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瞄准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目前,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两名“90后”航天员将梦圆太空
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林西强介绍,蔡旭哲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两个人都是“90后”,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宋令东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浩泽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将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他说。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
据介绍,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船箭飞行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将首次把果蝇带上太空展开实验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林西强说,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等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目前已在轨开展百余项实验和试验,在空间科学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神十九乘组任务期间,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征集立项的首批科学实验项目将会集中展开。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表示,在神十九任务期间将执行开展包括生命科学、流体、燃烧、材料等实验。特别是生命科学实验,“这次将要上果蝇,要在太空建立一个亚磁的环境,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一些生长发育以及它的一些行为。”
果蝇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体型较小,身长只有3~4毫米。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进行遗传学实验。此外,果蝇的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其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据张伟介绍,随着实验装置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未来还将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小鼠实验。
天舟八号将于11月中旬择机发射
经任务总指挥部决策,天舟八号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将于11月中旬在文昌发射场择机发射。
今年9月,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海南文昌遭受严重灾害。林西强介绍,尽管发射场和各试验队做了应对台风的充分准备,保证了人员和飞行产品的安全,但是超强台风还是对发射场有关厂房设备、建设现场和生活设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文昌发射场主要执行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后续还将承担载人登月飞船、着陆器等发射任务。台风发生时,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经进场,正在开展总装测试工作;登月任务发射工位等设施正在进行建设施工。
台风过后,航天人迅即开展了修复恢复工作,抢进度、保质量,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天舟八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按新的计划稳步推进。”林西强说,“我们在空间站任务规划上已充分考虑了应对类似情况的物资储备,目前在轨物资充足,满足任务要求。”
欢迎国外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
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始终充满风险与挑战,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永远是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最为关切的重中之重。
“此时此刻,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厂房内待命,一旦有必要,可以迅速转入发射状态,执行空间站应急救援任务。”林西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林西强说:“作为同行,我们也十分关注美国宇航员出差延迟返回的事态发展。回顾事件经过,我们对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度重视宇航员安全表示赞赏,同时也预祝两名宇航员能安全归来。”
针对空间碎片撞击空间站可能造成泄漏等威胁,载人航天工程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方案,与空间站运行初期相比,航天员可用于应急处置的时间提高了5倍,空间站与航天员的安全性大幅提升。极端情况下,航天员可搭乘在轨飞船提前返回或发射待命的应急飞船实施救援,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
“我们随时欢迎世界同行参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林西强表示,我国正与有关国家磋商选拔训练国外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
■图文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