,创始人的回归使得全公司士气大涨。 从财报发布、新店开张到新产品上市,创始人李宁亲力亲为,不断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上,为自家品牌站台。在他的带领下,李宁逐步回到业绩增长的轨道上,并在2018财年首次实现营收破100亿元的目标。 最新的2019财年中期业绩显示,李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至人民币62.55亿元,净利润激增196%至7.95亿元,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这家国产运动品牌多次登上国际时装周的秀场,中国李宁时尚系列成为国货风潮中的佼佼者,备受市场瞩目,带动李宁运动时尚品类的零售流水增速高达54%,成为上半年贡献最大的品类。 由于业绩持续向好,李宁的股价持续飘红,今年迄今涨幅超过200%,创过去9年来的股价新高,目前总市值已经接近600亿港元。 随着公司业绩回暖,李宁回归执掌获得认可,他被视为这家国产品牌起死回生的关键因素。 现在,56岁的李宁找来一位帮手——今年9月,公司委任优衣库前中国COO钱炜,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在李宁不离开一线管理的情况下,两人共同担任联席行政总裁,分担CEO工作。 带领公司重回正轨之后,李宁或将逐步“放手”部分管理工作,交由职业经理人担纲。 #孙宏斌 收购狂人想低调 与以往相比,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个曾经语出惊人的狂人,如今低调了许多。 与孙宏斌个人的低调相比,他治下的融创中国今年再度掀起多起并购,在市场上依然风光。 2019年行业的第一起大并购,以融创花掉125个亿接盘泛海在京沪的核心地块开端,到年底再以153亿并购环球世纪与时代环球,期间还不断地接盘阳光100、新湖中宝等房企资产。 前几年在并购市场尝到甜头的孙宏斌,即便在房地产行业遭遇资本寒冬之际,他仍然是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提起并购,大家想到的也是孙宏斌和他的融创。 今年融创中国的销售额也保持着强势增长,连续两年位列年度房企销售排名的前五位。根据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融创以4754.1亿元的销售额暂时压倒万科,进入行业前三,对他们而言颇具意义。 这不禁让人想到2003年的博鳌,那时还经营着顺驰的孙宏斌夸下海口,称要超越万科。如今16年过去,这短暂的胜利让人感慨,顺驰早已不在,王石也已经远离地产江湖,而孙宏斌只表示:“超越万科是个意外。” 孙宏斌今年的风光,不仅是继续做并购市场的大佬,保持销售高增长,他还在今年完成了融创的多元化布局,即便他曾经一直反对房企多元化,但这却是大势所趋,也是所有龙头房企都在干的事情。 12月初,融创在青岛发布新品牌“融爱家”,布局医疗康养产业,再加上文化、文旅、以及通过收购进军的会议会展领域,融创已经形成以地产为核心的六大战略板块。 56岁的孙宏斌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王健林都未能实现的目标:在每一个战略板块都做到最好。 #李佳琦 电商一哥要创业 据公开数据整理估算,李佳琦在2019年的总收入达到了2亿元。一年之内,李佳琦凭借一己之力,对电商平台和消费品牌产生了龙卷风般的影响力。 事实上,就在今年双十一前,知道他名字的还只是沉迷于电商直播的一小部分人。但双十一过后,他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直播,他在双十一当晚创造了至少超过10亿元的交易额。这足以让他坐稳电商直播一哥的位置。而市场流出的一份“李佳琦直播间”刊例价也侧面证实了他的地位:10月21日、11月10日-11月11日这两个时段,其直播间美妆生活类产品正常佣金的一条链接价格为15万元,低佣金链接价格为20万元,无佣金价格还需另议。 而他能红出圈,除了依靠这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数据,还有各种通告机会的加持。 年末的这一两个月里,他为时尚杂志《时尚芭莎》拍摄了大片,又出现在了当红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快乐大本营》的镜头前。他甚至还与偶像艺人鹿晗同框拍摄了肯德基最新的圣诞电视广告——肯德基的季节广告通常都会找最当红的艺人、明星出镜,由此也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但他并不是真要转型做娱乐明星。 在今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李佳琦说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做一个享誉世界的新国货品牌”。而正是为了实现它,李佳琦才走起明星化路线,期望以自己的形象带动未来自创品牌的形象,从而摆脱网红品牌给人留下的产品低质、跑量销售的刻板印象。 同时他还成立了新公司,从电商业务起步开始积累市场经验。 2019年3月,李佳琦与培养了他的网红、艺人以及模特线上服务平台美ONE合作创立了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服装、箱包、鞋帽、化妆品等,由美ONE任大股东,李佳琦持股49%为第二大股东。这之后,李佳琦在天猫及天猫国际先后开出李佳琦专属店及李佳琦海外专属店,两家店铺目前分别已获得200万及26.5万的天猫用户关注。[详情]
曹远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丨界面·财联社主办的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2020年宏观市场分析及展望》。 以下为曹远征先生在“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谢谢!非常高兴能来到[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今天我主要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看,明年市场机会在什么地方,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全球市场;第二,中国市场。 一、全球经济市场形势 2019年全球经济处于分化之中,并在分化中呈下行趋势。刚刚姚洋教授也提到2017年的情况不错,2017年全球来看确实情况不错,那一年全球75%的国家都出现了增长。但从那以后世界经济就开始分化,而且愈演愈烈。这个分化不仅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分化,而且各个经济体内部也有分化。发达国家内部有分化、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有分化。 从发达经济体来看,除美国还维持较好经济增长态势以外,其他经济体都在放缓。今年欧洲经济增长接近于0,日本增速接近1%以下。发展中经济体中,曾经一度被认为经济增长态势最好的印度,现在也大幅放缓。2019年几乎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最低水平水平。明年是否延续这个态势?现在有不小的争论。从经济上来看可能会延续下行,但也有各种措施,避免下行幅度的加速。 市场在担心什么?看过去三年间经济增速的趋势预测,会发现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都在下行。很重要的市场态势就是美国国债收益曲线的倒挂,通常来说,这个倒挂从历史上看,大概率预示着未来12个月会有衰退迹象,因此全球市场极度的恐慌。 美国经济现在除了就业指标比较好以外,其他指标也出现疲态。我们认为这也是构成美联储降息的重要原因。大家都担心今后会不会下行风险更加剧烈,担心衰退会不会导致新的金融危机。 刚刚姚洋教授特别讲了杠杆的问题,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不同的。经济危机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是生产扩张赶不上市场扩张的危机。而金融危机是去杠杆的危机、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危机。 金融危机以后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在下降,这是去杠杆。但去杠杆太快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衰退,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了避免去杠杆过分激烈,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都持续扩张,来顶住经济部门的去杠杆。这时全球债务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债务占GDP比重大幅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日本,差不多370%。 目前人们担心假如经济衰退、经济下行,会不会导致去杠杆的态势再次出现?换言之,会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吗?这是市场上非常担忧的一件事情。因此,全球货币政策开始普遍宽松化。 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利率统计 这张表列示了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性利率,你会发现不管衰退有没有发生,为了预防衰退或者避免衰退更快的情况出现,很多国家都出台了预防性措施。美国的利率下行或减息就是预防性措施,这也是特朗普政府跟美联储之间的争议。 我们注意到除发达国家以外,为数不少的发展中国家也跟随着美联储进行实时降息。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欧元区已经到负利率。很多国家的利率水平维持在2以下。 下一个问题就产生了,假如明年经济不好,还需要抢救经济吗?假如明年会出现很大的金融风险,需要加杠杆,货币政策还能宽松吗?这在全球都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争论。传统的货币政策是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跟通货膨胀挂钩,核心要点是政策利率一定要高于通货膨胀率,才能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并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动而变动。 2008年危机发生以后,全球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处在低位,而且有通缩出现,导致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始终在低位。于是我们看到了全球货币政策分三个状态: 第一个,正常状态,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显著为正,名义政策利率处于高位,实际利率基本为正。这还是一个传统状态,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有实施空间。中国是这个状态,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的文章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第二个,非正常状态。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虽为正但比较低,名义政策利率处在低位,预示着货币政策未来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美国处于这种状态。 第三个,极端状态。通货膨胀率极低,名义政策利率极低甚至为负,预示着传统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空间,欧元区已经进入这种状态。 负利率在金融上是很不理想的。因为任何利率不可能为负,怎么形成负利率呢?也就是说,你到银行存款要倒收利息。为什么倒收利息?不是说要利息,而是说“现金保管费”。希望通过这种办法促进扩大消费。相反如果你要贷款,特别是一些用于投资的项目。银行认为这是可以补贴的,就构成了利率为零下的补贴,那就是负利率。 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大多处于正常状态,而美国、日本已经属于非正常状态,欧元区已经进入极端状态。这意味着传统货币的有效性大幅减少,未来出现衰退或者出现金融危机应该怎么办?现在全球有一个新的说法,财政政策货币化。通俗地理解就是发货币、买国债。 过去10年间,这个政策已经在实施,就是大家看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除了降息以外,很重要的特征是用央行资产负债表来支持财政、来支持国债的开支。这个理论的核心要点是如果不出现通货膨胀,货币可以无限发行。 通过货币无限发行,购买国债支持经济增长,这种理论叫“现代金融理论(MMT)”,代表了未来宏观政策的方向,就是财政政策货币化。去年社会各界讨论财政跟中央银行之间的配合问题,实际也暗含了这样一个争议,中央银行如何支持财政? 从明年的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贸易摩擦,也加大了金融风险。2009年危机以后是贸易增速最低的一年。大家知道全球化和去全球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哪?在全球化的年代、也就是2008年危机以前,经济增速比较快,贸易增速快在1倍以上。2009年危机以后,经济增速变低,贸易增速更低,带来了大宗商品的波动,加大了全球经济与金融的风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概率在大幅提高。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大家已经看到了,比如说,去年土耳其货币汇率的大幅贬值。 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速及新兴市场债务统计 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可能会长期下行,下行的原因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下降。上面这张图给大家列示了,OECD国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劳动生产率增速都在下降。而明年、后年是新兴市场的债权到期高峰年。如果经济长期下行、资金流动有了变化,很可能发展中国家会出现类似2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所以说,明年需要警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 未来会是什么样?我认为会是一个博弈,支撑因素存在,但潜在风险也在。从明年来看这几个因素在发生变化:第一个,5G等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第二个,刚刚说的短期财税刺激。第三个,低利率环境。是不是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消费者正常状态? 但是潜在风险也很明显。一个是美国大选,大选中间特朗普本人又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弹劾和不弹劾变成一个问题。同时我们看到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空间也相对狭窄,再加上贸易摩擦构成了短期内的潜在风险。 支撑因素、潜在风险在相互博弈与竞争,构成了明年的复杂局面。如果支撑因素大于潜在风险,特别是财政刺激政策会在明年开始出现,那么会有一个稳定上扬的态势。如果潜在风险大于这种因素,它会下行。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会看到市场避险情绪急剧上升,黄金价格飙升。为什么市场会买黄金,为了避险。从今天五月份开始黄金价格开始飙升,现在在1500美元左右。市场买黄金避险是担心经济会有下行风险,甚至会出现危机,所以才会飙升。注意一下,黄金在十年前2008年后价值达到最高1900美元,但危机以后迅速下降,因为它没有流动性。黄金价格再次上升意味着市场极度厌恶风险。 从市场操作来看,在保护主义政策下,各国宏观经济协调性日益变差,于是国际资本寻求避险资产成了主流,人民币资产成为关注的重点。在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尽管不乐观,但相行之下好像不是最坏的。 人民币资产价格相对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中美利差保持一定差距,目前是300BP左右。这预示着中国的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金融科目出现净流入态势,也构成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全球都在寻求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成了避险选择的重要资产。 中美利差统计及中国资本项目流动情况 我们看到这张图是中美利差变化和资本项目的流动情况,请大家注意,即使大家认为2018年的情况很差,那年中国资本项目流入的资金1000亿美元,今年幅度有所下降,但到三季度为止还有400多亿的美元净流入。 从市场上来看,是不是中国跟外国市场对人民币的看法正好相反?国外在看好中国资产,特别是固定收益上表现非常明显。 资本的净流入、净流出,希望成为大家研究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是开放经济体。特别是在贸易顺差持续缩减的情况下,一定靠资本项目的顺差来平衡国际收支。我们知道在资本项目,外商投资小于中国对外投资。因此在资本项目的这一科目之间是逆差的,一定要靠间接投资予以弥补。因为直接投资是逆差的,所以流入资本就成了一个选择,构成了明年金融开放很重要的原则。 历史上来看,高度关注金融科目的资本流动,对中国资产、对中国汇率有重大影响。如果当前态势继续保持,预计明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继续变大。这也构成了人民币成为全球避险的资产,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重点。 二、中国经济及市场形势 关于中国经济与宏观政策的变化。我们是这么看的,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今年前三季度6.2%,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在一二季度可能会是洼地,三四季度以后稍微上扬转平。 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刚刚姚洋教授特别提到2017年的状况。2016年到2017年,经济上了台阶开始回头,在2018年这一段时间中间,始终在略高于2016、2015、2014的速度上增长,市场是比较乐观的。 为什么乐观呢?是因为看到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力。这时候的政策逻辑就是刚刚姚洋所说的,我们发现增长是这么构成的。如下: 第一,去产能。去产能表现为PPI上升,销售收入增长,表现为企业盈利状况变好。由于盈利状态变好,微观经济基础稳定使得经济增长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与此同时,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好,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好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推出政策,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去影子银行、去杠杆。但所有的正确要与时间条件变化为依据。2018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不确定性,经济稳定的要求开始迫切,也构成了大家现在看的“六稳”,而且明年也要求继续坚持“六稳”。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特别是讨论金融问题,稳金融被高度关注。为什么要稳金融?中国经济长期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企业股权质押进而高负债情况下,出口收入是内部现金流,这个现金流可以用来付息。当出口下降,出现内部现金流不足,杠杆就维持不住。与此同时,在股权质押情况下,当股价下跌,资产价格下跌,质押物不足,银行追加质押。如果你质押追加不上去,银行就要变卖资产,然后形成螺旋性下跌,这就是我们说的踩踏事件。 所有的情况加在一块,就有可能出现杠杆的快速衰退。而我们刚刚说了,杠杆的快速衰退就是金融危机。以此分析看到2018年的问题,尽管有融资难、融资贵,但是我们认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18年前的融资难、融资贵,还有发展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只不过借钱变得贵了,借钱变得难了,是发展性的融资难。2018年以后的融资难、融资贵则变成生存性的问题。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维持住杠杆。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他的倒闭立马就在眼前。 所以为什么要支持民营经济?很简单。2018年的民营经济表现出“求包养”,从金融上来看“求包养”很重要的现象是谁能把我的银行贷款还了,谁能把工人工资发了,这个企业我不要了,这就是去杠杆的表现。逻辑结论就是,当整个社会内部现金流不足,杠杆普遍降,中央银行有责任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这是稳金融的责任。 所以从2018年4季度开始,特别是在2019年一季度表现的非常之明显,所谓的“货币放水”是在这个条件下出现的,是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所以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只是意味着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在提高。 我做个简单的解释。2018年中国央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纯货币政策转向双支柱“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大家知道货币政策是管理总需求的,应对金融周期的;而宏观审慎管理是控制杠杆率的,控制杠杆的变动。 宏观审慎管理要求是逆周期调节,是逆经济周期的,在收缩的时候加杠杆,杠杆快速上涨的时候去杠杆。今年的央行政策安排特征,更多的是宏观审慎管理要求,而不是货币政策放松的要求。 于是宏观管理是通过加杠杆进行的。2018年宏观杠杆率下降2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5个百分点,到三季度算了算大概在7.9个百分点。它表现为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向上,中央财经赤字增加,地方债加快发起。实质上,加杠杆已经在进行当中,这是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发现是流动性的补充。于是大家看到流动性成本短端下降非常之快,但利率在长端基本没有变化,违约率继续提高,意味着收益率曲线变陡。现在的争议是不是收益率曲线变得平缓一点,还是维持现在的收益率曲线?这是对货币政策放松很重要的争议。 从我们看来,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投资,不多说了。消费,尤其汽车销量大幅下行,意味着经济还会下行。在出口不能增长的情况下,投资与消费也不能增长,经济下行会变快,逻辑上需要有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货币政策的放松遇到了约束。因为最重要的是CPI上升,CPI上升是猪引起来的,是供给引来的问题。 货币政策收紧并不能使物价下降,但是货币政策放松一定助长着物价上升,说明货币政策放松是有约束的,至少在明年上半年很难放松。考虑到这次猪是供给侧的问题,特别是能繁母猪的下降,改变了猪周期。 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不是6个月一个周期了,很可能会长一点。能繁母猪恢复起来,然后再生下小猪,小猪再变成成品猪,时间预计长一点。物价上涨的态势和较高物价水平预计将维持两到三年。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放松受到影响,惟有的变化是财政扩张。 财政扩张,预计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扩大财政只有扩大赤字,赤字率可能在3%以上,今年2.8%提到3%,这是中央财政。其实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请大家注意,现在允许2019年到2022年三年中间,当年地方政府的预算可以在不超过当年新增债务限额60%以内提前使用下一年新增债务额度,这意味着当年的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可以扩大到预算的160%。今年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经济下行、顶住去杠杆。 与此同时,从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进一步减税的空间不大,但减费还有空间。最重要的政策是国企股权现在开始划转社保,现在划了10%,今后会继续加大比例,相应的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负担。 所以明年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会加大,反映中国一个传统逻辑,中国经济在出口导向情况下,出口是引领投资的,当出口好明显就投资,订单好明年就增工人、增设备、增厂房。当出口不好,投资自然萎缩。这时候就要政府投资,当地方政府没钱就要中央政府投资。 我们也注意到今年发改委开始公布明年的投资项目,其中铁公基最大的是开工建设成都到拉萨的铁路。未来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也跟刚刚看的世界经济一样,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 从长期因素来看是这三个因素,请大家关注,也是市场上的一个热点。第一个,5G建设和商用化。第二个,制造业升级,特别是智能制造。第三个,服务业崛起。这是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提高必然的反映。大家看到这几年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医疗、旅游、休闲这些高端服务业。 这些都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但现在传统的产业还比较大,这些增长点还不足以撑起整个经济。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是为它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使它快快长大。如果它能长大变成参天大树,中国的发展与增长就可持续。 怎么长大?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提高的故事,而这个提高主要是城市化。中国经济仍处在城市化进程之中,因为目前城市化率只有60%,其中又有20%的人是半城市化人口——农民工。过去经验一直表明,城市化率水平提高也是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加大城市化率,就能增加供给,也增加消费。 很简单,我们计算了一下。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只有30%消费,70%是汇到家里盖个漂亮的房子,但盖个漂亮的房子在那儿坐着喝西北风吗?没办法,还是得出来打工,于是漂亮的房子没有资产收益,变成闲置。如果农民工市民化,他的消费、他在城里的收入会大部分花在城市;如果农民工市民化,他的土地收入会减弱,土地便能集中经营、集约化经营。在集约化经营中,农村的资产会获得某种收益,而这个收益转成消费支撑他在城里买车、买房。 2018年开始,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500万人口以下城市重点人口放开户籍,包括北上广深的一线重点城市积极落实户籍积分制度。昨天刚刚国办、中办出台了新的政策,继续加大力度。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城市消费。 政策要求2020年完成1亿农民工市民化。随着农民工市民化,以及进一步城市化,农民对土地减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也有利于城市增加住宅用地供给。土地法已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说句老实话,我做中国宏观经济四十多年了,一直在国家体制内工作。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什么叫改革开放?就是调动积极性。我们看未来,要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因为农民还需要身份,这也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 因此必须深化“五位一体”改革,只有深化改革,破除束缚,积极性才能得到焕发,才能使中国经济增长可以维持。明年是“十三五”计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所以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详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先生 以下为姚洋先生演讲实录: 姚洋:很高兴来参加我们界面新闻主办的这个论坛。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讲一下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我们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上个星期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中央连续的发声发文来调整我们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这也能看到,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民企发展支持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没有改变的,这一点在四中全会里面又有重申,我们的民营经济和我们的国有经济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金融领域这种“所有制歧视”一直存在,歧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我们的国有银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作为银行把钱带给我们国有企业会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银行,或者仅仅靠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一方面,政府给的银行基准利率一直停留在5%到6%这个期间里,当然可以上浮50%、下浮50%,但是这个对于银行要完全覆盖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仍然做不到,因为我们看到在市场上民营企业能得到的利率基本上是在15%到20%,甚至更高。这么大的利差,就说明我们金融存在的问题太大了,中国不缺钱,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20年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多的,不仅国内有储蓄,我们国外还有净储蓄,一直是有盈余的。为什么对于民营企业的利率如此之高,20%,是世界少有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从去年开始的去杠杆是加剧了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差别对待的现象,去杠杆的方向应该来说是正确的,我们过去将近十年里头,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影子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还是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事实上它是一种变相的利率的市场化,银行体系内部无法做到利率市场化,怎么办呢?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在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风险在累积,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这块,P2P这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出现了金融秩序、金融纪律的松弛,由于一些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太好,存在掏空现象。 所以我们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我觉得是正确的方向。 但是方式和方法太猛烈了,这样是加剧了我们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小企业很多企业都是没有资金的,在A股市场上几十家民营企业由于质押爆仓,被迫把这个企业卖给了国有企业。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断有利好出来,但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市场上民营企业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 我们在去杠杆之后,怎么办?怎么来做一些调整?我是觉得我们去杠杆已经两年了,去杠杆的成绩已经显示出来了,下一步的的确确应该重新对这个去杠杆要做一个评估。一项政策下去总是要有评估,这个政策到底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应该回调一些,总得有这样的评估,否则的话永远是新政策层出不穷,效果如何我们不知道。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四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对影子银行这部分有一定的放松,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资金主要在银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常年金里面我们银行贷款占到全部的社会融资70%,在去杠杆最高峰的时候占到95%,也就是说我们直接融资那块基本上萎缩不振了,你把影子银行收回去之后,它对我们整个直接融资打击是非常大的。长远来说,一个国家想去杠杆,直接融资是一个根本。很多人老用中国和美国对比,说美国的M2除以GDP还不到100%,中国250%了还要增加,为什么低呢?因为他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中国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商业银行自动创造货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影子银行一点都不让它做的话,它把资金全都憋到银行体系里面来了。 我们对比一下今年和2016年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到当你不让银行的资金直接流向直接金融那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016年我们做了一次刺激,那次刺激量是很大的,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发了6万亿,2016年的第一季节我记得我们发货币发了4.6万亿,相当于正常一年的一半,这发的是很多的。可是今年我们发了多少呢?我们今年地方政府的债券发了5万亿,也就比2016年少了1万亿,但是我们的货币发的更多,我们上半年发货币发了13万亿,2016年全年只发了17万亿,你对比一下这两年的效果发现天壤之别,2016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放下去,立竿见影,到了2016年底,我还记得跟远征也是开一次会在讨论说,是不是我们2016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减速要见底了,当时我们觉得差不多,因为PPI转正。2017年,大家都看到2017年都是向好,所有的都好,国有企业2017年的利润上升了40%,民营企业也都是很好的,但是今年没见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去杠杆把影子银行去掉以后,银行的资金流不出来了,毛细血管不工作了,以前地方政府做一个项目,民间资金会跟投,委托贷款、信托资金就跟着来了,不是光砸下去五万亿、六万亿,还可能调动的社会资金六十万亿,整个投资十几二十万亿就下去了,会见效果。今年你把地方政府的5万亿砸下去,它见的效果不大。我们一定还是要想一想,关于影子银行这块是不是能回调一些? 回调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秩序的,银行和它的资管那部分不分家,这样做恐怕也不行。但是我们能不能学一学对外开放,我们对外开放搞QFII之类的,我们能不能也定一个认资质,市场的机构,你是资管机构也好,你是PE机构也好,信托也好,任一个资质,这些资质比较好的机构是不是直接可以从银行得到一些资金?比如说它的自有资金量比较大,我给它算一个倍数,算一个杠杆,比如5到10倍的杠杆,我把钱贷给它,这样这个钱能从银行流出来,否则我们就憋住了。 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想的回调的部分。 第二个方面,关于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的问题。去杠杆资管新政里面有一条非常厉害,就是所谓的不允许期限错配,就是你这个资金的源头多数机构都是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很难拿到,拿的都是短期资金,但是投资放出去的贷款都是长期的,或者中长期的,这有一个期限错位,一旦滚不动了会发生资金链条的断裂,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些小银行一样,资金没了,资金链就断掉了。现在还要求资管机构净值化管理,你要是投一个投资项目,7年之类的没有收益,前面都是亏的,你要写上这都是亏的,老百姓一看这不行,我不去投了。 这个也是对于控风险来说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对于资金来源来说,你把这个池子抽干了,没有人给你放水了,我们要想这个方面金融干什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其实我们的银行就在组合风险,我们的储户存的钱很少有人存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很多人是活期存款,或者放到货币市场里面,不太可能存长期的,因为长期的利率和短期的差距不是很大。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很多都是一年,甚至三年的,也有期限的错配,可是这就是银行应该做得事情,只要你能滚下去,就不会发生风险,为什么我们相信银行能滚下去呢?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老百姓愿意去存钱。如果我们能解决市场里头这些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问题,我觉得允许我们的这些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是合理的。这个是需要我们的监管机构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金融机构来做一些风险的组合。 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你不能把这些机构,还有一些业务通通杀死,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这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风险的匹配,有些人不喜好风险,就买比较安全的产品,比如说买国债,这很安全。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就要有高回报,他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我们中小民企的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有这样好的创新的,比如说我们的小额信贷公司,还有助贷业务,小额信贷公司跟中小企业很熟悉,知道他们的风险,但是小额信贷公司自己没有多少资金,就拿着自有资金去做担保,用银行的钱去给他自己的客户放贷。这个是有风险,但是如果你能控制它的杠杆率的话,比如说你想想违约率是5%,它的杠杆最高可以做到20倍,比如说1个亿的自有资金为20亿的贷款来担保,实际上风险是可控的,当然可以打点折,可以把违约的风险定高一点,比如按10%来打,让他10倍的杠杆率去做,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是都不让他们去做。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原先在深圳开了一家小额信贷,他们就做助贷,2017年他们盈利是8000万,能看到2017年整个市场是向好的,到了2018年亏损的一塌糊涂,2018年底就关门了,这个小额信贷公司不存在了。你这么搞下去,这么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就不存在了。在银行体系里面,我们也有一大批这种风险偏好比较高的银行,就是我们这些几千家城商行,这是原来我们农信社改造过来的,这些城商行是有问题,很多城商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很大的问题,你要真想去治理他们,你得治本,治理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搞一个包商银行把这个风险都给捅破了,这些小银行没有资金,没有人敢到那儿存款,拿的都是短期资金,银行拆借下来的资金,一暴露有风险之后没有机构再敢给他们钱了,没有钱就放不出去贷款了,中小企业就受到了约束。 这是第三方面,我们还是要允许一些高风险偏好机构的存在。 第四个方面,控风险我们也得有个度,金融体系里自然有风险,我们现在听到一个词叫做“控制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你这个系统本身就有风险,金融应该是什么?金融应该是给订单有风险,我怎么来把这个风险的影响降到最小?如果金融都没有风险了,金融就不存在了,我们银保监会有位副主席说,我们要把风险降为零,降为零金融就没法玩儿了,金融就是玩儿风险的。我们现在巡视巡省,我认为就应该巡腐败,你不能去巡业务,现在巡视都成了巡业务了,你这些纪检部门懂业务吗?你跑到银行去你有一笔坏账,有一个污点,谁还敢干?像我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一样,老来巡我们的业务,我们的业务没办法做了,我们怎么做研究? 这个好像说起来是一件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你落到现实中,你发现它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这些银行现在跑到民营企业哪儿去,唯一一个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死活。而且有些银行都是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还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我们的银行在这种高压的巡视下面,最后它的结果是什么?我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这样做下去我觉得是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是我想说的四个方面的改变。 我还要说一点稍微理论点的东西,关于中国杠杆率的问题。中国的杠杆率有多高?是不是合理?我觉得这个问题都得要重新去思考。去杠杆你是结构性的去,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控风险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有个指导思想,老觉得中国的杠杆率太高,我们的M2除以GDP掉到300%去了,这是个巨大问题,这是个指导思想。但是一说就说这个指标,我们就得回头想一想,中国这个杠杆率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把这个源头搞清楚再说。 无外乎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中国的金融体制造成的,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就创造货币,银行存进一块钱,最后会在银行体系里面滚动,在我们国家会变出五块,或者六块钱。第二个,中国老百姓爱储蓄,我们的企业也爱储蓄,最高峰的时候储蓄率达到52%,GDP的52%都是储蓄,现在降下来了是42%,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就放贷,这是我们M2比较高的根本原因。要想控宏观的杠杆率就要发展直接金融,鼓励老百姓消费,而不是鼓励老百姓去储蓄。 第二点,我的朋友黄海中和他的合作伙伴Baoten(音)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他们说货币是股权,是国家给老百姓发的股权,我们以前说货币是债务,他们说不对,货币实际上是股权,你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是对的,货币如果是债权的话,总有一天要还的。事实上国家发货币永远不需要还,所以它是股权。如果货币是股权的话,你就要想这个国家发货币就像公司圈钱似的,稀释股份,原来100万股稀释到150万股,对一个好企业来说,它发更多的股票,老百姓还愿意买,愿意持有,他不分红,他给你一点股票,老百姓为什么愿意持有呢?因为你这个企业在未来还有更好的增长的前景,所以老百姓愿意去持有。如果货币是一个股权的话,一个国家如果有增长潜能的话,他发货币就没有问题。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国家这种机会就更多了,在我们国家由于这种金融体系的“所有制歧视”,我们的民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要高出国有企业大概50%,国有企业资金回报率10%,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5%,但是民营企业得不到资金,国企拿一大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发一些货币是不是可以让民营企业得到一些? 在去杠杆之前,国有企业拿到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给流到民企去,国企拿资金便宜,拿了主业也用不了这么多,就把这些资金放到一个信托里面、委托贷款里面,这些钱就流到民营企业手里面去,所以我们的国企是个二银行,这件事情15年前我就发现了,我跟我的一个硕士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影子银行比较盛兴的时候基本上公开化了,但是现在不让做了,所以民营企业连漏水效应都没有了。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好比在一个池子里养鱼,池子里有大鱼、小鱼,你看大鱼吃太多了,你说这不行,我少投一点食,少投一点食的结果是大鱼把食全吃光了,小鱼一点都吃不到,正确的做法是投更多的食,大鱼吃饱了不吃了,小鱼能吃到一些,从黄海中和Baoten他们的理论出发,你重新想象我们的货币,你会发现有一些新的认识。 货币这个东西,还有杠杆率这个东西,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一样,最后它采用的货币发行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还想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还有对民营企业整个制度的架构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能把这次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文件落到实处,我们明年的经济状况会好转起来。 谢谢大家。[详情]
原标题:聚焦经济转型 决胜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京举办 回望2019年,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有效落实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总体目标。2020年,是 “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2020决战决胜态势明显。在全球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产能周期等叠加影响下,中国如何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如何进一步促进内生韧性,继续深耕“新动能”,成为解决结构性矛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所在。 感知中国经济脉动,洞察未来发展新蓝图,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主办的【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于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瑰丽酒店正式拉开帷幕。年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展望、金融业全面开放、人工智能应用、中国品牌崛起、企业社会责任等核心议题,展开10余场主旨演讲、2场高峰对话,与现场学者、专家、企业家一同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全局最优解。 主办方致辞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先生为大会发表开幕致辞。他提到,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 上海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裘新表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表示,目前去杠杆政策已经有了明显成效,接下来对去杠杆的政策要继续调整。首先,有秩序地回调影子银行,适当允许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存在,合理配制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同时他强调,控制风险要有“度”,注重控制系统性风险,但风险不能完全为零。中国杠杆率的现状还需从源头思考,可继续鼓励发展直接金融,鼓励消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济政策协调一致,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点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针对202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享。他认为2019全球经济分化并呈下行态势,预计2020年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衰退风险将加大,而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与债务风险的概率也将大幅提高。 受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内需。他指出,尽管2020年国内投资与消费增长带来内需下行压力, 但“猪周期”造成的CPI 上升却在客观上制约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因此,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明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高到3%之上,加大国资划转社保也将继续带来企业减费空间。 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曹远征仍持乐观态度。他指出,5G商用、制造业升级、服务消费崛起将带来诸多产业更新换代,城市化率提速与各大城市户籍进一步放开,则将在长期释放更多人口红利。就投资机会而言,包括 A 股、H 股在内的中国资产整体估值较低,新基建、新科技、人民币升值空间等都值得关注。 深兰科技: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海波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海波先生认为,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产业链分工,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学等新一代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他表示,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战略机遇,抓住这一次机遇,做好基础研究、确保基础科学领先世界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要积极推进工业智能化,把工业大国升级为工业强国,解决两大战略危机,提高GDP含金量,用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欧科集团:区块链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思考 欧科集团创始人 徐明星 欧科集团创始人徐明星先生分享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与规范。他提到,作为一个分布式不可逆的数据库,区块链可以抵制黑客账本攻击,是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账本公示机制,更是对金融科技的完全升级。关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可能性,全球已有超过100家银行进行了区块链应用探索,互联网科技巨头也进行了大量的区块链布局。区块链的颠覆性应有还有很多,未来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目前,区块链在政务管理、司法流程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正在为区块链多元应用提供规范化样本。 阿拉善SEE: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中国样本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艾路明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先生介绍了阿拉善SEE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历程,从2009年首次参加丹麦哥本哈根COP15会议,到2015年阿拉善SEE首次主办法国巴黎 COP21边会,阿拉善SEE完成了从参与到主导的过程。阿拉善SEE联合知名房地产公司发起房地产绿色供应链,严格把控碳排放标准,推出供应商的白名单、黑名单。他倡导,企业在经济创收的同时,更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变化,守护地球家园。 宜人财富:开辟在线财富管理第二战场 宜人财富总裁 尚筱 宜人财富总裁尚筱认为,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爆发式增长,为在线财富管理开辟了第二战场。近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增速快于GDP,2020年接近200万亿元,大众富裕人群目前人口大约3000万,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器”。尚筱认为,大众富裕群体目前存在三大痛点:理财越来越难、保险理财得不到保障、生活重大事件需要金融支持。财富管理企业亟需针对这些痛点推出整体财富管理方案,深耕市场需求。 安踏:重塑消费者价值 安踏集团副总裁 李玲 安踏副总裁李玲现场分享了安踏在多品牌发展阶段重塑消费者价值的努力。近年来,安踏一直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从专业运动到时尚、从高端到大众两个维度,形成了多品牌矩阵图。她提到,未来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必须回归商业价值根本。代际差异造成消费差异,为多元化的消费理念奠定基础。品牌企业要创新场景以攫取高端细分红利,以极致性价比挤占白牌市场是规模扩张的机会。她认为商业价值的根本,在于商品力、品牌力和零售力与消费者的互动,回归消费者价值。 中制智库:国际新格局下的中国制造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围绕中国制造在当下国际格局中的现状展开演讲,他提到,首先应该清醒认识“中国制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门类齐全,规模巨大,中低端制造业竞争力强,但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品质品牌层次较低,处于世界制造强国的第三阵营。“中国制造”需要注意出口依赖、内外周期共振等问题,防止陷入先进制造业被西方围堵、普通制造业被东南亚追赶、国内要素成本上升挤压的三面夹击困境。此外还需要警惕脱实向虚等错误倾向,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优势。未来的中国制造必须借打造“深层次改革、高层次开放、高水平市场经济”的政策红利,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注重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 圆桌论坛《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 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 圆桌对话《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核 心价值,塑造卓越品牌》由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担任主持,嘉宾们探讨了外部周期与预期影响下的市场波动现象,2019年流动性展望,科创版的推出对硬科技公司和投资人的机会等议题。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建先生表示,坚持价值创造是投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兼顾产业链上下游 ,去投资真正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金证互通副总经理陈景希先生提到,金证互通是一家以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其他投融资服务为主业的企业,信息化一直是公司最注重的理念,这为抓住科创板市场机遇提供了有力保障。 铂爵旅拍首席营销官郑向娜女士谈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是准确抓住了幸福产业的发展红利,配合精准的广告投放,实现营销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 马蜂窝旅游网副总裁陈惠女士提到,马蜂窝在短视频领域的深耕,以及对行为数据的收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种草到决策的分享闭环。这既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助推了旅游产业供给端的质量提升。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先生表示,梦想加的运营秘诀是为私密办公空间提供解决方案,关注人与科技,聚焦智能化、科技化商业地产运营。 印象笔记高级副总裁乔迁先生提到,从用户和自身的角度,企业品牌正在寻求不断进步,2019年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是让知识发挥更大价值,开发符合知识人群需求的更多新功能。 臻善对话: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2020年,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圆桌对话《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中,与会嘉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展开讨论,从学术和商业投资角度分别论述商业在推动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可持续性。圆桌由MKTforGOOD实验室创始人、社会营销顾问程艳青女士主持。 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昌波先生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健康发展密不可分,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美好生活,企业的力量都不可或缺。 红杉资本公共和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女士认为,企业的创新科技伴随着社会温度而逐渐升温,红杉资本期望通过资本的力量,将人才的能力转化为社会的动力。 拜耳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张蕾女士表示,从医疗健康到农业,拜耳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预防、诊断、治疗环节发挥所长,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致力于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准。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女士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依据企业的经营领域来践行,多年来,美赞臣始终致力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婴幼儿与罕见病的治疗,推动社会协同可持续。 伽蓝集团JALA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女士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龙头,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康意味着总体水平,而全面意味着平衡协调可持续,企业与社会需要共创、共生、共赢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年度报告发布:洞察可持续与城市发展新趋势 商道纵横合伙人兼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主任郎华 在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话题。界面新闻联合商道纵横就消费领域的可持续问题发布了《2019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商道纵横合伙人兼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主任郎华女士在现场做了分享。报告显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践行度较高,对不同品类产品可持续发展表现接受溢价的态度。但是消费者在选购可持续产品时仍面临一定困难,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企业还需作出更多努力,用社交性、互动性更强的推广方式帮助提升消费的可持续性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 经济发展的另一因子即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流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先生就城市人才引进分别发布了《城市人才吸纳度指数报告》的趋势性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在规模和质量层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优势明显,而人才吸引活力方面城市差距不大,中小城市相对表现较好。 本次年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有金证互通、光明乳业、欧科集团。 北京金证互通资本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8334,股票简称:金证互通)成立于 2004 年,是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业的头部企业,在规模、分支机构及客户保有量等方面居于行业前列。主要从事投资者关系管理及投融资相关服务,并借助控股、参股方式介入咨询服务、媒体、证券资产评估和投资业务领域,同时依托牛牛金融交互平台提供的市值管理辅助服务,为客户提供线上和线下的综合服务。 光明乳业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拥有100多年的历史,逐步确立以牧业、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是中国领先的高端乳品引领者。公司拥有乳品研究院、乳品加工设备以及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主营产品包括新鲜牛奶、新鲜酸奶、乳酸菌饮品、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婴儿奶粉、奶酪、黄油、冰淇淋、烘焙等多个品类。 欧科集团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和全场景应用探索,为行业提供基础技术建设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大型区块链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集团。欧科集团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办公室。欧科集团深耕区块链技术六年,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和大数据方面有深刻的积累,旗下设置OKCoin、OK区块链工程院、OK资本、OK区块链商学院4个机构,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群,对主流区块链大数据的解析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在路上,在探寻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征程上,【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愿与学界、业界、社会携手努力,持续关注政策新红利、产业新发展、商业新机会。[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欧科集团创始人徐明星出席并演讲。他指出,比特币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这种商品和游戏里面各种各样游戏社区里面的游戏币没有区别,只不过这种商品利用了区块链技术。 徐明星指出,区块链不是非常神秘的技术,区块链是一个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分布式不可逆的数据库”。数据库技术在互联网上是非常常见的技术,也是今天互联网科技的基础设施。但是他强调,区块链这种数据库跟之前的数据库都不一样,它是点对点数据库或者叫做去中心化网络上的数据库。他指出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网络有两个特点:第一,对等的,网络里每个节点都是对等的。第二,安全的,某一些网络损坏或者节点损坏,对网络的运行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徐明星表示,区块链可以改变以往的交易过程,两个用户在如今的网络上互相做交易,要经过银行、中转行、清算中心等很多中介环节,而在区块链的网络上,交易和记账将变成点对点的,不依靠个人中介的。他强调,区块链带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模式,“让我们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回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 关于区块链的应用,他指出,在过去20年里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工具性应用,一类是颠覆性应用。在工具性应用方面,在区块链基础上可以建立拥有法律效力电子证据,以及实现商品的溯源、审计等。他表示:“甚至未来我们每个人的房产证、我们的股权、我们汽车的车本可能都会是区块链的证书。” 在颠覆性应用方面,他表示比特币即是一例,此外点对点的邮件、点对点的微信,甚至点对点的淘宝,区块链正在产生很多的颠覆性应用。 谈及比特币,他表示比特币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这种商品和游戏里面各种各样游戏社区里面的游戏币没有区别,只不过这种商品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的社区里,大家认同它有一定的价值。 关于去中心化,他表示本质来讲区块链是去中间环节化。他指出,比特币的设计者设计了一个规则,今天已经过了十年了,但这个规则从未被篡改过。区块链是强中心的,只不过这个中心非常的基础,是系统规则的制定者,而且不能轻易篡改。在执行中,大量的中间环节将被省去。 关于数字货币,徐明星指出,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点对点支付的数字货币。这种数字货币跟比特币存在区别,它不是由加密算法生成的,仍然是由中央机构生成的,它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微信的二维码跟支付宝的二维码未来可实现互相转账。 最后他强调,区块链不是魔鬼。政府对于区块链是可以建立有强有力的控制体系的。区块链虽然是点对点的,但区块链也可以提供很多监管的工具。[详情]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主办的【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隆重举办。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出席本次年会,并发表主办方致辞。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裘新说: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界面·财联社作为财经媒体主力军的担当就是要主动发声、去伪存真,维护金融市场的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裘新指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等知名学者与国内顶尖企业领袖莅临年会,共议经济转型新动能,展望2020发展新机会。 以下为裘新书记致辞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界与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我谨代表上海报业集团以及界面·财联社的同事们,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很高兴在年终之际再次与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回顾2019,展望2020。 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界面·财联社作为财经媒体主力军的担当就是要主动发声、去伪存真,维护金融市场的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经过六年的不断努力,上海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影响日益扩大。我们认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内容+技术+运营”叠加驱动,实现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上报集团正在着力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智媒体矩阵”,界面·财联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想借此机会简要介绍有关界面·财联社的四点重要信息: 第一点,确立愿景目标,打造“中国自己的彭博” 界面·财联社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媒体和新型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打造“中国自己的彭博”。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重大国家战略。伦敦有路透、纽约有彭博,上海也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彭博”。界面·财联社正在努力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信息平台。 第二点,整合效应显现,影响力持续提升,收入逆势上扬 2019年,界面·财联社的整合重组效应开始显现,营业收入大幅攀升,2019年同比2018年,增幅近40%。同时,界面·财联社在原创新闻生产能力、品牌影响力、网络传播力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保持比竞争对手“快一秒”的“财联社速度”得到资本市场广泛认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财经资讯服务比重不断提升,已经和近百家金融机构建立资讯服务战略合作,覆盖专业投资人群超过6000万。 第三点,全力转型“金融+科技”,打造智能金融数据平台 界面·财联社在“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方向上全速升级,公司新近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界面·财联社正在全力打造智能金融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金融信息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涌现,新一代投资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海量的结构化数据,而是希望从正在发生或者预期发生的事件中发现信息,确定投资策略。智能金融数据平台的核心就是挖掘非结构化数据的红利,通过信息聚合、资讯标签系统、财经事件处理模型等,推演出信息间的关联以及关联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形成直观、可用的财经资讯和数据,实现对传统结构化金融数据提供商的“弯道超车”。 目前,界面·财联社已经初步搭建了证券公司、高校、金融科技团队的一个紧密合作圈。相关专项课题获得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成为申报成功的唯一媒体单位。界面·财联社正在筹建的上海金融服务(证券类)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也将是中国证券大数据领域的唯一。 第四点,内容生产从资讯供应进一步向交易端延伸,实现“服务”与“交易”的战略闭环。 界面·财联社将探索通过与新型券商合作,实现内容生产范围从财经资讯供应向交易端延伸,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工具,完成客户交易行为精确画像和智能匹配,挖掘业务机会,实现“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交易”五位一体的业务闭环。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我们期待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媒体同仁畅所欲言,以睿智见解为我们前瞻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的莅临。 祝大家新年快乐,信心满满,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海波出席,并围绕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表演讲。 陈海波表示,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大数据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副产品。第二,数字经济是三、四次工业革命之间连接的桥梁。第三,目前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经济交替发展的阶段。第四,数字经济必然走向人工智能经济,数字智能贯穿人工智能的符号推理、深度学习、认知推理、人机智能四个阶段。第五,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在无限接近人脑的运行机制加上机器的强大算力,那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目前还处在一个弱人工智能的阶段。第六,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他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加强基础的理论研究、主攻关键的核心技术、强化科技应用的开发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他介绍称,在我国规划表里面,2020年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应该能达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万亿,2025年要达到4千亿,带动相关产业达到5万亿,2030年,整个产业规模要达到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但是也有一些理论认为,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在2020年可能就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规划,也证明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国具有人才竞争优势,未来5到10年,将产生大几百万的人工智能的人才。他表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文专利和保有量在数量上有优势,但是在质量仍需提高。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陈海波:非常高兴在北京和大家共同分享关于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话题,按照组委会的要求,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从科技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按照深兰目前的能力,能够在这些领域做的一些实践的范例。 首先,希望大家来看这两个视频,大家应该知道这是美国波士顿动力的产品,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已经从工业自动化到工业智能化的一个迈进,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思考,西方完全有能力应用这些机器让西方的制造业重回成本低谷,这就给我们一个很严酷的思考,我们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优势会不会在以后丧失?劳动力优势形成的产业转移的这条链条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被打破?会不会从日韩流到中国,中国流到东南亚,再往下会不会中断?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发展中国家制造成本优势丧失,发展中国家会面临什么样的严峻局面? 第二个,和大家分享最近谷歌发布了一个量子计算机,它用200秒的时间完成了目前人类最高水平的超级计算机1万年才可以完成的任务,它也给我们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果这么大的算力产生,地球上还需要多少计算机?目前比较重视的,数字货币解决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央行在推动的一些数字经济的区块链产品,会不会因为量子计算的出现失去对我们密钥方面技术上的支撑? 第三个,给大家分享关于脑机接口。上面一半是我们马斯克的作品,已经能用一台像缝纫机一样的东西把芯片缝到大脑。第二个部分是俄罗斯科学家的产品,已经能够从视觉在大脑中信息的反应还原所看到的东西。这给我们一个很具未来的思考,如果说我们能够用无限接近人脑的运行机制人可以了解,再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是不是可以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变革?也许我们真的不需要每一代人花十几年去读书,我们每个地球人也许真的可以成为既是爱因斯坦,又是莎士比亚,我们也许可以摆脱对碳基生命的依赖,也许我们可以有另外一种载体,例如像硅基在另外一个维度空间存在。 今年8月31号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一个著名的“二马论坛”,一个是马斯克,一个是中国的企业家马云,他们两个人在讨论过程当中引起了很多的争论,关心这次二马论坛的有很多人,他们之间的分歧是很明显的。一个脚踏实地,一个仰望星空;一个关注当前的民生,一个沉浸于科技前沿;一个自信于现在的成功,一个寄希望于未来;一个相信人定胜天,不用担心未来的问题,一个信仰机器胜人,科技才能够创造未来。这也让我们有些感触,中美最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各自关注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美国在很多科技前沿都是领先中国的,这也是让我们很有感触。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张图,这张图说明了我们希望能从这张图能够看到,世界上领先世界的一些伟大企业他们的变革,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基本上十大企业日本占了8席。2000年出来了美国的一些像电气、通讯崛起。2010年,中国有2家企业入选,分别是中石油和我们宇宙第一大银行工商银行。2019年,我们发现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仍然占据了8席,基本上以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为主。 我们的问题是2030年什么样的企业会占据这个位置?有多少中国企业会在榜上?美国希望在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以后,他们希望继续再领导世界下一个工业革命叫做第四次工业革命。特朗普是一个聪明人,他发现了互联网革命对美国带来产业空心化,他想让产业回流,让美国秩序保持世界制造强国的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他们的产业空心化、产业转移导致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崛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即使美国连续发布了很多的文件来刺激这个方面的发展,但是我们觉得目前它遇到的竞争力仍然是很大的。 问题是谁应该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它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什么?大概是多长周期? 去年刘鹤副总理来深兰调研,他向我们传达一些很好的资讯。他说我来上海之前向习总书记请示方向,“习总书记给我六个字叫做思路、政策、重点”。“思路”以前我们都是引进消化吸收,现在看起来这条路不好走,想走别人也不太愿意给你走,所以我们的思路要很清晰,就是要立足科技自主创新。但是科技自主创新首先要解决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才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第二个叫做“政策”,明确了思路以后我们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来鼓励技术研究,尤其是鼓励民营的科研机构发挥微观活力。第三个叫“重点”,就是从哪里突破。他说习总书记说过,中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建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电气化,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是不掌握核心技术,都是跟着别人跑,充其量是模式和规模的创新。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了,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生物科学等新一代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有机会。 这些资讯告诉我们,中国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应该已经到了结束的时间,中国希望能够在这个时间之内,利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能够引领第四次革命,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够在这个时间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的推动力量的崛起来起到引领世界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的问题可以和大家分享。 为什么说是新一代?其实人工智能从1956年美国大数学家香农(音)提出说:我们要让机器像人一样去感知、去分析、去思考。从那个时候开始,实际上人工智能经历了起起伏伏。中国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是处在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的阶段,大数据依赖大的场景中国具有大的市场,因为成为互联网大国也产生了数据大国的这种优势,所以中国认为我们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这个阶段,我们能够依靠大数据,中国能够成为人工智能大国。所以中国希望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之间的区别,我们总结了几点:1.大数据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副产品。2.数字经济是三、四次工业革命之间连接的桥梁。3.目前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经济交替发展的阶段。4.数字经济必然走向人工智能经济,数字智能贯穿人工智能四个阶段:符号推理、深度学习、认知推理、人机智能,5.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在无限接近人脑的运行机制加上机器的强大算力,那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目前我们还处在一个弱人工智能的阶段。6.所以说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第一个部分,我们希望跟大家一个小结,这个小结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科技是历史的杠杆,是世界霸权更迭的根源,是大国崛起的支点。从英国、德国到美国,每次都是依靠抓住某些关键的产业技术来崛起,最终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军事争霸的主导玩家。 在去年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人工智能第九次集体学习,提出了中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要推动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在这个当中,我们觉得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习近平提出说关键核心技术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要鼓励科学家勇闯科技前沿的无人区。 在这个方面中央提出了很多有别于前几年的说法,有四个字叫做“去虚向实,这个在几年前互联网时代、虚拟经济那个时代我们很少提起,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工业强国,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世界强国不是工业产业。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政府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这个领域,我们很多的政府比较讲得多的叫做“店小二”,搞好服务,实际上我们觉得政府还要做好一个事情,就是嗜号手(音),就是吹响冲锋号的那个人,去引导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的那个人。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有几点:1.加强基础的理论研究。2.主攻关键的核心技术。3.强化科技应用的开发。4.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规划表里面,2020年国家认为我们的产业规模应该能够达到1500亿,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万亿。2025年要达到4千亿,带动相关产业达到5万亿。2030年,整个产业规模要达到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这是很令人兴奋的数字,但是也有一些理论说,我们2020年可能中国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规划,也证明了中国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谈到人工智能,我们需要比较几个中美之间的数字,目前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中美是两个大的竞争国家。从研发经费和人力投入,目前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支出的强度,中国也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人才竞争优势,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前景,就是今年上半年年初,国家教委发布了一个文件,大部分的大专院校、211、985都开办了人工智能系,未来5到10年,中国将产生大几百万的人工智能的人才。发文专利和保有量中国在数量上有有利优势,但是在质量上还是有很大问题。风险投资,应该说中美差别很大,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美国是大大的超过中国。 目前中美在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在通讯、集成电路、互联网金融等我们也开始崛起,引起了美国的焦虑和警惕。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一本书是我们出的关于机器学习的移动端,目前被很多的学校采用做教材。另外一个是我们28号中央党校新书发布会,中央党校请深兰为它编著一本人工智能党务干部的教材,这本书很快也会发行。 谢谢大家的时间,人工智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属于用好人工智能的企业,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强调,在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全球都在寻求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成为避险选择的重要资产。 曹远征指出,2019年全球经济在分化之中,并在分化之中呈下行趋势。不仅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化,而且是各个经济体内部也有分化。根据过去三年之间经济增速的趋势预测,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都在下行。 曹远征表示,金融危机以后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在下降,但是去杠杆太快可能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衰退。因此,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都在持续扩张之中,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顶住经济部门的去杠杆。他指出,由于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全球的货币政策开始宽松化。 他指出,全球货币政策分三个状态: 第一,正常状态,也就是通货膨胀显著为正,名义政策利率在高位,实际利率基本为正。这还是一个传统状态,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有实施的空间,中国是这个状态。 第二个,非正常状态。也就是说,通货膨胀虽然没正,但是比较低,名义政策利率处在低位,也预示着货币政策未来操作空间非常有限,美国是处于这种状态。 第三个,极端状态。通货膨胀率极低,敏于政策利率率极低甚至为负,预示着传统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空间,欧洲是进入这种状态。 包括美国、日本在内已经属于非正常状态,欧元区已经进入极端状态,这意味着传统货币的有效性大幅减少,未来出现衰退或者出现金融危机应该怎么办?曹远征指出,一个新的说法是财政政策货币化,通俗地理解就是发货币、卖国债。 他强调,从明年的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贸易摩擦加大,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他认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概率在大幅提高。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可能会长期下行,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下降。他指出,如果经济长期下行、资金流动有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出现类似2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所以说,在这期间需要警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 对于未来,曹远征表示支撑因素和潜在风险并存:支撑因素方面,第一,5G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第二,短期的财政刺激。第三,低利率环境下是否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消费者正常状态?但是他同时表示,潜在的风险也很明显。一是美国大选,特朗普面临弹劾危机。美国的货币政策财政空间也相对狭窄,再加上贸易摩擦构成了短期内的潜在风险。 曹远征指出,在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尽管不乐观,但相行之下好像不是最坏的,如果不是太坏的,它的资产价格就相对有吸引力,全球都在寻求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成了避险选择的重要资产。如果资金流入中国态势继续保持,预计明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继续变大。[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在演讲中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城市消费。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表示,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表示,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希望。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表示,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围绕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发表主题演讲。 姚洋表示,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是正确的方向,但部分方式和方法有些猛烈。合理的去杠杆,才不会增加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 第一,应当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放松。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起到了正面作用,正是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第二,监管机构应当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部分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 第三,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需有高回报。姚洋表示,“他服务的对象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 第四,控风险也得有个度。他举例称,现在有些银行跑到民营企业那儿去,“唯一的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企业)死活。”他表示,有些银行甚至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企业把钱还给银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他认为,这样做下去有很大的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姚洋:很高兴来参加我们界面新闻主办的这个论坛。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讲一下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我们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上个星期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中央连续的发声发文来调整我们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这也能看到,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民企发展支持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没有改变的,这一点在四中全会里面又有重申,我们的民营经济和我们的国有经济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金融领域这种“所有制歧视”一直存在。歧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我们的国有银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作为银行把钱带给我们国有企业会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银行,或者仅仅靠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一方面,政府给的银行基准利率一直停留在5%到6%这个期间里,当然可以上浮50%、下浮50%,但是这个对于银行要完全覆盖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仍然做不到。因为我们看到在市场上民营企业能得到的利率基本上是在15%到20%,甚至更高。这么大的利差,就说明我们金融存在的问题太大了。中国不缺钱,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20年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多的,不仅国内有储蓄,我们国外还有净储蓄,一直是有盈余的。为什么对于民营企业的利率如此之高,20%,是世界少有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从去年开始的去杠杆,加剧了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差别对待的现象。去杠杆的方向应该来说是正确的,我们过去将近十年里头,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影子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还是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事实上它是一种变相的利率的市场化,银行体系内部无法做到利率市场化,怎么办呢?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在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风险在累积,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这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出现了金融秩序、金融纪律的松弛,由于一些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太好,存在掏空现象。 所以我们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我觉得是正确的方向。但是方式和方法太猛烈了,这样是加剧了我们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小企业很多企业都是没有资金的,在A股市场上几十家民营企业由于质押爆仓,被迫把这个企业卖给了国有企业。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断有利好出来,但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市场上民营企业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 我们在去杠杆之后,怎么办?怎么来做一些调整?我是觉得我们去杠杆已经两年了,去杠杆的成绩已经显示出来了,下一步的的确确应该重新对这个去杠杆要做一个评估。一项政策下去总是要有评估,这个政策到底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应该回调一些,总得有这样的评估,否则的话永远是新政策层出不穷,效果如何我们不知道。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四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对影子银行这部分有一定的放松,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资金主要在银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常年金里面我们银行贷款占到全部的社会融资70%,在去杠杆最高峰的时候占到95%,也就是说我们直接融资那块基本上萎缩不振了,你把影子银行收回去之后,它对我们整个直接融资打击是非常大的。长远来说,一个国家想去杠杆,直接融资是一个根本。很多人老用中国和美国对比,说美国的M2除以GDP还不到100%,中国250%了还要增加,为什么低呢?因为他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中国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商业银行自动创造货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影子银行一点都不让它做的话,它把资金全都憋到银行体系里面来了。 我们对比一下今年和2016年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到当你不让银行的资金直接流向直接金融那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016年我们做了一次刺激,那次刺激量是很大的,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发了6万亿,2016年的第一季节我记得我们发货币发了4.6万亿,相当于正常一年的一半,这发的是很多的。可是今年我们发了多少呢?我们今年地方政府的债券发了5万亿,也就比2016年少了1万亿,但是我们的货币发的更多,我们上半年发货币发了13万亿,2016年全年只发了17万亿,你对比一下这两年的效果发现天壤之别,2016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放下去,立竿见影,到了2016年底,我还记得跟远征也是开一次会在讨论说,是不是我们2016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减速要见底了,当时我们觉得差不多,因为PPI转正。2017年,大家都看到2017年都是向好,所有的都好,国有企业2017年的利润上升了40%,民营企业也都是很好的,但是今年没见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去杠杆把影子银行去掉以后,银行的资金流不出来了,毛细血管不工作了,以前地方政府做一个项目,民间资金会跟投,委托贷款、信托资金就跟着来了,不是光砸下去五万亿、六万亿,还可能调动的社会资金六十万亿,整个投资十几二十万亿就下去了,会见效果。今年你把地方政府的5万亿砸下去,它见的效果不大。我们一定还是要想一想,关于影子银行这块是不是能回调一些? 回调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秩序的,银行和它的资管那部分不分家,这样做恐怕也不行。但是我们能不能学一学对外开放,我们对外开放搞QFII之类的,我们能不能也定一个认资质,市场的机构,你是资管机构也好,你是PE机构也好,信托也好,任一个资质,这些资质比较好的机构是不是直接可以从银行得到一些资金?比如说它的自有资金量比较大,我给它算一个倍数,算一个杠杆,比如5到10倍的杠杆,我把钱贷给它,这样这个钱能从银行流出来,否则我们就憋住了。 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想的回调的部分。 第二个方面,关于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的问题。去杠杆资管新政里面有一条非常厉害,就是所谓的不允许期限错配,就是你这个资金的源头多数机构都是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很难拿到,拿的都是短期资金,但是投资放出去的贷款都是长期的,或者中长期的,这有一个期限错位,一旦滚不动了会发生资金链条的断裂,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些小银行一样,资金没了,资金链就断掉了。现在还要求资管机构净值化管理,你要是投一个投资项目,7年之类的没有收益,前面都是亏的,你要写上这都是亏的,老百姓一看这不行,我不去投了。 这个也是对于控风险来说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对于资金来源来说,你把这个池子抽干了,没有人给你放水了,我们要想这个方面金融干什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其实我们的银行就在组合风险,我们的储户存的钱很少有人存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很多人是活期存款,或者放到货币市场里面,不太可能存长期的,因为长期的利率和短期的差距不是很大。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很多都是一年,甚至三年的,也有期限的错配,可是这就是银行应该做得事情,只要你能滚下去,就不会发生风险,为什么我们相信银行能滚下去呢?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老百姓愿意去存钱。如果我们能解决市场里头这些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问题,我觉得允许我们的这些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是合理的。这个是需要我们的监管机构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金融机构来做一些风险的组合。 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你不能把这些机构,还有一些业务通通杀死,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这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风险的匹配,有些人不喜好风险,就买比较安全的产品,比如说买国债,这很安全。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就要有高回报,他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我们中小民企的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有这样好的创新的,比如说我们的小额信贷公司,还有助贷业务,小额信贷公司跟中小企业很熟悉,知道他们的风险,但是小额信贷公司自己没有多少资金,就拿着自有资金去做担保,用银行的钱去给他自己的客户放贷。这个是有风险,但是如果你能控制它的杠杆率的话,比如说你想想违约率是5%,它的杠杆最高可以做到20倍,比如说1个亿的自有资金为20亿的贷款来担保,实际上风险是可控的,当然可以打点折,可以把违约的风险定高一点,比如按10%来打,让他10倍的杠杆率去做,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是都不让他们去做。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原先在深圳开了一家小额信贷,他们就做助贷,2017年他们盈利是8000万,能看到2017年整个市场是向好的,到了2018年亏损的一塌糊涂,2018年底就关门了,这个小额信贷公司不存在了。你这么搞下去,这么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就不存在了。在银行体系里面,我们也有一大批这种风险偏好比较高的银行,就是我们这些几千家城商行,这是原来我们农信社改造过来的,这些城商行是有问题,很多城商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很大的问题,你要真想去治理他们,你得治本,治理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搞一个包商银行把这个风险都给捅破了,这些小银行没有资金,没有人敢到那儿存款,拿的都是短期资金,银行拆借下来的资金,一暴露有风险之后没有机构再敢给他们钱了,没有钱就放不出去贷款了,中小企业就受到了约束。 这是第三方面,我们还是要允许一些高风险偏好机构的存在。 第四个方面,控风险我们也得有个度,金融体系里自然有风险,我们现在听到一个词叫做“控制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你这个系统本身就有风险,金融应该是什么?金融应该是给订单有风险,我怎么来把这个风险的影响降到最小?如果金融都没有风险了,金融就不存在了,我们银保监会有位副主席说,我们要把风险降为零,降为零金融就没法玩儿了,金融就是玩儿风险的。我们现在巡视巡省,我认为就应该巡腐败,你不能去巡业务,现在巡视都成了巡业务了,你这些纪检部门懂业务吗?你跑到银行去你有一笔坏账,有一个污点,谁还敢干?像我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一样,老来巡我们的业务,我们的业务没办法做了,我们怎么做研究? 这个好像说起来是一件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你落到现实中,你发现它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这些银行现在跑到民营企业哪儿去,唯一一个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死活。而且有些银行都是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还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我们的银行在这种高压的巡视下面,最后它的结果是什么?我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这样做下去我觉得是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是我想说的四个方面的改变。 我还要说一点稍微理论点的东西,关于中国杠杆率的问题。中国的杠杆率有多高?是不是合理?我觉得这个问题都得要重新去思考。去杠杆你是结构性的去,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控风险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有个指导思想,老觉得中国的杠杆率太高,我们的M2除以GDP掉到300%去了,这是个巨大问题,这是个指导思想。但是一说就说这个指标,我们就得回头想一想,中国这个杠杆率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把这个源头搞清楚再说。 无外乎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中国的金融体制造成的,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就创造货币,银行存进一块钱,最后会在银行体系里面滚动,在我们国家会变出五块,或者六块钱。第二个,中国老百姓爱储蓄,我们的企业也爱储蓄,最高峰的时候储蓄率达到52%,GDP的52%都是储蓄,现在降下来了是42%,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就放贷,这是我们M2比较高的根本原因。要想控宏观的杠杆率就要发展直接金融,鼓励老百姓消费,而不是鼓励老百姓去储蓄。 第二点,我的朋友黄海中和他的合作伙伴Baoten(音)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他们说货币是股权,是国家给老百姓发的股权,我们以前说货币是债务,他们说不对,货币实际上是股权,你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是对的,货币如果是债权的话,总有一天要还的。事实上国家发货币永远不需要还,所以它是股权。如果货币是股权的话,你就要想这个国家发货币就像公司圈钱似的,稀释股份,原来100万股稀释到150万股,对一个好企业来说,它发更多的股票,老百姓还愿意买,愿意持有,他不分红,他给你一点股票,老百姓为什么愿意持有呢?因为你这个企业在未来还有更好的增长的前景,所以老百姓愿意去持有。如果货币是一个股权的话,一个国家如果有增长潜能的话,他发货币就没有问题。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国家这种机会就更多了,在我们国家由于这种金融体系的“所有制歧视”,我们的民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要高出国有企业大概50%,国有企业资金回报率10%,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5%,但是民营企业得不到资金,国企拿一大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发一些货币是不是可以让民营企业得到一些? 在去杠杆之前,国有企业拿到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给流到民企去,国企拿资金便宜,拿了主业也用不了这么多,就把这些资金放到一个信托里面、委托贷款里面,这些钱就流到民营企业手里面去,所以我们的国企是个二银行,这件事情15年前我就发现了,我跟我的一个硕士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影子银行比较盛兴的时候基本上公开化了,但是现在不让做了,所以民营企业连漏水效应都没有了。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好比在一个池子里养鱼,池子里有大鱼、小鱼,你看大鱼吃太多了,你说这不行,我少投一点食,少投一点食的结果是大鱼把食全吃光了,小鱼一点都吃不到,正确的做法是投更多的食,大鱼吃饱了不吃了,小鱼能吃到一些,从黄海中和Baoten他们的理论出发,你重新想象我们的货币,你会发现有一些新的认识。 货币这个东西,还有杠杆率这个东西,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一样,最后它采用的货币发行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还想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还有对民营企业整个制度的架构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能把这次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文件落到实处,我们明年的经济状况会好转起来。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围绕去杠杆之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发表主题演讲。 姚洋表示,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是正确的方向,但部分方式和方法有些猛烈。合理的去杠杆,才不会增加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 第一,应当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放松。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起到了正面作用,正是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第二,监管机构应当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部分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 第三,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需有高回报。姚洋表示,“他服务的对象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 第四,控风险也得有个度。他举例称,现在有些银行跑到民营企业那儿去,“唯一的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企业)死活。”他表示,有些银行甚至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企业把钱还给银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他认为,这样做下去有很大的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姚洋:很高兴来参加我们界面新闻主办的这个论坛。 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讲一下关于去杠杆和去杠杆之后我们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上个星期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中央连续的发声发文来调整我们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这也能看到,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民企发展支持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没有改变的,这一点在四中全会里面又有重申,我们的民营经济和我们的国有经济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金融领域这种“所有制歧视”一直存在。歧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我们的国有银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作为银行把钱带给我们国有企业会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银行,或者仅仅靠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一方面,政府给的银行基准利率一直停留在5%到6%这个期间里,当然可以上浮50%、下浮50%,但是这个对于银行要完全覆盖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仍然做不到。因为我们看到在市场上民营企业能得到的利率基本上是在15%到20%,甚至更高。这么大的利差,就说明我们金融存在的问题太大了。中国不缺钱,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20年我们的储蓄是世界上最多的,不仅国内有储蓄,我们国外还有净储蓄,一直是有盈余的。为什么对于民营企业的利率如此之高,20%,是世界少有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从去年开始的去杠杆,加剧了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差别对待的现象。去杠杆的方向应该来说是正确的,我们过去将近十年里头,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发展,影子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融资还是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事实上它是一种变相的利率的市场化,银行体系内部无法做到利率市场化,怎么办呢?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在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风险在累积,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这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出现了金融秩序、金融纪律的松弛,由于一些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太好,存在掏空现象。 所以我们去杠杆、严肃金融纪律,我觉得是正确的方向。但是方式和方法太猛烈了,这样是加剧了我们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困难。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小企业很多企业都是没有资金的,在A股市场上几十家民营企业由于质押爆仓,被迫把这个企业卖给了国有企业。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断有利好出来,但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市场上民营企业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 我们在去杠杆之后,怎么办?怎么来做一些调整?我是觉得我们去杠杆已经两年了,去杠杆的成绩已经显示出来了,下一步的的确确应该重新对这个去杠杆要做一个评估。一项政策下去总是要有评估,这个政策到底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应该回调一些,总得有这样的评估,否则的话永远是新政策层出不穷,效果如何我们不知道。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四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对影子银行这部分有一定的放松,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资金主要在银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常年金里面我们银行贷款占到全部的社会融资70%,在去杠杆最高峰的时候占到95%,也就是说我们直接融资那块基本上萎缩不振了,你把影子银行收回去之后,它对我们整个直接融资打击是非常大的。长远来说,一个国家想去杠杆,直接融资是一个根本。很多人老用中国和美国对比,说美国的M2除以GDP还不到100%,中国250%了还要增加,为什么低呢?因为他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中国间接融资占的比例高,商业银行自动创造货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影子银行一点都不让它做的话,它把资金全都憋到银行体系里面来了。 我们对比一下今年和2016年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到当你不让银行的资金直接流向直接金融那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016年我们做了一次刺激,那次刺激量是很大的,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发了6万亿,2016年的第一季节我记得我们发货币发了4.6万亿,相当于正常一年的一半,这发的是很多的。可是今年我们发了多少呢?我们今年地方政府的债券发了5万亿,也就比2016年少了1万亿,但是我们的货币发的更多,我们上半年发货币发了13万亿,2016年全年只发了17万亿,你对比一下这两年的效果发现天壤之别,2016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放下去,立竿见影,到了2016年底,我还记得跟远征也是开一次会在讨论说,是不是我们2016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减速要见底了,当时我们觉得差不多,因为PPI转正。2017年,大家都看到2017年都是向好,所有的都好,国有企业2017年的利润上升了40%,民营企业也都是很好的,但是今年没见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去杠杆把影子银行去掉以后,银行的资金流不出来了,毛细血管不工作了,以前地方政府做一个项目,民间资金会跟投,委托贷款、信托资金就跟着来了,不是光砸下去五万亿、六万亿,还可能调动的社会资金六十万亿,整个投资十几二十万亿就下去了,会见效果。今年你把地方政府的5万亿砸下去,它见的效果不大。我们一定还是要想一想,关于影子银行这块是不是能回调一些? 回调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秩序的,银行和它的资管那部分不分家,这样做恐怕也不行。但是我们能不能学一学对外开放,我们对外开放搞QFII之类的,我们能不能也定一个认资质,市场的机构,你是资管机构也好,你是PE机构也好,信托也好,任一个资质,这些资质比较好的机构是不是直接可以从银行得到一些资金?比如说它的自有资金量比较大,我给它算一个倍数,算一个杠杆,比如5到10倍的杠杆,我把钱贷给它,这样这个钱能从银行流出来,否则我们就憋住了。 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想的回调的部分。 第二个方面,关于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风险组合的问题。去杠杆资管新政里面有一条非常厉害,就是所谓的不允许期限错配,就是你这个资金的源头多数机构都是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很难拿到,拿的都是短期资金,但是投资放出去的贷款都是长期的,或者中长期的,这有一个期限错位,一旦滚不动了会发生资金链条的断裂,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些小银行一样,资金没了,资金链就断掉了。现在还要求资管机构净值化管理,你要是投一个投资项目,7年之类的没有收益,前面都是亏的,你要写上这都是亏的,老百姓一看这不行,我不去投了。 这个也是对于控风险来说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对于资金来源来说,你把这个池子抽干了,没有人给你放水了,我们要想这个方面金融干什么?金融就是要组合风险,你不让市场里面的直接金融这些机构组合任何风险,金融还干什么?成了当铺了,这样不行。其实我们的银行就在组合风险,我们的储户存的钱很少有人存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很多人是活期存款,或者放到货币市场里面,不太可能存长期的,因为长期的利率和短期的差距不是很大。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很多都是一年,甚至三年的,也有期限的错配,可是这就是银行应该做得事情,只要你能滚下去,就不会发生风险,为什么我们相信银行能滚下去呢?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老百姓愿意去存钱。如果我们能解决市场里头这些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问题,我觉得允许我们的这些金融机构做一定的风险组合是合理的。这个是需要我们的监管机构发挥聪明才智,既控风险,同时又允许金融机构来做一些风险的组合。 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机构,你不能把这些机构,还有一些业务通通杀死,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这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风险的匹配,有些人不喜好风险,就买比较安全的产品,比如说买国债,这很安全。有些人偏好高风险,高风险就要有高回报,他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中小民企,中小民企的风险非常高,我们中小民企的平均生存年限就是3到5年,风险的确高,你不能逼着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给他贷款,你得靠市场里头的一些高风险偏好的这些机构去给他放贷。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有这样好的创新的,比如说我们的小额信贷公司,还有助贷业务,小额信贷公司跟中小企业很熟悉,知道他们的风险,但是小额信贷公司自己没有多少资金,就拿着自有资金去做担保,用银行的钱去给他自己的客户放贷。这个是有风险,但是如果你能控制它的杠杆率的话,比如说你想想违约率是5%,它的杠杆最高可以做到20倍,比如说1个亿的自有资金为20亿的贷款来担保,实际上风险是可控的,当然可以打点折,可以把违约的风险定高一点,比如按10%来打,让他10倍的杠杆率去做,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是都不让他们去做。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原先在深圳开了一家小额信贷,他们就做助贷,2017年他们盈利是8000万,能看到2017年整个市场是向好的,到了2018年亏损的一塌糊涂,2018年底就关门了,这个小额信贷公司不存在了。你这么搞下去,这么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就不存在了。在银行体系里面,我们也有一大批这种风险偏好比较高的银行,就是我们这些几千家城商行,这是原来我们农信社改造过来的,这些城商行是有问题,很多城商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很大的问题,你要真想去治理他们,你得治本,治理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搞一个包商银行把这个风险都给捅破了,这些小银行没有资金,没有人敢到那儿存款,拿的都是短期资金,银行拆借下来的资金,一暴露有风险之后没有机构再敢给他们钱了,没有钱就放不出去贷款了,中小企业就受到了约束。 这是第三方面,我们还是要允许一些高风险偏好机构的存在。 第四个方面,控风险我们也得有个度,金融体系里自然有风险,我们现在听到一个词叫做“控制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你这个系统本身就有风险,金融应该是什么?金融应该是给订单有风险,我怎么来把这个风险的影响降到最小?如果金融都没有风险了,金融就不存在了,我们银保监会有位副主席说,我们要把风险降为零,降为零金融就没法玩儿了,金融就是玩儿风险的。我们现在巡视巡省,我认为就应该巡腐败,你不能去巡业务,现在巡视都成了巡业务了,你这些纪检部门懂业务吗?你跑到银行去你有一笔坏账,有一个污点,谁还敢干?像我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一样,老来巡我们的业务,我们的业务没办法做了,我们怎么做研究? 这个好像说起来是一件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你落到现实中,你发现它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这些银行现在跑到民营企业哪儿去,唯一一个目标就是把款赶紧收回来,甭管你死活。而且有些银行都是用骗的手段,说你也照顾照顾我,把这个钱先还了,回头我再给你发,我们重签一个,有些民营企业家就相信了,赶紧去社会上筹措高额的过桥资金,给银行还了,还完之后,银行说拜拜。这个企业只有等死,没别的办法,这个钱是还不上的。我们的银行在这种高压的巡视下面,最后它的结果是什么?我把钱收回来,企业死掉不是我的责任,这样做下去我觉得是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是我想说的四个方面的改变。 我还要说一点稍微理论点的东西,关于中国杠杆率的问题。中国的杠杆率有多高?是不是合理?我觉得这个问题都得要重新去思考。去杠杆你是结构性的去,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控风险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有个指导思想,老觉得中国的杠杆率太高,我们的M2除以GDP掉到300%去了,这是个巨大问题,这是个指导思想。但是一说就说这个指标,我们就得回头想一想,中国这个杠杆率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把这个源头搞清楚再说。 无外乎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中国的金融体制造成的,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就创造货币,银行存进一块钱,最后会在银行体系里面滚动,在我们国家会变出五块,或者六块钱。第二个,中国老百姓爱储蓄,我们的企业也爱储蓄,最高峰的时候储蓄率达到52%,GDP的52%都是储蓄,现在降下来了是42%,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就放贷,这是我们M2比较高的根本原因。要想控宏观的杠杆率就要发展直接金融,鼓励老百姓消费,而不是鼓励老百姓去储蓄。 第二点,我的朋友黄海中和他的合作伙伴Baoten(音)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他们说货币是股权,是国家给老百姓发的股权,我们以前说货币是债务,他们说不对,货币实际上是股权,你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是对的,货币如果是债权的话,总有一天要还的。事实上国家发货币永远不需要还,所以它是股权。如果货币是股权的话,你就要想这个国家发货币就像公司圈钱似的,稀释股份,原来100万股稀释到150万股,对一个好企业来说,它发更多的股票,老百姓还愿意买,愿意持有,他不分红,他给你一点股票,老百姓为什么愿意持有呢?因为你这个企业在未来还有更好的增长的前景,所以老百姓愿意去持有。如果货币是一个股权的话,一个国家如果有增长潜能的话,他发货币就没有问题。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国家这种机会就更多了,在我们国家由于这种金融体系的“所有制歧视”,我们的民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要高出国有企业大概50%,国有企业资金回报率10%,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5%,但是民营企业得不到资金,国企拿一大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发一些货币是不是可以让民营企业得到一些? 在去杠杆之前,国有企业拿到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给流到民企去,国企拿资金便宜,拿了主业也用不了这么多,就把这些资金放到一个信托里面、委托贷款里面,这些钱就流到民营企业手里面去,所以我们的国企是个二银行,这件事情15年前我就发现了,我跟我的一个硕士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影子银行比较盛兴的时候基本上公开化了,但是现在不让做了,所以民营企业连漏水效应都没有了。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好比在一个池子里养鱼,池子里有大鱼、小鱼,你看大鱼吃太多了,你说这不行,我少投一点食,少投一点食的结果是大鱼把食全吃光了,小鱼一点都吃不到,正确的做法是投更多的食,大鱼吃饱了不吃了,小鱼能吃到一些,从黄海中和Baoten他们的理论出发,你重新想象我们的货币,你会发现有一些新的认识。 货币这个东西,还有杠杆率这个东西,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一样,最后它采用的货币发行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还想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还有对民营企业整个制度的架构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能把这次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文件落到实处,我们明年的经济状况会好转起来。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并演讲。曹远征强调,2019年全球经济在分化之中呈下行趋势,对于未来,他表示支撑因素和潜在风险将并存。 曹远征指出,2019年全球经济在分化之中,并在分化之中呈下行趋势。不仅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化,而且是各个经济体内部也有分化。根据过去三年之间经济增速的趋势预测,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都在下行。 曹远征表示,金融危机以后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在下降,但是去杠杆太快可能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衰退。因此,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都在持续扩张之中,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顶住经济部门的去杠杆。他指出,由于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全球的货币政策开始宽松化。 他指出,全球货币政策分三个状态: 第一,正常状态,也就是通货膨胀显著为正,名义政策利率在高位,实际利率基本为正。这还是一个传统状态,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有实施的空间,中国是这个状态。 第二个,非正常状态。也就是说,通货膨胀虽然没正,但是比较低,名义政策利率处在低位,也预示着货币政策未来操作空间非常有限,美国是处于这种状态。 第三个,极端状态。通货膨胀率极低,敏于政策利率率极低甚至为负,预示着传统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空间,欧洲是进入这种状态。 包括美国、日本在内已经属于非正常状态,欧元区已经进入极端状态,这意味着传统货币的有效性大幅减少,未来出现衰退或者出现金融危机应该怎么办?曹远征指出,一个新的说法是财政政策货币化,通俗地理解就是发货币、卖国债。 他强调,从明年的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贸易摩擦加大,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他认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金融危机概率在大幅提高。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可能会长期下行,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下降。他指出,如果经济长期下行、资金流动有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出现类似2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所以说,在这期间需要警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 对于未来,曹远征表示支撑因素和潜在风险并存:支撑因素方面,第一,5G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第二,短期的财政刺激。第三,低利率环境下是否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消费者正常状态?但是他同时表示,潜在的风险也很明显。一是美国大选,特朗普面临弹劾危机。美国的货币政策财政空间也相对狭窄,再加上贸易摩擦构成了短期内的潜在风险。 曹远征指出,在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尽管不乐观,但相行之下好像不是最坏的,如果不是太坏的,它的资产价格就相对有吸引力,全球都在寻求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成了避险选择的重要资产。如果资金流入中国态势继续保持,预计明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继续变大。[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出席并致辞。 裘新表示,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裘新: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界、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我谨代表上海报业集团以及界面·财联社的同事们,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很高兴在年终之际再次与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回顾2019、展望2020。 中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媒体人的责任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深度解析和全天候的资讯服务,向社会各界及时传递信息,引领创新精神。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2020年是中国引领5G大规模商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尖端技术智能融合的重要起点。我们期待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媒体同仁,畅所欲言,与大家的睿智和见解为我们前瞻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的莅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谢谢![详情]
姚洋谈去杠杆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下一步的去杠杆政策还应继续在如下方面调整:影子银行的回调、金融机构风险组合调整、允许高风险偏好的机构和业务存在、控制风险应当适度。中国杠杆率现状与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百姓的储蓄偏好密切相关,未来仍需聚焦直接金融,鼓励消费,将民企与国企的经济政策协同一致。[详情]
新浪财经讯 界面·财联社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演讲时表示,控制金融风险需要有“度”。 他直言,“银保监会一位副主席说把风险降为零,那金融就没法玩了,金融就是玩儿风险的”。[详情]
新浪财经讯 12月25日消息,界面·财联社年会将于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回顾与展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等出席并发言。[详情]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