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创业,日本能够提供什么机会?|36氪出海·日本

生成式AI创业,日本能够提供什么机会?|36氪出海·日本
2024年08月19日 22:08 36氪

来源:36氪

在这一波AI浪潮之中,日本一方面承担着亚洲据点作用,另一方面本土企业的表现并不突出。在这一波AI浪潮之中,日本一方面承担着亚洲据点作用,另一方面本土企业的表现并不突出。

施忆

编辑Jason 王莹影

来源36氪出海(ID:wow36krchuhai)

今年四月,OpenAI的首个亚洲办公室落地日本东京,并宣布推出针对日语优化的GPT-4模型;微软也宣布将在日本投入29亿美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Transformer架构论文作者之一、前Google研究员Llion Jones,也在日本创立Sakana. AI,公司现已晋升独角兽。

在这一波AI浪潮之中,日本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据点,开始有了存在感。另一方面,日本本土企业的表现似乎并不突出。

在日本创立生成式AI企业Sparticle的金峰,和36氪出海聊了聊当下的日本AI市场图景,与其中的机会和障碍。

Sparticle创始人金峰

个人的AI搜索引擎,企业的AI知识引擎

Sparticle于2019年在东京成立,提供To C和To B的生成式AI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产品包括AI搜索产品“Felo Search”,基于知识数据库的AI聊天机器人“GPTBase”、信息摘要工具“Glarity”、实时翻译应用程序“Felo Translator”等,创始人金峰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曾任职于微软亚洲研究所和小米。

在大语言模型时代,语言的隔阂正在被消减,跨语种的信息平权成为可能。Sparticle现阶段在C端的重点产品是AI搜索产品“Felo Search”,帮助非英语语言例如日韩用户检索获取多语种信息。

金峰举例道,“比如用日语提问,Felo Search判断这可能是需要从英语世界搜索的问题,就会进行英语搜索,再用日语回复。加上我们的跨语言摘要产品‘Glarity’,帮助用户获取并且理解外语信息。”

Felo Search界面

在巨头霸占的领域提供新的产品形态和结果逻辑,搜索被普遍认为是AI能够极大颠覆的领域之一。明星初创企业Perplexity已打响名声,近期OpenAI也宣布推出新的AI搜索产品SearchGPT;国内秘塔、天工、360等AI搜索产品,也正在扩展用户市场。

Felo Search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7月在“AI产品榜”全球搜索引擎榜单中进入前20名,自然流量约40万;8月3日在Product Hunt发布,当日排名第一。

金峰将在搜索领域针对小语种用户的策略总结为“Line 策略”——即时通讯软件激烈竞争时期,Line在日韩台、东南亚等差异化市场胜出的例子。

“日本市场是有一定延时性的,在美国、国内激烈竞争的时候,我们做日韩台、做小语种,竞争更小。目前我们各种语种的回答准确率已经与Perplexity的付费版相当,用户也在翻倍增长过程中。后续也可能会拓展到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市场。”

在金峰看来,小语种搜索产品更大的难点可能是对于用户的行为理解。“这些小语种的用户怎么搜索,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期待的答案是怎么样的?应该去哪个网站获取?对这些行为的理解、内容的获取是挑战之一。长期来说,也要和当地垂直领域的知识来源合作分成。”

在B端,Sparticle的“GPT base”主要帮助企业做AI转型,盘活企业过往的知识经验积累,提供企业内部的“知识引擎”。

“日本企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数字化,但有大量的资料现在是‘死’的。我们的产品帮助企业学习并读取这些资料,再进行传递和分享。已经有一些客户在用我们的产品客服、检查设计图、理解源代码等。同时我们也做企业内部的AI服务器,保证数据不外传。日企重视数据上的‘安心’,也愿意付费以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为此我们也在日本部署了研发团队,服务本地需求。”金峰表示。

在海外的大模型之争中,金峰认为接下来会越来越多偏向开源模型,Sparticle 也会加大相应投入。“类似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OSvs安卓OS,我觉得大模型也将来也会是这样,有一两家闭源大模型,开源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在海外,我认为Llama会成为开源的标准,我们也会大力投入,目前我们做企业专用的AI服务器就是基于它。”

据公司介绍,Sparticle B端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用户,主要来自日本市场。

企业内部的“知识引擎”GPT base

AI浪潮在日本:新时代的“黑船事件”

Sparticle目前团队约六十人,研发分布在中国和日本。金峰提到,在当下拓展全球市场,日本企业出海在企业形象和客户关系上更有优势。“日本企业已经在全球发展了几十年,有大量分公司、营收在海外,后面我们也计划立足日本,走向全球。”

不过Sparticle作为创业公司的逻辑,在日本可能并不典型。金峰观察到,“日本企业更讲究‘匠人精神’,不追求爆发式增长或者颠覆式创新。做垂直行业、聚焦核心场景,能找到客户、服务好客户,也能过得很好。对他们来说,风险企业反而比较奇怪。” 

在AI领域也是如此。日本本土并不缺乏投身AI的企业。比如NEC、富士通、KDDI等大公司,都已经在对AI进行投入或者训练大模型;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做应用,但多专注于垂直领域,比如5月份获得29.2亿日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的Orange就专攻漫画翻译。

目前日本的研发人员力量不足,中国背景的工程师和供应链相比有明显优势。金峰观察到外呼、3D建模、电商客服等等行业,都是在日本有巨大需求,同时国内技术也相对成熟的领域,令企业有优势参与到海外竞争。他打了个比方,“相比在国内经历的‘惊涛骇浪’,在这边就是在平静的河湾里开一艘船。”

目前Felo AI系列累计用户已经超过百万

这样的环境既是创业者的机会,也是挑战。金峰谈到,“从政府态度、市场容量到竞争激烈程度,日本都存在优势。日本接连在几次技术浪潮中落后,目前政府对AI发展持鼓励态度。对于日本企业,AI也可以算是是‘黑船事件’。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企业都在快速接纳AI,谈论明年有多少预算要拨给AI、工作流里面有哪些可以AI来优化。不过他们实际行动上还是会比较保守,可能会先在一部分环节中尝试AI。”

但当下的跨国经营环境正变得更加复杂。日本政府收紧外商投资进入的审查,陆续修改和出台相关法案;并要求通信、金融等重点部分行业的IT设备采购和云服务也需考虑安全风险。具体的行业进入、团队的本地化部署,也是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来到日本市场需要考量的问题。对于Sparticle,金峰也坦诚表示,面对日本市场确实需要抱有长期主义,耐心持续的和客户沟通,才能获得信任。同时,在做产品本地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架构和人员的本地化,特别是一线的销售团队,要尽量雇佣日本本地员工。

此外,在日本面临的语言文化差异也是巨大的。“中国公司的商业逻辑反而可能和美国很像,追求效率,但日本更复杂,人脉、商脉的建立更漫长。”因此拓展日企客户的难点之一,也在于需要理解日企的特点。比如金峰提到在日本做To B,有时也要配合咨询公司或者销售代理商一起提案,“因为他们更了解客户企业的工作方式、使用的系统、业务逻辑等。”

23年10月,Sparticle宣布完成Pre-A轮的融资,由美国风险投资机构Wisemont Capital等参与。据悉,公司目前正在准备A轮融资。

关于36Kr Japan

日文媒体平台36Kr Japan(36kr.jp)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东京,是目前唯一进入日本主流的中国新经济媒体平台,至今已发布超过14,000篇商业报道,阅读全网曝光量超过300万,月刊订阅用户超过7000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