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时间按“秒”算 AED电子地图功能需完善

急救时间按“秒”算 AED电子地图功能需完善
2024年07月12日 01:07 新快报

广州AED配置暂行规范下月起实施,记者走访观察AED配备现状

去年9月,广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新快报为此推出了专题报道《广州AED配置将迎新标准 3-5分钟内应可获取AED》(详见《新快报》2023年9月23日07-09版)。今年6月21日,《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以下简称“《规范》”)获正式印发,将于8月1日起施行。从征求意见到即将实施,时隔近10个月,广州AED投放与管理的最新情况如何?针对《规范》的内容,专家怎么看?为此,新快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关注1

3至5分钟内可获取AED 接近国际标准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须具备专业背景,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后,操作者即可上手使用,被称为公共场所的“救命神器”。

新快报记者对比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与下个月将实行的《规范》,发现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调整,整体改动并不大。其中,最为关键的配置原则方面,延续了按照3至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进行配置,不过新增了“要根据科学规划、注重时效、优化配置总数的原则”这一规定。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按照3至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进行配置,这个标准的设定是科学合理的,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规定基本相同。中国AED联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学术组织联合发表的《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明确建议采用该标准。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同样指出,当旁观者在患者倒下3到5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并尝试除颤时,患者的存活率最高。

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主任丁邦晗参与了《规范》的制定工作。他认为,《规范》不仅符合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且接近于国际标准,配置地点包括政务服务大厅、大型交通设施、体育馆、风景旅游区、大型商场、学校、养老机构等心脏骤停率高发的场所。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认为应当优先实现这些高发场所的全覆盖。

关注2

AED不得上锁 不采用扫码开启

《规范》提到,AED应安装在显眼、易于发现、方便取用的位置,不得上锁、不采用扫码开启。这一规定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热议。2022年曾有媒体刊发一则消息《取AED不用扫码了》,披露一些地方的AED上了锁,有的需要扫码,有的需要在手机软件上注册后才能使用。

“上锁的行为背离了AED设备的初衷。”丁邦晗认为这条规定十分必要。他表示,AED的设计是为了让非专业医护人员,也就是老百姓能够使用。如果上锁,再去找保管钥匙的人,或者扫码开启,就耽误了黄金的救援时间。“让AED方便地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AED的作用。”他说。

“发生心脏骤停之后急救的时间,实际上是用秒来计算的。”丁邦晗指出,“医学研究证明,发生心脏骤停1分钟内对患者实施AED除颤,抢救成功率可达到90%。如果到了6分钟,基本上没有抢救成功的机会了。这个时间非常宝贵,不能浪费在拿取和开启AED设备上。”

近几日,新快报记者分别走访了天河城、正佳广场、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地铁多个站点、二沙岛体育公园、客村丽影广场B区C区、珠影星光城等多个重点场所,发现除客村丽影广场B区C区外,其他场所均配置了1台甚至多台AED,这些设备均放置在显眼处,没有上锁,也无须扫码开启,外箱或机柜上贴有“急救设备,非紧急情况勿动”字样。在去年9月的走访中,新快报记者也走访了一些高校、中小学、交通站点、养老场所等,均没有发现AED上锁或者需要扫码的现象。

关注3

漏标、开放信息缺失 AED电子地图问题不少

在分秒必争的急救中,一款靠谱的AED电子地图能够帮助施救者第一时间找到最近的AED。《规范》也明确要求,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建立AED电子地图、导航和远程管理系统,实现AED位置信息、品牌型号、配置单位、功能状态、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使用记录等在线管理。

目前,在认证主体为广州市卫健委的微信小程序“广州健康通”中,上线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查询”板块。该板块的地图清晰列明了离自身定位最近的AED存放位置和距离,并可以跳转到第三方地图,通过导航找寻AED。

不过,记者在实地体验该地图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找不到已标记的AED、有的AED未标记、AED功能状态显示功能需完善等等。例如,7月9日下午,记者在科韵路公交场站附近通过地图查询发现,距离最近的一台AED位于天园街道科韵南路65号。记者根据导航和地图显示的位置寻找,并询问周边商户,但花了15分钟仍没有找到此台AED。

记者在客村丽影广场打开地图,显示附近只有一台位于客村献血房内的AED。而使用另外一个由某医疗公司制作的电子地图微信小程序,显示附近还有两台AED,分别位于客村地铁站内和珠影星光城中庭。随后,记者根据指引,找到了上述3台AED。此外,记者发现,在地图上标注AED的开放时间、开放类型等信息十分重要。比如,客村献血房的开放时间是10∶30至17∶30,如果使用者不知情在非开放时间去该处拿取AED,只会浪费宝贵的急救时间。

专家建言

1∶10的比例应当作为下限

《规范》规定,各单位配备AED后,须按照“1∶10”的比例要求,组织在AED安装点附近工作的10名以上工作人员完成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规范化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或相关培训合格证明。

对此,丁邦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会使用AED,1∶10的要求是基于当前的情况,应该是一个最低的比例,“作为刚开始的比例,大家应当理解,但对于急救的目标来说,这远远不够。”同样也应重视心肺复苏的培训,因为AED的使用需要配合标准的胸外心脏按压。

丁邦晗表示,在全社会强化规范化急救培训,比获取培训合格证书更加重要。“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接受培训,政府部门需要把急救培训纳入学生的教育中,急救为人人,人人学急救。”

所有AED都应互联互通

丁邦晗建议,所有的AED都应该联网,放在地图软件里,并得到准确标注,让AED物尽其用。“不管是广州健康通平台,还是第三方地图软件,数据都要完整,而且要做到互联互通。”另外,他建议建立一个义务急救员库,愿意参与急救的人员,可以不留名,仅留编号的形式纳入到库中。如遇紧急情况,在附近的义务救援人员可以收到相应消息,及时赶到。

数说

今年已为布设AED单位培训救护员超6000人

记者从广州市红十字会获悉,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赠AED,并在地铁沿线、公交场站等公共场所布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已布设1578台AED,已成功挽救市民生命41例。截至目前已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超65.5万本。“应急救护培训提质扩面,编织‘救在身边安全网’”是2024年广州市民生实事之一。据了解,今年广州市红十字会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已为布设AED的单位培训红十字救护员6052人。截至6月底,今年已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1879人,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标的257%;开展应急救护公益讲座420场,惠及54865人,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标的457%。

■文图: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陈慕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