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药店曾经是公认的好生意:处方外流带来增量市场、规模效应强利好龙头,以及定价不透明带来的高利润。
这么好的药店生意也被很多巨头盯上过。2017年高瓴成立高济健康,一入行就成为疯狂买买买的门口“野蛮人”,一年多便突破万店,行业流传:卖药的不如卖连锁药店挣钱。
连锁药店也确实经历了一波高增长,2018年-2023年,连锁药店四大金刚(老百姓、大参林(16.410, 0.54, 3.40%)、益丰药房、一心堂(12.720, -0.17, -1.32%))收入规模都至少翻了一倍。
但时过境迁,药店的好日子过去了。
2024年四大连锁药店有三家利润大幅下滑,下降幅度最多的一心堂,净利润同比下滑72%-81%。
长尾药店更是出现了闭店潮。中康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预计有 3.9 万家零售药店关闭,闭店率达 5.7%。按照虎嗅的说法,关店会加速,2025年药店关店10万家,每天274家。
药店的好日子是如何过去的?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不透明的定价机制正在被打破。过去,药品和政策的非标造成了不透明的定价机制。2024年监管进行了价格治理,对照全国现有挂网药品价格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力图消除药品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
2、医药电商加剧了竞争。随着美团、京东等医药电商陆续开通医保支付功能,平台商付款的不利因素被消除了,品种更丰富、价格更优惠、送货更便捷的优点被放大,加剧竞争的同时,倒逼线下药店进行合理定价。
3、行业陷入合成谬误。连锁药店为了形成规模护城河,过去几年出现开店大跃进。但这也造成了产能过剩,且激增的药店数量削弱了单店创收能力,进而拖累了企业业绩,行业出现越扩张、利润越少的困境。
/ 01 /
高瓴的药店梦碎了
在2018年高济商业伙伴战略峰会上,张磊表示,“高瓴坚定看好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也具备充分的资本持续长期地投入。”
连锁药店成为高瓴切入大健康的重要一环,2017年高瓴成立高济健康,一入行就成为疯狂买买买的门口“野蛮人”,一年多便突破万店,行业流传:卖药的不如卖连锁药店挣钱。
在那个时候,高瓴押注药店没有错。
一来,药店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药品集采出现后,限制了医院卖药的利润空间,医院对卖药这件事失去兴趣,处方外流更加普遍,这波利好药店。
二来,药店也天生适合高瓴的资本化打法,在同质化的药品零售领域,规模是最大的护城河,资本往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后,连锁药店也经历了一波高增长,2018年-2023年,连锁药店四大金刚(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收入规模都至少翻了一倍。
但时过境迁,零售药店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就在月初,传出了高瓴出售高济健康的消息,但因为潜在买方给出的价格离价格预期差距较大。
价格谈不拢也不意外,羸弱的基本面让连锁药店很难卖出好价钱。
一心堂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72%-81%。另外三大金刚虽未发布业绩预告,但从2024年前三季度表现看,并不乐观。
2024年前三季度,除益丰药房尚有增长外,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2.1%、26.9%、57.4%。
净利润大幅下滑,也拖累了股价,2024年,连锁药店四大金刚股价下跌幅度在25%-42%。其中老百姓的股价的走势还成为了股民调侃的对象:股民的账户就像“老百姓”一样惨。
连头部连锁药店都有这么大的利润下滑,其它长尾药店只能关门了。
中康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预计有 3.9 万家零售药店关闭,闭店率达 5.7%,而 2023 年闭店率仅 3.8%。同时虎嗅提到,2025年关店会加速,年关店10万家,每天274家。
曾经的好生意,是怎么遇到经营困境的呢?
/ 02 /
不透明的定价机制正在被打破
十年前开药店是门“躺赚”生意:40%的毛利率,医保刷卡稳如“ATM机”。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曾坦言,“2015年以前,特别是2010年以前,我们整个行业中没有哪一家药店不挣钱。无论是夫妻老婆店还是全国连锁,都可以挣钱。
横向对比,药店也是最赚钱的零售生意之一。连锁药店四大金刚毛利率在32%-38%之间,而卖大众消费品的百货超市,毛利率普遍在20%上下。
药店利润高,核心原因是行业非标造成了不透明的定价机制,最明显的一个体现是,大多数商品包装上都有一个建议零售价,但药盒上没有。
非标既体现在产品上,同一通用名的药品多有不同的剂型,比如片剂、胶囊、分散片、缓释片等多种,不同剂型之间的价格差距通常比较大。
也体现在地域上,在各地“非标”的政策限制下,同一个牌子的药房,在不同省份,无论是药品品种还是价格都会有显著差异。
非标给消费者带来了不透明,但为药店带来了高利润。
以往,消费者去药店买药,总会被店员推荐同类药品中价格最高的一款,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药店刺客”。
但如今不透明的定价机制正在被打破。
先是监管发力,2024年1月初,国家医保局下发文件指导医药采购机构聚焦“四同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厂家)”。
价格治理将对照全国现有挂网药品价格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基本消除“四同药品”省际间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促进省际间价格更加透明均衡。
之后不少省份上线药品比价神器,用户在手机就可以查询省内药店在售药品价格信息,实现“价比三家”,进一步加大了药品价格的透明性。
最后,医药电商的竞争也迫使线下药店向线上透明定价靠拢。
随着美团、京东等医药电商陆续开通医保支付功能,平台商付款的不利因素被消除了,品种更丰富、价格更优惠、送货更便捷的优点被放大,会倒逼线下药店进行合理定价。
药店不透明的定价机制被攻破后,过去激进扩张的隐患也正在被放大。
/ 03 /
药店陷入“合成谬误”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意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却不一定是对的。逻辑在于,合成谬误很容易造成重复生产、资源浪费。
眼下药店正陷入到了合成谬误中。对于每一个药店企业来说,当下扩张看似都是最优选择,但个体的最优选择正造成整个行业的糟糕境况。
药店本身作为一门零售生意,门店扩张是药店业绩增长的关键支撑。
更关键的是,规模就是零售最大的护城河,连锁药店不断扩张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议价能力、压低成本的过程。毕竟,采购份额越大,议价能力越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果一条街上同时存在一家大型连锁门店和一家单体药店,在质量相仿的前提下,连锁门店仅靠成本优势,就能把单体药店击垮。
成本优势显著体现在毛利上。四家连锁药店巨头,大参林、一心堂、益丰药房和老百姓,毛利率普遍在32%~38%区间,均比小规模连锁药店高出5个点以上。
产业逻辑如此,行业开始了开店大跃进,截至2023年底,我国零售药房接近70万家,比满大街都是的奶茶店还要多十几万家。
而2012年时,我国药店只有44万家,12年时间,药店数量增长了接近50%。
大跃进带来了产能过剩。2020年初夏,一位有过医保部门任职经历的官员倪沪平发出警告:中国的药店行业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供给远远超过需求。
按照倪博士的标准,药店和参保人员服务比回归到1:6000时(按照国际上一般规律,单家药店服务6000人),才有可能实现市场均衡,那么,合理的药店数量为23万家左右。乐观一些的机构预测,合理的药店数量也为40万家左右。
事实上,2023年末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总数已达到70万家。产能过剩带来的负作用已经体现在药店的商业模型中。
在药店零售生意中,影响业绩的因素可以简化成两个指标,门店数量和单店效益。虽然国内药店数量一直上涨,但自2014年以来,店均服务用户,店均销售额都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单店效益的持续下滑,也正在影响药店的发展逻辑,如上文提到的:四大连锁药店有三家出现利润下滑,长尾药店每天闭店数达到274家。
合成谬误已然造成了行业困境,但药店仍被困在了个体的最优选择中:尽管利润越来越少,但四大连锁药店的门店数量还在增长,即将到来的药店洗牌,必将是一个残酷且艰难的过程。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收起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 2025年03月31日
- 05:2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7,019
美防长称日本是应对中国“侵略”不可或缺的国家,外交部回应
- 2025年03月31日
- 08:0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6,915
视频|马斯克称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2025年03月31日
- 05:20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5,574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22
明日来说,只要不加速跌破今日低点都算正常;反之若再突破今日尾盘高点,则说明今日探底成功。但是,短线来说,3386还有压力。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15
看5分钟,第二浪如期走出了abc的内部形态。但这里,市场对3439的回踩是第二浪,还是新的下跌,颇有争论。这个分歧可以以3297为界,这里若不跌破,那边是新上涨的1+2浪;反之,跌破则可以是新的下跌。所以不跌破3297,那么本周和今日形态一样,都是探底回升。【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55
从指数来看,今日上证、创业板、科创50、国政2000四大指数全部都是探底反弹的长下影。银行、石油、电力、煤炭、电信运营商这些权重是今日大盘做大的支撑,盘中反弹时财税数字化、算力、ai智能体较为积极。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7
A股两市今日成交5315 + 6901 = 12216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约1300亿。大盘低开震荡后,盘中一度恐慌性杀跌,午后震荡拉起,收了一根长下影小阴线,收跌16个点。个股方面,只有1/4的个股收红上涨。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0
探底回升 -
趋势领涨今天 09:29:43
华为公布2024年业绩了,营收高达862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第二高纪录(仅次于2020年的8914亿元);净利润626亿元,上一年同期是净利润870亿元,同比下滑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什么下滑?因为华为在加大投资,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强调,“2025年,华为将进一步把‘以质取胜’落实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活动中,坚持质量目标牵引,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同时,华为将持续做强根生态,向开发者持续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产品,加速生态繁荣,共促产业活力。 -
趋势领涨今天 09:26:55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普及的关键一环。基于我国海量数据(sh603138)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
张馨元今天 08:21:18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张馨元今天 08:05:52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8:19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月底收官之战,再次绿盘报收,相较于24年下半年月底拉尾盘,从12月底节奏发生改变,不错指数弱势,题材出现转折点,deepseek算力出现超跌修复,化解题材A杀走势,四月份年报披露正式开始,重点关注个股基本面,预期结构型行情;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44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1450亿元增加993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9家红盘,电信运营、石油、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酒店餐饮、化纤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