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2月4日10时42分
迎来“立春”节气。
今年比较特殊,
是一个“双春年”,
癸卯兔年年初年尾各有一个立春。
春之始也
此时节,大地开始解冻
蛰虫逐渐苏醒,鱼儿浮在未融的碎冰下游动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
“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古籍《群芳谱》称: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也是一年四时之始。
立,是「开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立春开始,渐渐回暖。
但这个时候,各地仍是乍暖还寒时,
大家仍需注意保暖添衣。
物
L
I
候
C
H
UN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丨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蜇虫始振丨第二个五日,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丨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花
L
I
信
C
H
UN
立春到来时
“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
樱桃、望春紧随其后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风有信,花不误,
岁岁如此,永不相负。”
每年冬去春来,
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
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
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习
L
I
俗
C
H
UN
打春:为的是生计 图的是丰年
古时,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新一轮农业周期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时农业靠天吃饭,一家老小全指着老天爷,因此赋予了立春民俗以祈祷之义。比如,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地区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今天,绝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这项习俗了,农业生产早已科学化了,与打春习俗相关的舞春牛、闹春牛等民俗活动已经失去了科学意义,却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供人欣赏。
咬春:古时养生术 今日健康经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以吃为主,节气之日也是如此。立春日吃大萝卜、春饼、春卷,称之“咬春”。因萝卜味辣,古人故曰:“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咬春,咬的是心情,更埋下一年吃得了苦的韧劲儿。
立春在南方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 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迎春:祈求吉来到 今古同一心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后者要简单并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就有。在江南地区,立春日要在门上贴上“迎春春来,接福福到”的字样。立春正时一到,旧时江浙一带的人家还要“焜春”:将樟树根片或风干的樟树枝点燃,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焜”过去,每个房间都弥漫着樟树的芳香烟气。“焜春”的烟气是引领春天到来的信号。顷刻之间,堂前屋后,衣柜橱下,庭树房栊,都是春的气息。
各地迎春方式很不一样,比如戴春鸡,这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以“鸡”喻“吉”,表示祝愿“春吉(鸡)”。
游春:开始踏青的信号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游春(探春)民间的一种游行。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 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唯有奋发努力,才能不负春光。
四季初始 岁月向荣
跟家人一起踏春出游
去迎接春天吧!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综合自新华网、甘肃省教育厅、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