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面对眼前的美酒美食,我们少不了推杯换盏,大快朵颐,真是“每逢佳节胖三斤”。
不过,面对美食,我们也常常陷入烦恼。如今高油脂、高热量、高糖分的摄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就在不久前,#10岁男孩生日会后确诊糖尿病#、#女子饭局不断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关注,同时,类似“每周吃≥5个鸡蛋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的碎片化信息在家庭群中散播……
糖尿病似乎是个现代人无法逃避的话题。2011年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4亿,增幅达56%。另据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虽不像癌症和传染病那样让人“闻之色变”,却也实实在在算得上是难以摆脱的麻烦。不严重时,它横亘在患者和美食之间,让人不能畅快品味舌尖上的美食。严重时,它干扰视觉、限制行动,甚至还能夺去人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的故事。
文 | 谷晓阳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杜海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编辑 | 王乙雯 瞭望智库
1
从“尿多”到“尿糖”,从“肾脏”到“胰腺”
医史学家在书写糖尿病历史时,常会追溯到公元前1550年左右埃及纸草文中记载的一种“排尿过多”的疾病。战国时期,我国《五十二病方》中也描述了类似糖尿病的“病脞瘦,多溺,嗜饮”症状。公元2世纪左右,古希腊医生阿莱泰乌斯(Aretaeus)生动地描述了糖尿病:患者小便不停,就像从身体的水渠流出来一样。而且他们生活充满痛苦,会一直口渴并出现十分可怕的消瘦,仿佛身体的血肉随着尿排走了。许多医生都尝试解释疾病的原因。比如,古罗马名医盖伦(Claudius Galen)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肾脏的虚弱,无法留存住水分”。而卡修斯·费利克斯(Cassius Felix)则说,“这是因为身体器官的多孔性,使得任何液体都可以通过尿排出。”
随着时代发展,世界不同地区的医生都发现了糖尿病患者不仅尿多,且尿发甜。公元5-6世纪的中国医书《古今录验方》中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也”的记载。同一时期的日本,医生也描述了某些患者的尿可以吸引狗的现象。而在中世纪的波斯,名医阿维森纳(Avicenna)记录了糖尿病患者贪食、甜尿,还提到了与疾病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如性功能障碍。
16世纪,瑞士医生、著名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萨斯(P.A.T.B.Paracelsus von Hohenheim)指出,医生不应仅靠观察尿做出诊断,用化学方法分析尿液才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蒸发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得到一些固态物质。可惜,他没有“勇敢地”品尝一下,而是直接将其认作盐,并进一步推论糖尿病是由于盐在肾脏沉积导致的。
17世纪以后,实验技术在西方医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进一步促进了医生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含糖的是英国医生多布森(Matthew Dobson)。他实验技术娴熟,也很善于临床观察。1772年,多布森收治了一位33岁的男患者,他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严重的口渴、饥饿、多尿、体重减少、皮肤干燥,偶尔伴有发热,每天排出15升以上的尿液。多布森坚持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针对其血和尿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他观察到患者血液放一段时间后,血清会像奶酪乳浆一样不透明,还有些甜;将患者的尿蒸发干燥后,剩余的物质呈白色颗粒状、很容易捏碎,闻起来、尝起来都像糖。他总结道:糖尿病患者尿里的含糖物质不产生于肾脏,而是早就在血清中存在了。
随着实验科学的进步,19世纪的医学研究者找到了糖尿病发病的关键脏器。1889年,生理学家梅林(Joseph von Mering)和明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在研究胰腺消化作用时意外发现,将狗的胰腺切除后狗会出现糖尿病的表现。这不仅将胰腺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还为糖尿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找到了新思路。1921年到1923年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团队正是采用这种办法建立了糖尿病犬的实验模型,并最终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团队中的班廷(Frederick Banting)和麦克劳德(John Macleod)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然,糖尿病并非只和胰腺有关,如今,医学界普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因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症状上常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患病时间长了可能引起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这使得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2
四种类型
早在19世纪,就有许多医生提出,可能存在两种糖尿病:一种常见于年轻人,起病急,较为严重,预后也差,医生称之为“瘦糖尿病”;另一种“胖糖尿病”,常见于中年肥胖人群,起病缓慢、相对无痛苦,患者可以带病生存很多年。患有“胖糖尿病”的人不会像“瘦糖尿病”患者那样容易陷入昏迷,但是常常出现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的问题。
20世纪初,胰岛素的出现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曙光。曾经因为糖尿病而在短时间内消瘦、死亡的孩子们,使用胰岛素后可以正常进食、增长体重。他们既往瘦骨嶙峋的照片与后来白白胖胖的影像被同时刊登在报纸、期刊上,“治疗前”“治疗后”的强烈对比给医生、患者和社会大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普遍的乐观情绪(见下图)。
1930年,全美最著名的糖尿病专家之一艾伦(Frederick Allen)医生表示,糖尿病已经可以被控制了,每一个患者都可以寿终正寝。但是,事情后来的走向并非如此。
汤普森(Leonard Thompson)是加拿大多伦多综合医院的患儿,1922年接受了历史上第一针被应用于临床的胰岛素注射。治疗前,汤普森14岁,体重仅有大约59斤,他极度苍白,头发全部掉光。接受胰岛素治疗之后,他变得精神、挺拔、健康,这个男孩帅气的照片曾经是各国报刊展示胰岛素奇效的最好佐证(见下图)。
但是,汤普森并未寿终正寝。1935年,年仅27岁的汤普森死于感染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此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24岁那年,他在庆祝胰岛素发现10周年时进食过多,因血糖控制不佳而陷入昏迷。汤普森的故事并非孤例,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病历记录表明:许多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都出现了足部感染、肾脏或眼部问题等一系列并发症。在20世纪50年代,糖尿病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这些不幸的故事很少被大众媒体报道,但却引起了医学界的警觉。医生们针对血糖控制开展了长久而激烈的辩论:如果胰岛素能够让患者不死于急性的糖尿病问题,那么要如何治疗,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更健康呢?
一大批学者推崇良好的血糖控制,也就是尽量通过多次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状态。可惜,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很多患者来说,这根本就做不到。注射胰岛素无法像自体产生胰岛素那样有精确的调节机制,所以需要在进食和胰岛素用量之间掌握微妙平衡。给药过少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给药过多则可能引发低血糖甚至陷入昏迷。理想的办法就是频繁监测血糖。但是,这对于在家治疗的患者来说根本不可能实现。好在随着医学发展,医学界对血糖控制达成共识。更多、更便于使用的胰岛素种类被制造出来,便捷的血糖检测仪器也在20世纪后半叶被推广开来。
同时,医生们更加确信糖尿病类型不止一种。正如19世纪的那些医学先驱们描述的,有一类糖尿病最常见于肥胖的中年人,这些人出现糖尿病,不是由于他们的胰腺不能“生产”胰岛素,而是因为胰岛素无法正常起效。20世纪后半叶推出的许多降糖药物(典型代表是二甲双胍)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来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型发生过许多次变化。目前,医学界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是由于机体缺乏胰岛素所引起的疾病。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无法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而妊娠期糖尿病则指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糖尿病之外,由于其他原因,如胰腺疾病或内分泌疾病造成的血糖升高所引起的糖尿病等被归为其他类型。
此外,美国糖尿病学会还于2001年提出,将血糖轻度升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情况,定义为糖尿病前期,而这类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
3
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的手段
在以上四种糖尿病类型中,90%的糖尿病属于2型糖尿病,我们日常所指的糖尿病大多也都是2型。2011年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4亿,增幅达56%。可以说,中国是实实在在的“糖尿病大国”。
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多,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媒体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也在增多,人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但在我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仅21.4%的患者实现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这也意味着,每五名糖尿病患者中,仅一名患者能认识并控制好危险因素,以避免糖尿病的进一步进展。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来说,危险因素的控制是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且重要的手段。
通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三级预防策略来对号入座,或许我们可以筑牢对抗糖尿病的多重防线。
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了解并避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它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模式(暴饮暴食,摄入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过多等)、体力活动不足或者久坐不动、酗酒以及吸烟等;
第二是自身因素,如超重肥胖或者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等;
第三是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面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能做的有很多。比如对于甜品、炸鸡爱好者来说,可以慢慢减量或者减少食用次数;对于坐办公室的上班族而言,工作空余站起来走走不仅可以休息大脑,还可以增加卡路里的消耗,减轻血糖“负担”;对于超重肥胖或存在其他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讲,降低体重或控制好其他疾病不仅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延缓其他疾病的进展。这些关于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小改动,却可以为自身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则要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超过半数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糖尿病筛查可使这些患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效率。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1)有糖尿病前期史,即曾测过血糖,血糖略有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人群;(2)年龄大于等于40岁;(3)体重指数(BMI)大于等于24kg/㎡和(或)男性腰国≥90 cm,女性腰围≥85cm的人群;(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如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如很多久坐不动的上班族们;(6)生育过大于4kg胎儿的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7)有黑棘皮病者,常见的表现是脖颈后部发黑;(8)高血压、高血脂或冠心病的患者;(9)有激素类或抗精神病药物类使用史的人群;(10)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大于等于25分(见下图)的人群。
如果你恰巧属于以上人群中的任何一类,那么就需要去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筛查。
最后,对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应在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的同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忽视了治疗的重要性,认为偶有血糖升高也危害不大,但是如果血糖升高持续一定时间,就会对全身各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比如,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就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最终可致失明。有较长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坚持去眼科检查视力及眼底。类似地,血压、血脂、肾功能等也都需要特别关注。
4
碎片化的信息
并不能够增进我们对疾病的了解
糖尿病防治从来都不简单。我们不仅要在运动、饮食、用药方面多加注意,也要不断了解相关知识,形成对疾病的理性看法。
许多时候,片面吸收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够增进我们对疾病的了解。比如,上个月就有一条“每周吃≥5个鸡蛋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的词条收获了许多关注。事实上,这是来自于美国波士顿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核心内容是:每周摄入大于等于5个鸡蛋,同时增加膳食纤维、鱼类和全谷物的摄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显著降低26%-29%。
系统了解这条信息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核心在于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而不是每周吃掉5个鸡蛋。从“吸引眼球”的角度来看,这个词条算得上成功,但从真正的科学传播角度来审视,它却存在断章取义、扭曲原文核心内容的问题。
人们很多时候想要得到简单直接的指导——“吃这个药,每天三次,每次三片,一周后你就好了”或是“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很可惜,更多时候,科学结论不能过于简单化,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也很复杂。糖尿病防治没有捷径,而是一系列综合措施铺就的漫长旅途——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调整,到药物治疗、定期体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重视身体状况、不断提高健康素养,从小处看,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关爱、对家人的负责;而从大处看,无数个小我的健康体魄,才能组成一个民族的强壮身躯。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拿出勇气和乐观,装备知识和自律,管住嘴、迈开腿,奔向更好的未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