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星座,聊MBTI,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自我标签”?

谈完星座,聊MBTI,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自我标签”?
2022年04月27日 21:35 媒体滚动

最近,一个叫做MBTI的测试风靡了年轻人的社交平台,通过回答近百道人格测试问题,测试者便能从中获得可能描述、概括自己某种思考或者性格的结果,从16种不同人格类型中找到自己归属的那一个,比如INTJ代表独立自主的专家型人格,ENFP代表富有自由精神的竞选型人格…,不少人以此为坐标,来认识并分析自己的性格表现。MBTI一时间成为不少年轻人新的自我标签,而“ 测测你的MBTI是啥”则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热身话题。

不少MBTI爱好者们不满足测试自己,还热衷于分析公众人物们的人格类型,佐证自己的性格归属。谷爱凌曾在某采访中自爆人格类型是INTJ,于是全网的INTJ开始陷入狂欢:“原来我和谷爱凌是一种类型的人!”

截图来自微博视频号智族GQ截图来自微博视频号智族GQ

MBTI火了,年轻网友们打趣道,如今陌生人见面,开场白已经从“我是某某星座,你呢”变成了“我的MBTI是某某某,你呢”,也有网友调侃,这不就是“新星座学”吗?

1

MBTI、星座……这届年轻人拒绝标签,也在偷偷贴标签

对国内网友来说,MBTI似乎是个新鲜事物,但其实它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二战期间,美国人迈尔斯和母亲布里格斯在心理学家荣格所创立的心理类型理论基础上研制开发出16种人格测试,此后经过几次改进,逐渐风行,曾被广泛用于全世界各类职场招聘会上,如今的大火,可谓是老活新整。

网友调侃MBTI是“进阶版的星座”并非空穴来风。还记得曾经有人总爱在QQ空间的签名栏里,写下自己的星座作为标签吗?比如:温柔浪漫的双鱼mm,专一努力的金牛gg ……如今,在不少人的豆瓣、B站、微博、朋友圈的个人介绍中,MBTI的测试类型开始取代星座。

“哇,我是ISFJ,求找一位ESFP,听说我们很互补”“ENFP就是有点自恋哦,果然好准”“ISTJ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寻求安稳,那说的就是我”“INTP的人就是像爱因斯坦、达芬奇一样是高智商选手,INTJ是牛顿、霍金一样的天才型选手”……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历史似乎惊人的相似,彼时“大明湖畔”备受热捧的星座也是如此,在星座爱好者的口中,处女座最容易被黑,领导力最强的是狮子座,每日、每月的星座运势必要查看,而星座配对与否是社交的通行证,占星学在年轻人中的火爆程度甚至比MBTI更胜。

回归到MBTI和星座两者本质,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其实两者都是围绕“你是怎样的人”展开,它们能快速地给你一个最直接好记的标签,让你能够了解自己,也读懂他人。

而在各类标签的归类下,人们做的很多行为就有了天然的“性格解释权”。

比如,为什么社恐人不爱社交?那是因为我是INFP类型人……

为什么和我的上司处不来?哦,原来他是“天蝎座”……

互联网时代,MBTI和星座似乎让年轻人找到了在群体中迅速识别同类,默默塑造自己人设的方法,尽管理性在告诉不少年轻人,“别给自己贴标签”,可是当对号入座之后,他们却发现测试似乎总是格外贴切。当同型人格、星座的人彼此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时,他们似乎找到了群体的归属感,不论是自嘲还是“抱团取暖”,这都可以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一些”。

2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这些测试好像准,又好像不准?

世界上数十亿的人,怎么会只有十六种完全一样的人格?又怎么会只有十二个星座呢?MBTI火爆之后面对的是同星座一样的科学性的质疑。

有用户就在微博留言道,自己测试了三遍但是每一次都不一样,到现在也没记住自己是哪四个字母。

如果再提到星座,就有更多朋友留言,和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聊天,一问到是什么星座,总好像能对上号,又不能完全对上号,结果发现不管说哪个星座,好像总能合上对方的太阳星座、上升星座、月亮星座等其中一个。

抛除测试本身科学与否的讨论,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这些测试好像有时能狠狠戳中自己,有时又似乎不太灵验呢?

有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测评师的参与仅使用MBTI问卷,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测评师的误导下,结果更糟。这似乎同星座和占星师的关系如出一辙,“星座只是象征体系的一部分,是很笼统的,而占星是一个根本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业余占星研究者、剧作家张杭如是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巴纳姆效应”理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抽象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它的内容空洞。

“三联中读”的原创自制播客《中场时间》的节目《星座准不准?还得和占星师聊聊再说丨Vol.32》中,嘉宾职业占星师明月认为“星盘的框架是确定的,但是在社会、教育的影响下,以及自身的一些状态的影响下,多元社会中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活出自我的深度和品质”。

对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进阶版”的MBTI还是星座、占星,应是作为一种认识自我的工具而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火爆背后总有些值得我们去探究、玩味的故事。

《星座准不准?还得和占星师聊聊再说丨Vol.32》节目中,嘉宾职业占星师明月和业余占星研究者、剧作家张杭的录制或许能帮助感兴趣的朋友解答部分心中的疑惑,他们从相对娱乐的星座聊到了占星背后的奥秘,其中也不乏同主播五月、译丹展开有关占星是科学还是玄学的尖锐讨论,如果你想娱乐一下,节目中也有大家日常关心的星座内容。

时间轴

【09:42】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在“水逆”?

【16:26】“星座体系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体系 ”

【20:54】为什么我们觉得星座好像准又不准?

【34:57】现代占星强调心理解读和时代变化有关

【44:26】占星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

【47:45】大数据推的大众占星准不准?

【1:02:41】占星师也会给自己占星吗?

【1:06:49】娱乐一下:盘盘这些星座咋谈感情的

【1:16:46】古今占星上有什么避讳吗?

以下内容为本期播客节目的部分节选:

(以下言论仅代表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

为什么好像我们总在水逆?占星师们的意见也不同

五月:我想问一下到底什么叫水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好像经常会水逆?

明月:“水逆”的全称叫水星逆行,它其实并不会真的逆行,只是与我们地球的运动关系成为相对运动,看起来它是在逆行的。其实当水星出现逆行的时候,我们十二个星座都是有影响的,具体的影响领域要看整个星盘……如果说某一次的水星逆行落在了某一个盘主的二宫和十宫,那么它的事业领域或财运领域就会受到水星这颗行星所代表的以及和宫位意义结合的一些事情。

译丹:水逆真的会让磁场对我们产生一些影响吗?

明月:对,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可以把水星或者地球看成是不同的能量发射。

张杭:我不同意明月的观点。因为我是文科生,我感觉如果这样去告诉大家的话,大家可能就会觉得你们占星是不是伪科学。我并不是否定明月的观点,但是占星如果能从科学、现实、客观的角度去解释的话,我是非常保守谨慎的。我觉得水星逆行的现象,只不过是在占星的模型中,出现了一个跟我们所说的水星顺行不一样的情况,所以它会在这个模型里带来不一样的意义,并不是一种直接影响,而是一种投射在模型上面的一种意义……

简单来讲的话,在我看来,星座的体系是一个象征性的体系。那它有没有价值?准不准?或者说有没有它的应用性?我觉得是有的,要从这两点去把握它。

如果把它说成是一种象征性的体系,我们可以对应的是比如诗歌或者艺术,这些东西它有没有意义?它能不能传达一些真实的东西?我觉得点到这儿就可以了。

想要参与有关星座话题的讨论,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中场时间》。

“三联中读”播客频道已全新改版上线,并在不断扩容中。在这里,你可以收听到约20档原创播客,以及10+档引进的优质播客。

中读编辑部自制出品的播客包括:青年关注的话题性播客《中场时间》、作家苗炜的文化谈话类播客《天真与经验》、考古文博类播客《挖啥呢》,还有揭开编辑们的幕后故事的《编辑效应》、读书青年最爱的《一周书讯》、换种方式看世界的《听外刊》、你身边的剧场生活指南《安妮戏聚时刻》、财经时事背后真相的《老九论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占星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9 里得电科 001235 --
  • 05-09 阳光乳业 001318 --
  • 05-06 中科江南 301153 --
  • 05-05 大禹生物 871970 10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8.5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