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写意画

讨论写意,到底讨论的是什么?

很多人对写意画的概念理解并不一致,有人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例如工笔、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这样的划分,通常是从绘画手法的工细上划分,目前引起关注的,也确实是对表现手法单一地集中在工笔的表现上;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写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追求,跟表现手法并没有直接关系,在这个角度,古代不少工笔画同样有写意精神。

正因为有以上的理解错位,导致写意画与工笔画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时常成为讨论的话题。当然,这一次讨论,也全赖中国美协原主席靳尚谊对央美毕业展的直接质疑,把这个话题直接而具体地落到了青年学生乃至青年画家的群体中,其中也牵涉到院校教育的诸多问题。

这一期的走访对象中,既有中国美协骨干代表,也有在美院教学一线的教授,更有来自不同机构的画家。

记者从深入走访中了解到,虽然上述两种理解有错位,但似乎也有共同点,那就是以毛笔为创作主题的中国画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问题和大众市民在生活中对中国画审美的选择问题。恰好在时代发展中,中国画选择了工笔的表现手法进行革新,符合不少民众的日常审美需求。虽然不少人高呼凸显传统书法、文气的大写意手法的“消失”是中国画发展的衰微,但也有人认为,这反而是中国画发展的与时俱进。但还有声音更为振聋发聩,相比写意画的“消失”,所谓繁荣的工笔画的同质化更为严峻。

看来,中国画的发展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梁志钦 曾贵真 管瑜 邱治

收藏周刊

总第594期 逢周日出版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汪晓曙 卢德平 叶其嘉

中国画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