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陷入内战边缘?

俄罗斯陷入内战边缘?
2023年06月24日 17:58 卢克文工作室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我今天一直在别的事情,瓦格纳叛乱来得太突然,忙不过来,刚好同事写了篇短文,先给大家解解渴,我明天再写篇长文详细说下这事情。

623日,俄罗斯爆出了大新闻,在俄乌战争中屡立战功的瓦格纳,突然全副武装出现在罗斯托夫市,包围了俄南部军区大楼和市政大楼。

与此同时,瓦格纳的老板普里戈津通过VK发表了一个声明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四点:

1.“特别军事行动”搞成这个样子,是军方高层无能,而最无能的人就是国防部长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他们应该下台;

2.瓦格纳本不应死那么多人,都怪国防部不给充足的弹药,害得瓦格纳只能用人命去填;

3.进行全国动员,仅靠现在这点兵力不可能解决乌克兰;

4.指责俄正规军用导弹攻击瓦格纳,他将做出回应。

这四条,1.2.4都是直指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第三条也是间接指责他们没有准备好预案,所以这份声明的意思总体就是,这两人必须为今天的一切问题背锅。

根据现场围观群众拍摄的大量素材,双方并没有像传言说的那样打起来,目前,瓦格纳仍在罗斯托夫与俄军对峙.

俄罗斯真的会陷入内战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切还得从今年5月说起。

5月底,俄国防部要求所有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人员与国防部签署服役合同,不管你是志愿者、雇佣兵公司还是其他,都必须签署,这相当于收编,瓦格纳自然也在其中。

此时阿特木斯克战役已经结束,瓦格纳刚刚创造了一个私人军事公司,单挑乌军20多个正规旅并将其击败的神话,普里戈津手握两万多名精锐,是毫无争议的最强私兵,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政策就是冲着瓦格纳去的。

客观地说,俄国防部的政策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私兵在哪国都是隐患,何况瓦格纳还不是一般的私兵,是经过长期实战的重装部队,如果不将其纳入控制,这雷未免太大了。

但瓦格纳明显不想被收编,这里就必须深入了解双方之间的分歧了。

从面子上,俄正规军的战果远远无法达到预期,去年哈尔科夫溃败,今年又长期按兵不动,特别是没有趁着瓦格纳在阿特木斯克取得突破时,及时扩大战果,都令俄国内对正规军极为不满,普遍认为指挥系统的无能是关键,要求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下台的人越来越多。

反观瓦格纳,却取得不错的战果,不仅制造了“阿特木斯克绞肉机”,硬生生拖了20多个乌军主力旅,还攻下了阿特木斯克这个重镇,是近一年来,俄军所最拿得出手的战果。

两相对比,自然国防部的面子上就不好看,不过,仅仅面子问题也不至于闹得如此不快。

双方真正的冲突有两个:个人野心、基层待遇和利益

普里戈津个人是有政治野心的,否则不会介入雇佣兵这种生意,而是专心开餐厅。

普京执掌俄罗斯已经二十多年了,年龄也大了,交班是迟早的,作为一个长期浸染政治圈的人,普里戈津不可能不为后普京时代布局。

而瓦格纳,就是普里戈津最强有力的牌,手握几万精兵,谁上台不得拉拢他?要是没有瓦格纳,那他就真的只是个厨子而已,两者的定位完全是天差地别。

如果仅仅是他的个人野心也就罢了,关键是,瓦格纳基层士兵同样不愿意被收编。

瓦格纳作为一个商业武装力量集团,是有KPI的,完成任务有相应奖励,比如击毁一辆坦克,击落一架飞机,都有对应的奖金,干得多,挣得多。

瓦格纳一个月拿22-30万卢布算基本收入(实际可能更高),而俄正规军的合同兵战时20万卢布/月左右,义务兵更是只有几千到一万卢布。

瓦格纳从商业上这么做没有问题,但俄正规军就不爽了,正规军的待遇是基本固定的,偶尔有些杀敌奖励,不过奖金并不多,更没有KPI和业绩要求。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俄军眼红,怎么不也设立KPI和奖金呢?

这就是正规军的难处。

如果设立KPI和奖金,会导致大家为了KPI和奖金而热衷于战争,对战争变得狂热,这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正规军只能实行固定待遇,偶尔有些奖励。

正规军待遇不可能和瓦格纳看齐,那就只能将瓦格纳收编,全员统一固定待遇,然而这样一来,瓦格纳的基层人员又不干了,正规军待遇不如雇佣兵,是世界常态。

正规军的固定待遇,与私人武装的KPI形成明显利益冲突。

普里戈津为了政治野心不想被收编,瓦格纳基层人员为了高待遇不愿被收编。

利益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瓦格纳不仅是个雇佣兵公司,更是个独立小王国,比如它在海外有金矿,等于自己有独立财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要是被收编,就不能再经商了,是个很大的损失。

当然,问题要是追根溯源,恐怕普京为首的高层才是关键,正是他们的一系列错误决策,打开了私兵这个潘多拉魔盒。

去年3月初,俄高层意识到短时间内拿不下乌克兰,前线兵力不足,可又不愿意进行动员,至今也只是部分动员,而非真正战争状态下的全面动员。

俄高层的出发点长期是,将乌克兰战事局限在“特别军事行动”层面,而不是真正的战争。

又不动员,又需要有战斗力的兵员,还不愿增加伤亡,唯有雇佣兵能同时满足这三个要求,而瓦格纳虽然随后立功不少,可他们立功越多,军阀化的可能性就越高,收编就越迫切。

今年5月底,收编政策正式出炉后,普里戈津先是拍视频公开拒绝,国防部态度强硬,要求限期一个月完成合同签署。

普里戈津又跑去莫斯科“上访”,普京在6月中旬表态,认为瓦格纳应该签署合同,事情到这按理说就结束了,不过外界明显低估了他的决心。

没人想到他为了不被收编,而做出“清君侧”的事。

不得不说,这次“兵谏”令俄官方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尽管俄政府官方表态非常强硬,都认定普里戈津此举是叛乱,但不敢逼太过,否则擦枪走火,是真有可能引发内战的,此时的俄罗斯是没有能力再开一局的。

不能过于强硬,更不能答应普里戈津的诉求,开“清君侧”成功的先例。

既不能硬,也不能软,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事情降温,再有条件让步。

具体做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利用舆论倒逼普里戈津不要做太出格的事,稳定局势。

第二步,在细节上满足瓦格纳,原则问题不做让步,比如瓦格纳收编的大方向不能改,可以提条件。

对俄乌局势来说,普里戈津这一闹,影响极为负面,短期内俄军别说进攻了,能保住现有的战果就不错了,本来乌军的扎波罗热反攻进行得很不顺利,伤亡很大,现在俄军后院起火,对士气是不小的打击,变数陡然增加。

战争一开始就要往最坏的角度想,按最坏的打算来布局,而不是当作政治投机式的偷袭,俄罗斯之所以搞成现在这个鬼样子,就是因为它的投机性太强了。

刚开始俄高层认为拿下乌克兰很容易,所以根本没什么周密计划,既然是很容易的,就不会有太大伤亡,这是战争开始时的基调。

但后续事态的发展超过了预料,俄军不得不面对巨大的伤亡,而这个事情,明显俄政府是没有准备的,为了减少纸面伤亡,才大规模使用雇佣兵,才给了私兵崛起的机会。

当然,从各种细节和分析来看这个事情,估计最后还是以谈判收尾。毕竟瓦格纳只是想继续保持自己的利益。这并不是一个不可以谈的事情。

俄乌战争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永远不要指望敌人会望风而逃,战争是一定会有大量伤亡的,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幻想“解放军上午登陆,下午台湾人排队领身份证”。

战争不是儿戏,更容不得幻想。要做大事,就要计划周密,下手狠,切忌走一步看一步的投机心态。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是今天俄罗斯困局的根本问题。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瓦格纳 俄罗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海科新源 301292 --
  • 06-27 天力复合 873576 9.35
  • 06-27 恒工精密 301261 --
  • 06-26 华信永道 837592 10.38
  • 06-26 朗威股份 301202 25.8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