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霍华德·贝杰尔(美国陶森大学经济系讲师)
翻 译:觉浅
校 对:胡释之
来 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学会」,原文节选自《经济学与自由市场》
1、价值是主观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有的人喜欢吃海鲜,有的人不喜欢。有的人喜欢看球,有的人喜欢看老电影。大家的音乐品味也大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例如,你对一顿美味佳肴的价值判断,取决于你最近一次吃饭的时间。
经济学用“价值是主观的”来描述这个事实。可以这么说,价值不在被估价的客体身上,而在做出价值判断的主体身上,在做出价值判断的人的眼里。
主观价值论和旧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劳动价值论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它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那么花了四个小时制作的苹果派和同样花了四个小时制作的泥巴派的价值应该是一样的。然而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喜欢吃泥巴。大家的品味和偏好决定了东西的价值。
2、自愿交易创造财富
主观价值的奇妙结果就是:大家仅仅通过交换和贸易,就能使彼此获利。
如果吉米更喜欢泰德的背包而不是自己的滑板,而泰德更喜欢吉米的滑板而不是自己的背包,这两个男孩就可以用背包交换滑板,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来使自己获利。重要的是,交易后每个男孩都更富有了。
当马里兰州的蟹农用蓝蟹和华盛顿州的果农交换苹果时,从他们各自的主观价值来看,双方都获利了,都更富有了:每一方都是用对自己价值低的东西换取对自己价值高的东西。
注意,这种认为“自愿交换是双赢”的见解,不同于认为“交换是零和”的流行观念。流行观念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大家是靠牺牲他人利益来使自己获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富人致富是以牺牲穷人利益为代价。“一个人的所得就是另一个人的所失”,如果一个人变得更富,其他人一定变得更穷。在很多对富人的敌意背后,是这样一种观念:富人的财富源自牺牲穷人利益。
但事实并非如此。想想乔布斯、勒布朗·詹姆斯和碧昂丝,他们都是富人,但他们是以牺牲我们的利益为代价而致富的吗?完全不是。他们是通过他们的电子设备、运动天赋和动听歌曲来取悦我们而致富。
3、看不见的手
“自愿交换的参与者会相互受益”,这个见解是如此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的重要推论就是:在自由竞争的经济中,那些想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的人,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造福他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自由社会,别人并不是必须和你互动。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你必须用对他们价值更高的东西作为回报来说服他们把东西给你。用经济学教授沃尔特·威廉姆斯的话来说:“在自由市场,你通过服务他人来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你不必关心他!你只需为他服务。”
我们把这叫做“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这样阐述:虽然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可能“盘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促进公共利益。
特别声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