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杭州发布新一轮计划!范围覆盖四大城区,具体建设目标→

刚刚,杭州发布新一轮计划!范围覆盖四大城区,具体建设目标→
2024年06月13日 15:45 杭州发布

今天,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建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建委于近日发布《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三年内实施项目423个,包括标志性项目20个,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杭州大城北地区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吹响冲锋号。

打造308平方公里

宜居宜业宜游新城

与原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范围相比,大城北地区新一轮规划建设范围向北拓展至杭州市界、东至丁兰街道界与望梅路、南至德胜快速路、西至拱墅区界与余杭区仁和街道界,新增余杭仁和、临平塘栖等地,总面积约308平方公里,其中:上城区27.2平方公里、拱墅区83.9平方公里、余杭区105.5平方公里、临平区91.6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范围为绕城高速公路以南区域,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北至康桥路-宣杭铁路,东至临半路,南至金昌路-石祥路-好运街,西至莫干山路-北庄路-棕榈路,面积约21.3平方公里。

大城北范围图大城北范围图

根据《计划》,从今年起至2026年,杭州大城北地区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以“打造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经典范例、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板、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为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推动大城北地区标志性项目亮点纷呈、核心区精彩蝶变、公共服务配套功能齐备、“数智+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1+6”行动实施

“双十百项千亿”工程

未来三年,大城北地区将全面推进“1+6”行动即“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民生保障、景观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实施“双十百项千亿”工程,即实施标志性项目20个,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三年共安排7大类24小类项目共423个(规划类2个、交通类123个、居住类96个、民生类81个、景观类20个、文化类26个、产业类75个)。三年内计划完工351个,占总量的83%。

具体建设目标为:2024年,区域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大运河杭钢公园对外开放,良渚新城玉湖公园、超山-丁山湖等生态公园全新亮相;2025年,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文化地标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北段基本成型;2026年,重大产业项目成果丰硕,通运产业园等低效用地更新取得显著成效,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三个样板区块精彩呈现。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

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美段落

坚持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强化拱宸桥运河文化群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塘栖江南运河名镇三大核心展示园建设,三年计划实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相关项目32个。建成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文化地标,今年开工建设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和文化艺术岛等项目,加快形成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加快完成大运河东、西两岸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全线贯通绿道系统,同步实施杭钢河、电厂河及塘栖古镇市河等河道提升工程,形成以大运河为纽带的山水景观环链,自南向北打造“历史传统段、新城多元段、郊野生态段、名镇水乡段”四大主题段落,力争将大城北地区27公里大运河文化带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美段落。

推动重点发展区块快建成势

以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三个样板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成片成势”目标,集中资源要素加大大城北核心区开发力度,核心区范围三年计划实施项目129个,力争三年后样板区开发建成率达到55%以上,五年建成率达到80%左右,推动核心区早出形象,早成规模,成为展示大城北地区开发建设成效的“窗口”。

高质量实施大城北有机更新

重点围绕“工业遗存改造利用”“低效用地提质更新”“居住品质综合改善”三个方面,加快大城北地区城市有机更新。

推进杭钢、炼油厂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确保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一期今年完工并对外开放,植入文化体验、时尚艺术、展览展示等新业态,打造工业遗存利用新地标。

大运河杭钢公园鸟瞰实景大运河杭钢公园鸟瞰实景

推进良渚新城通运产业园、好运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招引新兴产业、创新产业,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提升亩均效益。今年计划建成日立电梯浙江总部大楼、康桥中国联通5G基地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凤栖谷生命科学孵化器项目、良渚新城巨杰科技总部等19个重点产业项目。

良渚新城通运产业园良渚新城通运产业园

持续改善大城北地区居住环境,三年计划完成21个未来社区创建和36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房屋约1.8万套,同步完善邻里中心、养老设施、农贸市场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两网”建设助推交通畅达

道路网方面,三年计划实施道路115条(段),计划完工94条(段),计划建成康良快速路(一期)、金昌路、临半路、康园路-塘康路等框架路网,推进朱家坝路、平安桥路等跨河、跨铁、跨区通道建设。三年计划新增快速路6公里、主次干路48公里、支路18公里,绕城高速公路以南路网建成率提升至80%,“五横六纵”框架路网基本成型,大城北地区外联内畅水平大幅提升。

康良快速路栅庄桥互通康良快速路栅庄桥互通

轨道交通网方面,加快推进地铁四期涉及大城北地区的15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三期)等4条线路共18个站点建设,全面建成后将新增线路长度28公里,大城北地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南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覆盖率提升至60%。

公共服务设施建

提升民生保障

提升供水、排水、电力等保障能力,增强大城北地区城市韧性。建成城北净水厂,新增污水主干管网约7.5公里,城北区域污水实现就近收集处理;完成祥符水厂扩建,区域供水能力提升至50万吨/日。

城北净水厂城北净水厂
祥符水厂扩建祥符水厂扩建

加大优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三年计划建成39所中小幼学校,提供学位约4.7万个,推动大城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计划建成9个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项目,增加床位约3900张。同步建成4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密基层医疗机构布点,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树兰国际医学中心树兰国际医学中心
好运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好运路九年一贯制学校

完善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为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支撑,三年计划建成14处保障性住房,新增保障房约1.28万套。

桃源单元R21-04地块配售性保障性住房桃源单元R21-04地块配售性保障性住房

答记者问

Q:

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城北区域是一个老城区,既有跨城区的协作,也有产业更新提质增效的功能,新一轮三年行动中,大城北将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的工作?

A:

杭州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以增量为主、建设为主,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时期。大城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因为大城北地区过去是杭州的一个老工业区块。目前整个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以存量为主,根据大城北国土空间规划,大城北地区已建设空间约占整个规划城镇开发边界总规模的87.2%,尤其是绕城高速范围内已建设空间更是占到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总规模的92.5%。同时,整个大城北地区现状仍存在较多低小散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面积约占总工业用地面积的83%。所以说,大城北地区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一个主战场,在新一轮大城北规划建设三年行动中,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传承历史、助力发展、民生为本”的原则,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来推进大城北地区城市有机更新。

一是推进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充分利用杭州钢铁厂、杭州炼油厂等重工业基地搬迁后留下的潜力空间,保留焦炉、油罐、铁轨等特色文化符号,布局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同时植入文化创意、时尚艺术、展览展示等新兴业态,将大运河文化、工业遗存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成为集工业遗存利用、城市景观焕新、特色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新生态、新地标。

二是推进低效用地提质更新。我们将推进康桥产业园、通运产业园、好运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力推进“腾笼换鸟”,提升亩均效益,今年计划建成康桥中国联通5G基地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凤栖谷生命科学孵化器等19个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布局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创新产业,为大城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推进居住品质综合改善。针对大城北地区既有住宅片区、老旧小区等情况,统筹未来社区、完整社区、现代社区创建工作,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功能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三年计划完成21个未来社区创建和36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建设邻里中心、养老设施、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提升大城北地区人居环境。

Q:

新一轮大城北三年行动计划里提到了要重点开发建设三个样板区域,想请问是基于哪些因素确定样板区范围的?以及在样板区打造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和举措?

A:

大城北地区是市委市政府谋划的7个城市重点发展区块之一,前期我们按照“发展基础良好、个性化特色优势明显、可开发空间富足、建设潜力较大”等原则,综合考虑了人口、产业、硬件等因素,经过多次讨论,在21.3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划定了3片区域作为大城北新一轮开发建设的样板区,集中资源优势加大建设力度,力争通过3到5年的建设,推进样板区成片成势,呈现新形象新面貌,打造更多彰显杭州大城北辨识度的城市新地标和发展新高地。

三个样板区自东向西分别为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

其中杭钢旧址片区:大致合围区域为临半路-金昌路-康贤路-独城路,片区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以大运河杭钢公园为核心,重点建设杭钢工业旧址综保工程、杭钢TOD等项目,建设艺术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布局文艺、展览、演出等先锋业态,计划今年片区骨架路网基本打通,一期正式对外开放。

运河沿岸片区:大致合围区域为顾扬路-石祥路-通益路-电厂河,片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其中运河东岸约2.5平方公里,西岸约3平方公里。该片区是大城北“一带一心”交汇处,我们将加快提升运河两岸景观风貌,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系统,加强两岸交通联系,重点推进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大运河文化艺术岛、运河湾旅游休闲综合体等标志性项目,以京杭大运河为纽带,打造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核心展示园。

良渚新城玉湖片区:大致合围区域为杭行路-金昌路-大洋坝路-郁宅路,片区面积约1.75平方公里,形成以玉湖公园为核心,集品质居住、商业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新城。重点建设玉湖公园及良渚文化中心、商业水街、好运街站TOD等标志性项目,今年开放玉湖公园一期、二期。

接下来我们将强化市级统筹协调,会同各开发建设主体和属地加强协同保障,进一步抓细抓实计划节点,鼓足干劲,全力跑出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加快实现大城北地区蝶变腾飞。

Q:

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在大城北区域运河新城、杭钢片区宜居环境打造上做了哪些工作?另外,我们注意到五一期间杭钢公园举行了风暴电音节,为市民提供了浙江夜生活花式玩转方式。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是如何结合工业遗址特色建设杭钢公园的,为市民提供了哪些有特色的城市服务?

A:

过去三年我们在大城北的城市环境上,重点打造运河东岸景观带和大运河杭钢公园,其中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运河东岸景观带绿化已建成开放,今年元旦在这里举办的新年走运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在交通道路上,过去三年完成道路建设项目24个,有力保障了大城北区域的城市交通,同时沿京杭大运河东岸新建、贯通绿道约12公里,实现了运河绿道从石祥路至电厂河的全线贯通。

在区域配套设施上,进一步完善杭钢、运河新城区域保障房、邻里中心、学校、公园绿地等民生设施建设,还在杭钢公园引进了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高品质服务城北区域的市民。

在杭钢公园的建设上,重点打造集生态绿、工业红、活力橙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共享绿地。生态绿就是项目利用绿色生态理念,将曾经的工业园区改造为如今近10万平方米的生活公共空间,不仅拥有4.5万平方米的大草坪,还营造了铸铁机房秘密花园、再生花园、落水花园、焦槽花园等别致生态景观。工业红就是项目建设时保留下部分工业遗存,采取局部拆除、局部更新的再生手法,为原来的厂房、机房、高炉等遗存赋予新的功能,还新造约1.5公里锈红混凝土空中连廊,可近距离感受工业文化的魅力,实现不同的游园体验。活力橙就是杭钢公共空间,于今年5月份开放投用,已经先后举办了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

在未来,杭钢公园还将以音乐为核心,倾力于推动“公园+”产业、商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精心打造聚集活力的户外生活方式中心。我们期待,在大城北,将迎来一个见美丽、见活力、见五彩的未来。

Q:

拱墅区在前两轮大城北开发建设中取得哪些成效?以及对顺利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有什么具体考虑?

A:

在前两轮大城北开发建设行动中,拱墅区共实施推进393个项目,打造了北景园生态公园、武林美术馆、紫檀博物馆、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等一批重点标杆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大城北拱墅片区的整体形象和城市能级。如今,新一轮大城北开发建设已经启动,拱墅区将围绕“三城五区”总目标,全面推进大城北拱墅片区的高质量建设。

在建设大城北核心区方面,重点围绕我区运河新城、杭钢、智慧网谷等板块,持续加大核心区开发建设力度,依托320国道省市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国贸云商数字商贸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320国道沿线、智慧网谷片区等新一轮标杆性项目集群,不断增强核心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加快补齐拱墅大城北区域交通路网短板,三年计划实施管家漾路等56条共33.3公里道路,不断提升区域供水、排水、电力保障能力。聚焦医院、学校、安置房等全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提高区域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方面,持续推进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提升大城北居住片区品质。推进康桥新能源产业园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产业招引力度,为区域发展注入活水、激发动能。

在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方面,厚植大运河文化,在拱墅大城北范围内形成以拱宸桥为节点的南北贯通大运河传统风貌区,从旅游观光、民生休闲、文化体验三方面着力,统筹产业、文化、生态,打造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等一批文化地标。同时充分利用大运河、工业遗存、系列文物等核心资源,开展特色文旅、体育赛事活动,强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实效。

Q:

此次大城北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余杭区对未来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的目标和计划是怎么考虑的?

A:

余杭区作为全市大城北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主战场,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大城北建设规划和发展。在前两轮三年行动中,余杭区累计完成各类项目321个。随着大城北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以及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余杭区整个东北片区建设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三年,余杭区将围绕“打造大运河最美余杭段、建设大城北品质新中心”一个目标,聚焦良渚中央商务核心区、运河沿岸余杭段两个重点一是打造玉湖公园城市绿心,环绕15万平方米的宽阔水域,聚焦活力商业、文化艺术、生态湿地、科技创意等四大主题区,汇聚城北万象城、国家话剧院数字产业综合体、勾庄未来产业社区、良渚文化中心、好运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一批城市核心的高能级配套项目,展现一座朝气蓬勃、开放包容的靓丽新城。二是加快运河沿岸环境提升,高品质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余杭段建设,加快文化艺术岛等项目建设,推进大运河余杭段游步道建设及风貌整治,同步完善运河沿岸休憩驿站、文化小品等附属设施,挖掘利用好文旅资源,展现运河良渚“双遗”底蕴,焕发千年大运河的崭新风貌。

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打造重点,余杭将着重实施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集中优势资源,持续加大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玉湖公园、康良快速路、华润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大城北地区的空间布局、交通路网及公共配套,推动环境面貌焕新、文化产业蝶变及宜居品质提升。

二是实施产业提升攻坚行动。重点围绕余杭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良渚新城数实融合产业,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重点推进通运产业园,好运产业园,杭北科创园等综合产业园区建设,提速日立总部大楼、百诺环境数智大厦、宏盛粮油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三是实施要素保障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牵头加快余杭大城北地区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统筹协调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报批、用地指标、资金保障等事宜,加快推进运河沿岸步道建设环境提升等相关项目,保障大城北规划建设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四是实施文旅提升攻坚行动。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围绕良渚、运河双遗文化核心,深度挖掘运河沿线具有余杭特色的文旅元素,推动大城北历史文化遗址古镇文化场馆等资源串珠成链,连点成面,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全面彰显人文底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计划 杭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