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美国政府,TikTok胜算如何?

硬刚美国政府,TikTok胜算如何?
2024年05月10日 11:04 长安街知事

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法案,法案中涉及强制字节跳动剥离旗下应用TikTok在美业务。在相关条款中,字节跳动被限期约九个月剥离其在美业务,否则将面临全国性禁令。

当地时间5月7日,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正式宣布,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拜登签署的法案违宪,要求法院推翻该法案。在美方的重重围堵之下,TikTok迅速作出回应、选择硬刚,其诉讼之路将走多远?分为几步?胜算几何?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魏冬冬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中分析,拜登政府签署的法案有两个方面违宪明显,一是言论自由,二是法律歧视。TikTok看似有两个选择,实则别无选择,要求TikTok剥离在美业务,在商业、法律和技术上几乎没有可能。TikTok获胜的可能性是有的,但相对于之前的几次诉讼,这次会更严峻。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从商业信誉的角度来说,美国针对TikTok的一系列行动证明美国不再是“安全股”,尤其有中国背景的企业去美国投资,可能就会面临着TikTok今日的风险。世界其他国家的大企业赴美投资前,都要掂量一下会不会受到同样的对待。美国针对TikTok的相关禁令和法案其实是在消耗美国的国家信用。

直播截图直播截图

TikTok面临的局势比上次更加严峻

知事:拜登签署的这项迫使TikTok从字节跳动剥离的法案,是否违反了美国宪法?其中的争议点在哪里?

魏冬冬:有两个方面违宪明显,一是言论自由,二是法律歧视。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各种自由,其中言论自由被视为最为重要的之一。TikTok的起诉状也提到,言论自由的核心意义在于个人和企业应当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表达观点,重点在于没有政府的干预。因此,认为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禁止TikTok,侵犯了TikTok本身及其用户的言论自由。

另外,TikTok认为,该法案并非针对其业务本身,而是基于其中国背景而成为法案的对象。国家安全是中美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普遍问题,不应该单单针对某一家公司出台法案。相反,应该建立公平透明的程序,对所有公司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决定。

TikTok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TikTok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知事:我们注意到,这已经不是TikTok第一次起诉美国政府。2020年,时任总统特朗普颁布针对TikTok的禁令,TikTok、员工以及创作者分别起诉美国政府并取得成功,法院叫停了禁令。那么,相较于特朗普签署的法案,拜登签署的这项法案有何不同?

魏冬冬:这次TikTok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区分一下此前的禁令和本次的法案。特朗普签署的禁令,其实是总统作为行政首脑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法案的授权下去签署的行政命令。

特朗普上次所依据的法案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主要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总统可以根据国家的紧急状态签订影响到外国企业投资或交易的行政命令。

而且,特朗普的禁令后来被叫停了。在言论自由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所签发的行政命令超出了他所依据的法案给他的授权,即特朗普超出了立法机关通过法案给行政首脑的授权。

但是这次拜登政府签署的是法案,其出台难度上和严厉程度比上次要高很多。

知事:TikTok此次迅速对法案作出法律回应,有什么考量?这场官司将经历哪些流程步骤?最终时间会持续多久?

刘春生:法案提上日程之前会有很多铺垫工作。首先需要有人提出提案,然后立法机关进行讨论和表决,最后经总统签字才能执行。因此,TikTok从一开始,甚至可能远在特朗普颁布禁令之前,就已经开始做相关准备,并且一直在随时准备着。

而且,目前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并非突然出现,一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始时间为2018年3月,迄今已六年。作为勇闯美国的国际大公司,TikTok当然不可能毫无准备。未来,还会有更多有中国背景的企业可能面临类似问题,比如希音(Shein)、拼多多海外版等,它们可能也需要聘请律师团队来确保法律保障。

魏冬冬:TikTok实际上是向哥伦比亚特区的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了诉讼。如果TikTok对这次判决不服,公司可以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提起上诉的时间可能会以年计算,可能需要一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外界最初预测TikTok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提起诉讼,但TikTok快速做出了反应,表明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毕竟TikTok有丰富的经验,之前在蒙大拿州遭受的禁令就是以言论自由为理由获胜的。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有经验,但这仅仅说明TikTok具备这样的条件。

2023年5月17日,美国蒙大拿州,蒙大拿州州长雷格·詹福尔特签署了一项禁止在该州使用TikTok的法律。图源: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TikTok的动力。尽早提起诉讼可以争取申请临时禁令的空间。TikTok这次的诉求不仅要求阻止法案的执行,还要求颁布一个临时禁令,在法案指定的时间之前,希望法院能够暂停法案的执行。如果成功,会给后续的工作赢得一个缓冲的余地。

看似两个选择,实则别无选择

知事:TikTok的起诉书中,有哪些值得外界特别关注的重要信息?

魏冬冬:首先,TikTok看似有两个选择,“要么剥离、要么封禁”,实则别无选择。

目前中国主体其实只占了TikTok持股比例的约40%,约60%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占有的。在40%中,约20%是字节跳动总公司所持有的,另外20%是字节的员工持股(包括数千名美国员工)。法案要求这仅有的40%降到20%以下,确实是在商业、法律上都难度极大。

在技术上也不可能。要求TikTok剥离在美业务,可能涉及中国对算法出口的限制。中国政府此前出台相关法律,禁止“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出口,除非拿到中国政府的许可。TikTok在诉状中也提到,中国政府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批准相关算法技术出口,那么业务剥离的条件就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TikTok的诉状逻辑非常实用,不仅阐述清楚了为什么要法院去阻止这个法案,还提出了一套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比如,当年美国政府担心TikTok的数据隐私问题,TikTok花了20亿美元实施了“得克萨斯计划”,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甲骨文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服务器上。这次TikTok还披露了一个新动作,即TikTok同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已经拟定了一个国家安全协议,如果TikTok违反了这个协议里关于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内容,该委员会可以禁止TikTok继续运行。

这样美国联邦法院就可以看到,如果想要在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TikTok是有替代性的解决方案的,这种解决方案可以不牺牲言论自由。

知事:此次TikTok为诉讼聘请的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曾在2021年成功协助小米在美“涉军企业”案中胜诉。您觉得这次TikTok有望获胜吗?如果打赢这场官司,是否意味着TikTok从此高枕无忧了呢?美国政府还会有什么后手?

刘春生:我个人觉得获胜之路道阻且长。目前来看,它不是一件纯商业或法律的事情,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参与其中。在这么大的命题下,一个企业的力量相对薄弱。美国现在对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先进技术的打压已经形成了共识,美国也已经进入大选季了,两个总统候选人拼杀得你死我活。双方都在打“中国牌”,对有中国背景的公司的打压不可能轻易放松。但即便胜算渺茫,TikTok仍然要去争取,要借此传达出一个态度和信号,也要让世人看一看,在美国投资究竟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魏冬冬:获胜的可能性是有的,但相对于TikTok之前的几次诉讼,这次会更严峻。

TikTok和联邦政府作为诉辩双方,他们的证据和主张其实最终指向的是两个价值观,即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最终法院在裁判的时候,他其实在初步衡量,如果直接阻止TikTok,相对于保护国家安全,对言论自由的伤害是不是过度了?如果过度了,是不是可以选择替代性的方案来解决。最终法院的判决是从这两个价值平衡中去产生的。所以如果TikTok获胜,第一可能赢在,法院认可法案对言论自由的伤害超越目前联邦政府所主张的国家安全的利益。

第二,TikTok可能赢在程序瑕疵。当联邦政府要禁止一个行业,应当对整个行业进行全面的评估。TikTok指出,联邦政府证据不足,并没有明确指出TikTok究竟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什么样的威胁。国家安全这么大的概念,联邦政府应当指出TikTok具体地违反了哪个法律条文,造成了具体什么样的威胁,你的证据是什么,而不是根据对未来的推测甚至臆测来打压TikTok。

另外,TikTok和联邦政府都会雇佣团队去游说法官,目前美国两党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两党都会去发挥自己的游说力量,所以TikTok所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

美式双标玩得炉火纯青

知事:TikTok在起诉书中指出,拜登即使在签署该法案后,仍为其总统竞选活动保留了TikTok账户。既然TikTok有威胁,为什么拜登还在用?TikTok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了吗?美国为什么总觉得TikTok不安全?

刘春生:美式双标玩得炉火纯青,一方面说威胁国家安全,一方面掌握着国家核按钮的总统在玩TikTok,那么TikTok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个软件还能不能用?到底什么样级别的人才配用TikTok?什么样的安全措施才能保障美国真正的国家安全?现在美国动辄就提国家安全,来自中国的一丁一卯都可能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这还是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器库、最多的航母舰群的美国吗?

这次法案的起草人——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他的家族信托不久前大量买入TikTok竞争对手的股票。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嘴上谈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全是生意。

魏冬冬:美国政府的担心可以追溯到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件——剑桥分析案件。英国剑桥分析公司在2016年通过脸书盗窃和滥用五千多万个人的数据,被认为助力特朗普成功竞选。现在美国也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大选,联邦政府的目的并不在于数据隐私或数据合规本身,而是在于后台的内容和广告本身,他们认为TikTok这么大的体量,可能会对美国整个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政治选举的结果。

此外,美国还担心中国政府从TikTok处获取用户数据。在经济上,“打不过就抢”的事美国也不是第一次做,但这并不是美国政府这次发难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国家安全和舆论导向的角度。

知事:如果TikTok在最高法院输掉官司,并遭到封禁,对美国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刘春生:首先,TikTok上的内容创作者可能首当其冲,尤其那些已经在TikTok上有了一定影响力,并获得了收益的“网红”,以及为商家提供电商运营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互联网生态下提供保障的行业都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巨头倒下的影响,就业市场必然会有所波动。

其次,如果TikTok下架,谁能够替代它的位置?曾经入驻TikTok的企业,今后换到新的平台还能保有以前的流量吗?这要打一个大问号。

再次,从商业信誉的角度来说,美国不再是“安全股”,尤其有中国背景的企业去美国投资,今后可能就会面临着TikTok今日的风险。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哪怕是其他行业的公司,都有可能被区别对待。TikTok的新加坡籍CEO周受资接受质询的时候,美议员反复盘问其是否为中国公民,说明美国就是在堂而皇之地歧视。所谓的“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企业”也不过是说说罢了。

1月31日,美国会听证会上,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被反复盘问国籍。图源:视觉中国1月31日,美国会听证会上,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被反复盘问国籍。图源:视觉中国

而且,对美国经济地位形成竞争的不止中国,可能还会有印度、越南、新加坡等。这些国家赴美投资前,都要掂量一下会不会受到同样的对待,这可能是今后全球每一个大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所以美国针对TikTok的相关禁令和法案其实是在消耗美国的国家信用。

魏冬冬:第一,言论自由一直被美国当做立国的基础,但是如果连美国的法院都不能站在言论自由这边,它的立国基础可能会受到冲击,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TikTok本次用到和前几次用到的侵犯言论自由这一理由,并非指向言论自由的核心即言论内容受到政府干预,而是指向作为言论渠道之一的TikTok被关闭,所以在本次要用言论自由挑战民主、共和两党取得高度一致的国家安全法案,我本人认为难度是非常大的,也很关注后续的走向。

第二,如果拜登政府的法案被联邦法院认可了,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企业,当它们把美国列为出海或投资的目的国时,都会有更多的担忧,会更加审慎地考虑是否开拓美国市场,尤其是当这些企业的业务能和美国的国家安全强行挂钩的时候。比方做云服务的企业,可能会受到美国关于供应链安全的审查,做社交平台的企业,可能不会再选择去美国增加投资。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