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的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论坛在上海普陀区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以“绿色长跑 金融相伴”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等领域的多元合作与交流。
本次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室原主任王仲伟围绕“以绿色金融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探讨绿色金融的特点和未来绿色企业的发展路径。
绿色金融是拥抱新文明的新金融
“绿色金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金融,也是拥抱新文明的新金融。”王仲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方面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内在的特征之一就是要绿色转型。王仲伟指出,在推动绿色转型的整个过程中,有两种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技术的力量,许多创新技术为我们增绿、减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政策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政策工具上,而绿色金融就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基于以上观点,王仲伟认为绿色金融有三个特征:
一是政策导向鲜明。王仲伟指出,所有的绿色金融政策导向都是要推动转型发展,要增绿减排,使绿色金融更加可持续。
许多有益实践已经证明,目前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可以探讨如何让绿色金融政策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如何使绿色金融政策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如何让政策做到更加精准。”王仲伟分析道。
第二,绿色金融是创造新财富的金融。在王仲伟看来,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对应的财富许多是硬财富、传统的财富,而绿色财富是一种新型财富,绿色资产是一种新型资产。人们对其品性、运作方式、如何配置和如何经营等仍在探索中。
当前,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治理工具风靡全球,各类绿色金融的实践使人们明确感受到,未来的财富正在被重新定义和定价。“绿色资产和绿色财富是值得我们有眼光的金融家和实业家追捧、好好打理的,认真配置、善于经营是大有可为的。”王仲伟强调,“今天所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包括有一条就是要学会做绿色资产经营的资本。”
第三,绿色金融是可持续的金融。伴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资产将成为金融的重要资产。
王仲伟认为,迄今为止,我们的金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主要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从理念、规则、制度、实践、操作基本是工业文明的模式,与数字文明和绿色文明往往不够兼容,还有大量改善和创新的空间。
“在工业文明方面,我们是后来者,是学习的模仿者,但生态文明方面,中国在多方面走在前列,我们的绿色金融有很多成功实践,完全可以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拿出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与世界交流,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王仲伟表示。
多方面支持赋能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王仲伟认为,下一步应该围绕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技术赋能等方面发力,至少可以细分为十个方面。
首先,要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王仲伟认为,中央现在提出要发展创新型国家,就要鼓励我们的资本更多扶持科创,绿色转型主要靠绿色技术的支撑,我们的绿色金融就要很好地和绿色技术研发相衔接。
第二,要为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项目的生产和创新提供融资。王仲伟指出,许多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需要融资的,需要给予更多关照,需要探索和思考如何与这样的产品、服务相衔接,形成我们特殊的、特别的规定。
第三,要支持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任何绿色产品、绿色业务的成长靠一家企业不行,要靠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要靠供应链的构建。
第四,要支持绿色资产的运作。“要运作好绿色资产,这方面我们的金融要不断地创新,使绿色资产的玩家和经营家能够成为上海非常活跃的专业人士。”王仲伟表示。
第五,要支持绿色消费的成长,不仅要在供应端发力,还要在消费端发力。
第六,要支持绿色金融的创新。绿色金融本身就是一种新概念,应该对应新制度、新机制、新考核、新的产品。
第七,还要反思绿色金融的教育和传播。“《国际金融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他的媒体也可以做很多的工作,让整个社会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大大提升,有利于绿色金融的运用、绿色金融的发展和绿色金融的人才培养。”王仲伟建议道。
第八,要支持绿色治理的创新和投入。“如果我们政府出台新标准,将治理的整个过程和绿色金融相连接,能够做到新的绿色基础设施上网,金融作出贡献的同时有回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不是很好吗?”王仲伟指出,绿色转型少不了政府对各方面的治理,治理需要投入,也需要创新。
“还要支持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升,还要有更多技术创新成果为绿色金融赋能。绿色金融要靠许多技术,包括识别技术、追踪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绿色金融赋能。”王仲伟最后强调,尤其要注重运用信息和数据的力量。“数据和信息是决心的力量,是动员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