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凌云:抽丝剥茧查病因 她炼就了辨症的慧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凌云:抽丝剥茧查病因 她炼就了辨症的慧眼
2024年08月19日 01:07 新快报

病魔附体,消化系统出现症状,“真相”就是肉眼所见?擅长多学科会诊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凌云教授的经验是: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肝功能异常,病因未必是来自肝脏病变,可能涉及感染、药物性损伤,甚至是内分泌激素异常;看起来是消化系统“肿瘤”,但有可能是免疫性炎症,用肿物“故布疑阵”。

“弯弯绕绕的消化道,关联着食管、胃、肠、肝、胆、胰。每个脏器发生病变,原因可能存在多种因素重叠。作为医生,必须谨记生命至上,既要谨慎辨别症状,又要慧眼识别病因,让患者少走弯路。”

王凌云介绍,自从选择消化内科作为从医方向,她就热爱这个专业,不惧疾病给医生们带来的挑战。

学无涯:“医生就要自我精进”

过去30多年,王凌云一直在“医路”上锻炼眼力和脑力,与疾病“斗智”。为了炼就一双辨症的“慧眼”,王凌云专注临床之余,孜孜不倦地汲取专业知识。2013年,她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进修消化内科,还博览群书,涉猎不同专科的知识,向海内外优秀同行学习取经。“学海无涯,医生就要不断自我精进。”

记者发现,王凌云不仅自己好学,还以治学精神推动团队进步。今年8月初,记者走进王凌云的消化内科病区,她正带着年轻医生们查房。查房队伍里,汇集了来自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年轻医生。每每走到患者床边,王凌云都一边问诊一边带教,鼓励年轻医生各抒己见,为患者商讨治疗方案。“他们是未来的医学栋梁。我希望带着大家,不断在临床中学习,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一同成长。”

王凌云渊博的知识储备中,不乏“小众”知识点,比如药物性肝损害、“IgG4相关性疾病”。正因掌握的知识面足够全,帮助王凌云多次在疑难重症诊断中“突围”,找到精准治疗方向。

2017年,罗女士搀扶着45岁的丈夫元先生从外省奔赴广东求医,问诊久治不愈,且引起严重黄疸的“淋巴结结核”。王凌云接诊时,从这对夫妻眼中读出了焦虑:“王主任,我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孩子才上中学,我们都不能失去他。”她感受到了一位无助的妻子,把丈夫的生命托付给医生。

王凌云反复推敲元先生的病例和外院验单,发现了不少蹊跷之处:外地的医院用足药物治疗“淋巴结结核”,病情却没有好转;而患者的黄疸症状,原因也无法解释,停用相关药物后,黄疸仍不消退。“是否存在误诊呢?”为了证实心中疑问,她召集了一次多学科会诊。

接下来约半个月,王凌云全面检查了元先生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最后,她从全身影像结果发现,元先生除颈部有肿物,就连腹腔内都出现了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这不是淋巴结结核的症状,更符合淋巴瘤。”

她说服元先生夫妇再次接受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补充完善了肿瘤相关指标检测,最终确认是元先生罹患的是“B细胞淋巴瘤”。该类型淋巴瘤属于未能分化的肿瘤类型,如果不细心分析寻因,很难发现。

元先生的病情谜团解开,经由消化科转到血液科治疗。经过化疗,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都得到有效缓解。

思不倦:“要用抽丝剥茧的精神揪出病因”

时至今日,元先生已经度过临床治愈淋巴瘤的第7年。逢年过节,王凌云总能收到这对夫妻的祝福信息,每一条都在报喜。

“这些年,这对夫妻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孩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每次看完他们发来的信息,我们团队的医生隔着手机屏都感受到一股股幸福暖流。可见,能挽救一个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

王凌云说,医生解开疾病设下的“谜”,过程肯定颇为“烧脑”。但医生多付出一分努力,患者能就少一分受病痛折磨。正因她学识渊博,心细如尘,医院的肝、胆、胰等专科在诊断中遇到难题时,都会邀请王凌云参加,助力查找病因。

据了解,走进消化内科的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复杂病因。不止元先生,王凌云还曾多次为胃口异常、频繁呕吐的患者找出肝功能异常问题,并顺藤摸瓜,发现患者因长期用药造成“药物性肝损害”的真正病因。

不少患者因查出消化道器官肿物被判断为“癌”,找王凌云“治癌”。但她多次发现有一类患者虽然发现肿物,却病程相对较短,缺少恶性肿瘤应有的消瘦、疼痛等警报信号,叫停了这部分患者手术。然后,她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关注、钻研多年的“IgG4相关疾病”知识,挖掘出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器官炎症”引起多发肿物这一病因,确诊患者为“IgG4相关疾病,摘除“癌症”帽子。

“拿IgG4相关疾病来说,如果我们单纯从影像报告显示的‘占位病变’就断定患者罹患癌症,让患者化疗、手术,患者要走多少弯路,浪费多少治疗支出?若医生拿出抽丝剥茧的精神,针对有矛盾的病情、解释不清的地方详细问诊,刨根问底,将情况综合起来,才能顺利‘破案’,为患者带来精准治疗的福音。”

行无止:“倾尽所学,延伸学科触角加快科普”

王凌云与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患者的故事仍在继续。尽管消化疾病领域在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现代人早出晚归,饮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往往为疾病防治与管控带来挑战,尤其容易引发消化道恶性肿瘤。

王凌云的未来愿景,是带着团队倾尽所学,迈开健康科普的脚步,提升群众预防消化系统疾病、早筛查、早治疗意识。

“科普太重要了。我接诊的最年轻结肠癌患者,确诊时才年仅24岁。而且,患者当时为了筹备学历进修考试,在不断出现便血症状情况下,仍拖延了一年,等考完试再就医。就医时,病情已经过了疗效最佳的时期。治疗消化道肿瘤,只有及早发现、早治疗才有意义,至少能拯救几百万个家庭。”

医师节前夕,王凌云借采访契机向读者、群众呼吁重视消化系统的“体检”——做一次胃肠镜检查,筛查好幽门螺旋菌,做好这些早筛检查,人人都能从中获益。“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活动、讲座,带群众更深入认识消化系统疾病,为消化道系统筑起健康防线。”

“学海无涯,医生就要不断自我精进。”——王凌云

[对话好医生]

Q:您已经是医学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什么还在学习?还能通过哪些资源进修呢?

A:学科带头人更加要带头学习。走上医学之路,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的学习渠道很多。每周科室进行的病例讨论是专科交流的重要平台。MDT多学科会诊时,专科之间带头人也在互相学习,专家之间立足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分享,还会一同探讨医学前沿技术。

此外,医院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我们也会积极参加,并带着年轻医生参加,培养优秀人才。

医生就是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成长的,我们一边学,一边重视人才梯队培养,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医疗实践、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医学人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人物简介】

王凌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华盛顿医疗中心消化内科进修学习。获”羊城好医生”“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疑难重症诊治与临床思维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内经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免疫肝学组副组长。

擅长自身免疫性肝胆胰疾病、疑难肝病(药物性肝病、妊娠期肝病、病毒性肝炎),尤其对自身免疫性肝胆胰疾病、危重症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实习生 张齐霖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