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3000亿元的“酱油茅”海天味业,近期深陷添加剂双标风波。尽管公司已三度回应试图打消质疑,但投资者并不买账。节后首个交易日,海天味业市值蒸发近360亿。
10月10日,“酱油茅”海天味业开盘大跌。
昨晚,海天味业发布添加剂风波发生以来的第三份声明。在公告中,海天味业表示,公司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在外界看来,海天味业此次是针对消费者对其国内外销售产品“双标”一事作出直接回应。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海天味业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波。9月底,一则以添加剂勾兑酱油的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虽然这则短视频并未提及具体品牌,但在评论区,很多网友直接点名“海天”。此后,不少网友还指出,海天味业在国外售卖的酱油不含添加剂,而国内则含添加剂。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9月30日、10月4日,海天味业已经两度发布声明。截至目前,针对网友质疑的诸多问题,该公司也已给出回复。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添加剂风波短时间内还是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心,进而影响公司的业绩。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此次“双标”事件会给海天味业一个较大触动,企业也许会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和整改。比如,如何将不同国家不同标准的事实趋于合理,趋于科学,要在一国一标和尊重国人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三发声明回应质疑
对于海天味业的投资者来说,今年A股长达9天的假期似乎并不那么友好。
国庆长假前,有网红博主发布了一则视频。在视频中,该网红博主使用食用盐、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高浓酸酱油香精、焦糖色素等原料调制出了“丝毫没有豆子和黄豆的酱油”。视频中,该博主遮盖了对比酱油的标识,全程也没有提到过任何酱油品牌,但在评论区,很多网友点名了“海天”。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另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除了大豆、食盐、砂糖等原料外,寻不到食品添加剂的踪影;而国内销售的海天酱油,除了必要原料外,还含有多种添加剂。如此一来,海天味业又陷入了添加剂“双标”的舆论漩涡。
9月30日、10月4日,海天味业陆续发布了两份声明。在前一份严正声明中,海天味业称公司所有产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所有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海天味业还表示,自家也有“好吃不贵的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等创新产品”。
对于外界的添加剂“双标”质疑,海天味业此后又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世界各国的正规食品企业都会依据法规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因此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不好,都是误解。
不过,对于海天味业的两度回应,网友似乎并不买账。在第二份声明出来后,有网友评论称“读下来就看到你的傲慢”、“我一点添加剂都不想吃”、“老字号讲究的是良心,没看到良心”……
或是看到了消费者的态度,10月9日晚间,海天味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第三份声明。在指出于国内外市场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的同时,其还表示,国内作为公司最大的消费市场,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截至今日收盘,海天味业报75.08元,股价下滑了9.35%,市值一日蒸发近360亿元。而与此同时,同业对手千禾味业则一字涨停。
朱丹蓬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海天味业今日股价大跌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从整个宏观面来说,海天的股价已经有点虚高了;第二点,资本市场对于海天之前的几份声明是不买账的。”在他看来,此次添加剂事件持续发酵之后,对于海天味业的整体运营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因此资本端短期对于海天的热度会减退。
未来经营或受影响
天眼查App显示,海天味业关联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庞康,注册资本约46亿元,由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庞康等自然人共同持股。该公司对外投资33家企业,均为存续、开业状态,包括海天醋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天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海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领域涉及食品、供应链、贸易、科技、投资等。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该公司有700余条专利申请,申请内容涉及复合调味料、酱油制造、酱菜制作等,其中400余条为有效状态。
2014年2月,海天味业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翻看其过往发布的业绩报告,在上市后的7年间,其营业收入始终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净利润端,除了2016年外,增速也始终维持在20%左右。
2021年年初,海天味业股价也在达到历史最高点近150元,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元,被誉为“酱油茅”。
不过,也是在2021年,海天味业的成绩单却并不理想。公司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母净利润为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这是其自上市以来,营收增幅首次下滑至个位数,净利润增速也创造了上市后的新低。
不久前,海天味业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整体来看,其业绩依旧疲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仅同比增长1.21%。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爆发,餐饮、旅游等行业遭受冲击,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给调味品市场带来很大挑战,公司的产品订单出货量放缓,短期承压显著。成本端,原本已经高企的成本今年继续超预期上涨,产品盈利能力被压缩,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在业绩报告中,海天味业这样指出。
那么,此次的舆论风波会对海天味业的业绩带来进一步影响吗?记者注意到,这也是不少投资者在交流平台上关心的问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到了一定临界点,会引发产品结构发生改变,海天没有嗅到这种味道,作为市场的龙头,未来可能受到的冲击会很大。海天是做B端市场,B端讲究控成本。C端市场以海天草菇出位,它在行业的核心技术一直都不是太强。”对此,零售行业资深专家王国平这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
记者注意到,当前,有观点指出海天味业此次的事件将推动中国酱油行业提前进入0添加剂时代。
王国平表示,国内0添加的产品很多都是出口,过去消费市场并不关注这块,因为消费端没有足够的启蒙。现在,有企业开始把市场重新对焦国内,虽然低价是大部分消费者的诉求,但当人们生活慢慢富裕起来,就会更加注重品质。“经历此次事件的海天味业或会失去中高端客群,毛利会下降。一小瓶零添加的酱油可以卖几十块,等于好多瓶海天添加剂酱油,消费逐渐分层,海天会逐步失去市场。”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