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涨超50%,中国海油为什么持续创新高?

年内涨超50%,中国海油为什么持续创新高?
2024年06月21日 19:20 读懂财经

早年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现在,“三桶油”让你高攀不起。投资者迎来大丰收。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年内涨幅52.8%、42.5%,是A股万亿市值公司中涨幅最大两个。小弟中国石化也涨了10%。

股价催化剂是油价,今年WTI原油上涨13%,和今年金价涨幅持平。但如果只把三桶油的暴涨归结为油价也太牵强。毕竟,从2020年10月的低点算起,中国石油涨了142%、中国石化涨了57%。至于2022年才登陆A股的中国海油已经涨了2.5倍。

那么,如何看待三桶油的暴涨,又如何看待中海油拉开了其它“两桶油”的差距?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欧派克重夺油价控制权,减产挺价意愿强烈。美国页岩油诞生后,一度占到石油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欧派克靠着石油开采成本低优势,降价保份额。但现在页岩油走了下坡路。欧派克从价格战转变成保价控量,带动油价大涨。

2、中海油盈利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石油产业链越靠上游越赚钱,中海油上游业务占比最高。同时其他“两桶油”开采陆地石油,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优质油气资源减少。而中国海油开采海洋油田,开采成本更低,新增的油气储量也最多。

3、资源型行业迎来新周期。石油、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类行业都在今年大涨。逻辑是,全球经济通胀,各经济体分歧加剧,资源类产品无论是作为抗通胀产品还是战略储备产品都变成了硬通货。

/ 01 /

原油涨幅与金价持平

“三桶油”为什么股价强势?要从它今年的业绩说起。

三桶油中除了中国石化都扭转了23年业绩下滑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收同比增长14.1%、10.9%、-0.1%,净利润同比增长23.7%、5.7%、-6.6%。

“三桶油”的业绩起伏与油价密切相关,原油作为大宗商品,每年需求量的变化不大,影响业绩的主要是起伏不定的油价。23年三桶油业绩集体下滑就是因为美欧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全球油价中枢下移。

不出意外,今年三桶油业绩重回增长,也是因为油价回升。今年WTI原油从1月初的71.33美元/桶上涨到最新的80.63美元/桶,涨幅13%。涨幅和今年大热的金价持平。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全球经济难说有较大改观、美联储货币政策也没变。为啥油价上来了?原因在于,欧派克国家的油价控制权又大大增强了。

美国页岩油诞生后,深刻影响了原油市场,2018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占到了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欧派克靠着石油开采成本低的优势,通过降价保份额。但现在页岩油中原油含量越来越低,走了下坡路。欧派克也从价格战转变成保价控量策略。

所以去年底,欧派克+线上举行的第36届部长级会议后,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减产总额达到日均220万桶,相当于世界日产量的2%。产量下来了,油价自然也就开始坚挺起来了。

三桶油也受益这次的油价上升,走出业绩、股价双击。不过,投资人对“三桶油”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 02 /

业务价值最高,增长潜力最大

投资人明显更偏心中国海油。年初至今,中国海油上涨52.8%,要远远超过中国石化(10.22%)、中国石油(42.5%)。

也不怪投资人偏心,中国海油确实是“三桶油”里面的好学生。尤其是投资人最看重的赚钱能力上,中国海油ROE是19.6%,超过中国石油的11.4%,中国石化的7.6%。

ROE高主要是中国海油能把同样的营收能转化为更多的利润,中国海油净利率是29.8%,比中国石油(6%)、中国石化(2.2%),高好几个档次。

业务差异,是三桶油盈利能力差距大的原因。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均有油气、炼油以及化工业务,其两者油气业务分别占比68.7%、54.5%。而中国海油则更加专注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其油气业务占比高达8成左右。

石油属于资源导向产品,产业链越靠上游越赚钱,比如开采石油进行销售,毛利率最高,而下游炼油、化工等业务毛利率水平很低,盈利能力较差。中海油更侧重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盈利也更强。

除了业务差异,中国海油的桶油成本也更低,2023年桶油主要成本为28.83美元,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成本均在40美元左右。

中海油成本低是因为其它两桶油都是陆上开采,而我国大陆地质环境不利于石油开采,陆上石油成本高。但中海油面向海洋开采,且海油油田我国开发晚,还处于年轻阶段,开采质量也高。

油田的差异也影响了三桶油之间未来的增长潜力。石油公司每年都需要资本开支用于勘探开发新的油气资源。因此资本开支可看做三桶油增长走势的前瞻性指标。

2019年-2023年,中国海油资本从754.2亿大幅增长到1208.8亿。而同期中国石油资本开支从3267亿减少到2825.2亿。

中国石油缩减资本开支也不难理解,因为陆地发现油气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且优质的油气资源愈发减少。但中国海油目前还不存在这个问题,实际可采量经常是越开采越多,显然不用担心枯竭问题。这也决定了中国海油未来是三桶油中增长最好的公司。

开采成本最低、新油气资源储量还最大,种种优势加起来,投资人更青睐中国石油也就顺理正章了。

/ 03 /

资源性行业迎来新周期

风物长宜放眼量,把视线拓宽一下,会发现,今年不止石油,包括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等资源性行业都出现了产品价格、公司股价大涨的情况。

明面上看,投资人很容易归因为,宏观经济下移,市场上缺阿尔法机会,主力资金抱团“业绩增长稳健、高分红”的避险板块。

但实际上,加注资源型行业正是时代转向的必然结果。全球经济已然转向,经济从过往的高增长开始降速,进而引发了通胀等全球性问题,而资源类大宗商品正是抗通胀的有效手段,它们的价值也会随着通胀而上升。

更隐秘的逻辑是资源永远捆绑着政治和战略。正如,巴菲特谈及为什么投资西方石油时曾提到过,“战略石油储备是商业油田的最终形态。”

简而言之,资源类产品往往有,“平常你爱答不理,特殊时刻高攀不起”的特征。

在如今全球分歧加大,地缘政治恶化的大环境下,资源性产品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高度。尤其是,部分经济体都高度依赖进口能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石油等对工业社会又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在分歧加剧时增持资源类产品也成为了大多数国家的统一动作,如美国正在以300万桶/月的速度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全球石油龙头,沙特阿美也发出警告,石油需求远没有见顶。

全球经济通胀高烧不退,各经济体分歧加剧,石油等资源类产品无论是作为抗通胀产品还是战略储备产品都变成了硬通货,价格易涨难跌。这样的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很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