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揭开郧县人1号、2号的“神秘面纱”。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图为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相貌复原像(左),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相貌复原像(右)。
据了解,1989年5月18日,文物普查队员在湖北郧县发现了第1具(1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6月15日,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
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研究显示,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据了解,“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填补了人类演化链条中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之间100万年时间节点的缺憾,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编辑:王宇
审核:朱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