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世界上第一种肺癌疫苗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等7个国家投入临床试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今天开幕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在主题演讲中,举了这一新近的科技突破案例,体现出基础研究“非共识项目”的重大价值。“从科技发展规律来看,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特点。”白春礼院士说,“这类科技创新往往诞生于人类知识的盲区,具有高度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根植于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备受关注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就源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基础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因为发现了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白春礼告诉听众,这份荣耀的背后,是过去mRNA疫苗并没有获得科学界的共识。很多科学家认为,mRNA进入人体后会引发炎症反应,无法开发成疫苗或药物。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卡里科和魏斯曼看好的这种创新疗法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不仅能预防病毒感染,还有望预防肿瘤疾病。
卡里科参与创办的百欧恩泰公司研发的BNT116疫苗,就有望成为肺癌的克星。近日,这款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在欧美7个国家的34个研究中心启动,已有130名患者登记接种疫苗。BNT116疫苗的原理是将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呈现给免疫系统,使人体能对抗表达这些标志物的癌细胞。也就是说,它可以对免疫系统进行“训练”,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但不会像化疗那样损害正常的细胞。
白春礼指出,这个案例凸显了基础研究“非共识项目”的前瞻性、颠覆性等特点,虽然当年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但一些科学家坚持探索mRNA领域前沿问题,终于取得成功。它带给我们一个启示:科技部门在进行项目布局时,不能只支持科学界普遍看好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还要挑选一批高水平的“非共识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的失败风险比较大,然而一旦成功,就可能引发范式革命,对相关行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在他看来,我国要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的全面布局,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谈及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前景,白春礼认为,我国有三大基础优势,一是已经建立体系化、大规模的创新系统,二是具有规模庞大和部门众多的规模优势,三是具备大规模市场、人才、体制优势。在这些基础的支撑和保障下,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将持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白春礼院士:全球第一种肺癌疫苗投入试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