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相》是文化学者丁启阵先生推出的一本新书,读的过程,我被作者的新角度、新观点,独特的叙述方式所吸引,真是爱不释手。这是我至今读过的关于孔子的最有趣的书。
把这样一个颇有一点学术意味的话题写得如此引人入胜,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写孔子、解《论语》的书太多了,要写出新意很难,写出新意并且还要写出趣味,更难。而文化学者“老丁”先生,以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又以平民的视角——用老百姓的感情、思维、好奇和语言,令人信服地,也是妙趣横生地向我们讲述并还原了一位真实的孔子。
孔子在中国地位特殊。公平地说,在深刻影响与塑造中国人内心结构与文化性格方面,无人能超越孔子。但是,由于孔子出生的年代久远加之经过千百年来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精心打扮”,直到如今,孔子其实一直是大多数中国人心中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说陌生,似乎不对,哪个中国人不知道孔子呢?说熟悉,似乎也不对,谁能说出孔子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作为人的孔子呢?
真实的孔子什么样?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浓妆重彩”之后,我们还能够看到卸妆之后的一个真切的孔子吗?
《孔子真相》,这个书名作为标题的提出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孔子真相?别逗了!谁能说出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真相?回答这个问题,对写作者而言,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对孔子本人的一切文字记载以及那个时代的相关典籍要有烂熟于心的了解与顺手拈来的功夫,此外对有限的甚至不起眼的史料要有独特的眼光与发掘价值的考据能力;第二,所谓“真相”,其实就是将圣人还原为普通人的真相。既是真相,就在客观上倒逼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抬高,也不因为个人的厌恶而贬低。这个人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否则,妄论什么真相?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的写作难度比前一个条件更难,你不仅要有训练有素的学术根基,还得具备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语言驾驭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写复杂,不难,当下那些装腔作势的所谓学者多了去了,而把复杂的问题写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是很要功夫的,也是很要自信心的。
作为中青年学者,丁启阵在古代文史、语言、诗词、音韵学领域乃至国际视野方面,优势明显。1984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那个读研究生尚属凤毛麟角的年代,丁启阵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号称中国语言学的绝学——音韵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音韵学的泰斗级学者殷焕先教授。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更是绝学中的绝学——《秦汉方言》,当年这本书出版后,他送过一本给我,不过,我翻了翻,随手就放在书架上了。我是有点惭愧的,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同窗四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几年之后,人家小丁同学就写了一本学术专著,而且是我至今也没有看懂的专业书。世界上读书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就是每个字你都认识,可是放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硕士毕业后,丁启阵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书,在古典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在国外做访问学者与长期教外国人语言的经历。丁启阵是那种天赋聪慧、灵气十足并且是一直不肯偷闲的人,加之,本身又极好运动、美食,喜欢到各处走走看看,属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性格,我知道,他一直都在用功,并且储备有足够的体力、精力用功。这年头,人聪明已经是很不公平了,再加上勤奋、健康、精力充沛,这简直就是令人“羡慕嫉妒恨”了。
进入21世纪,网络兴起。本来,丁启阵就已经在教书研究之余,喜欢写点文化随笔、时事观察之类文章,不断地见诸报刊,有了互联网之后,丁启阵以此为平台,开始了一个文化学者的自由驰骋、纵横捭阖、激扬文字。
我偶尔会在几大门户网站上看到他的一些文章,他的文风坦荡率真、旁征博引、精辟泼辣、典雅有趣,无论谈古论今、还是针砭时事,丁文均具有两大特点,或者说两大优势:一是深厚的文史知识底蕴、开阔的国际眼界,二是经过多年的写作训练尤其是网络写作,让他的语言更接地气,更能娴熟而不失典雅地使用大众语言,这两个优势的结合在当代文化领域的众多写作高手中,让丁启阵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如今他的读者点击量已经过亿。
如今,人们都知道丁启阵是网络大咖、著名写手,殊不知,他在音韵学领域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尤其是音韵学界无复辅音学派当中,他属于当之无愧的“旗手”人物。他的大脑里似乎装有两个“开关”,一个是纯学术的、象牙塔的、阳春白雪的;一个是大众的、流行的、引车卖浆者流的。然而,他又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学术背景,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将学术发现转化为妇孺皆知的大众表达。
《孔子真相》,便是他近十年间,陆续发表出来的若干研究成果。看得出来,这些文章,有不少是对互联网上一些孔子热点话题的回应,比如,多年前,有韩国学者提出孔子是韩国人的观点,类似韩国人在中国抢祖宗,争文明起源等的话题,一般在国内都会引起群情激奋与嘲笑谩骂,但是,作为学者,需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丁启阵首先肯定了韩国学者讲得有一定道理,然后以详实的史料进行论证,结论是:“我非但不觉得韩国学者是在抢夺文化名人孔子,反而觉得韩国学者是在到中国历史中寻根问祖。寻找的结果,他们发现,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只不过碍于面子,他们没有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已。”
历来研究孔子的学者多矣,但从小处入手,构成了丁启阵写作孔子这本书的主要切入点和亮点。全书近20万言,仅从若干章节目录的小标题看,便十分有趣,比如:孔子的身高与身手、孔子秃头吗、孔子是个急性子、孔子为什么可爱、孔子是音乐达人等等,几十个类似标题,从文字表面看,这颇有网络流行语言的味道,但背后却需要扎实的文史知识做基础。几十个问题回答下来,你不得不佩服丁启阵深厚的学问底子。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公认,科普读物最难写,而能够写出优秀科普读物的,一定是这个领域的大家。其实,一切学术领域皆如此。
丁启阵以学者的严谨、百姓的视角,写了《孔子真相》,还同时推出其姊妹篇《论语真解》,这为深入了解孔子,普及儒家经典《论语》,真是作出了不亚于科普读物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中国财经报社总编辑。)
来源:中国财经报2017年4月1日8版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